帽飾的種類和歷史——中國篇

昆德拉 2024-07-03 05:22 7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之前看瞭好幾個關於帽子種類的問題,下面有引經據典介紹非常全面的回答,但大多都是西方形制的帽子。誠然我們現在日常用的帽子都屬西方形制,古代那一套早就淘汰瞭,但怎麼說作為一個禮儀之邦、衣冠大國,不能好好地把“冠”字說道清楚,還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所以我決定開幾篇文章盤點一下古今中外,以及各民族的帽子,文章末尾會列出參考書單,歡迎討論。

感興趣的話記得點贊收藏加關註啊!

一、發展歷程

中國作為一個衣冠大國,“頭”等大事自然是重中之重,我們很早就建立起瞭冠服制度。

註:清代統治者則用暴力和禁令強制人們改冠易服,致使中國古代服裝在最後一個封建朝代發生瞭重大的變異。

1、舊石器時代——“衣毛而冒(帽)皮”

用天然的體毛抵禦自然的風寒。

用狩獵中獲得的皮毛尾羽裝扮自己,做好掩護。

新石器時代晚期,山東大汶口墓葬出土的頭飾,可以看出,那時已不再披頭散發,學會使用獸牙束發。

2、夏商周時期——“惡衣服而致美冕”

《論語》中“子曰:禹吾無間矣,惡衣服而致美冕。”冕是古代的一種禮儀首服,這句話的意思是夏禹時雖然不重視平日的衣著,但對祭祀天地、祖先和關於社稷大事的服裝卻設計華美而考究。

商周時期是我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並逐步走向完善的時期,出現瞭“司服”一職,負責安排帝王貴族的穿著,管理服制的實施,並且冠服制度還被納入瞭“禮治”的范疇,成為禮儀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

3、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傢,諸侯爭霸

當時的社會急劇動蕩,各諸侯國不拘周禮,紛紛進行服裝改革,創制自己的服飾,並把服飾制度與治國安邦聯系起來。其結果,便有瞭:齊恒公“高冠博帶”,楚莊王“鮮冠組纓”,越王勾踐“剪發紋身”等特色服飾。

趙武靈王引進便於騎射的“胡服”,並改制配套的冠帽,傳位給趙惠文王,稱“趙惠文冠”,後歷朝歷代流行的大冠、武弁、建冠等形制,多仿此冠。

2山西太原北齊·婁睿墓壁畫 3陜西蒲城唐惠莊太子墓壁畫

4、秦漢時期——融合所長,厘定服飾制度

秦漢以冠定服,以冠定職,男子冠帽式樣繁多。

從秦起,武將開始先用一塊長度與門幅相等,被稱為“幅巾”的四方巾帕紮頭,再戴上帽子。兩漢時期,幅巾廣為庶民所用。

東漢末年,幅巾由普通庶民的首服變成瞭身居要職的官史也喜歡用來約發,一是圖輕便,二是為瞭掩蓋缺陷 (漢元帝隋煬帝額發豐富,西漢末年的王莽禿頭) 幘(zé),與幅巾相似。介幘和平上幘為漢代男子的基本首服。戴進賢冠,必須襯介幘;武官戴武弁大冠時,用平上幘。

5、魏晉南北朝時期——個性發展

魏晉時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漢代的巾幘依然流行,但不同的是平上幘的幘後加高,體積縮小至頂,可以單戴,時稱 “小冠”(隋朝以後用“平巾幘”之名)。加以籠巾,即成“籠冠”。其式樣逐漸向進賢冠靠攏。

②③④就展現瞭平上幘到平巾幘的過渡

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冠飾,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因以黑漆細紗制成,又稱“漆紗籠冠”。 裹頭紮巾,也是當時服飾的一道獨特風景。在流行的各種巾式中,縑巾和葛巾是主要的兩種。

6、隋唐時期——重新擬定

隋唐跟魏晉南北朝類似,文官進賢冠根據梁數依然分三檔,隻是品級劃分范圍稍有變化。武官的武弁冠也開始出現分等。

幞(fú)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帕。是唐宋漢族男子的主要首服。 隋代幞頭較簡便,初唐幞頭巾子(裡面固定的飾物)較低,頂部多呈平形,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

隋代幞頭

唐代,幞頭兩腳從自然下垂,演變成反曲朝上,從初期用柔軟紗羅制作的軟腳幞頭,改用木胎,紙娟為襯,銅鐵為骨的硬腳幞頭,逐步變成瞭一種固定的帽子。

唐代幞頭

7、宋代——內斂簡約

幞頭,此吋已經發展成硬腳,並且有許多樣式,初期兩腳平直且較短,中期以後的兩腳伸展加長。 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幞頭,官員是直腳,吏人是軟腳,仆從、公差等是交腳或曲腳,儀衛是無腳。這時的幞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平整美觀。

在宋代,冠帽之制漸衰,文人雅士多崇尚幅巾,並以裹幅巾為雅。諸如東坡巾、雲巾、唐巾等。還有樂工、儀衛用的幘。

8、遼金元——多民族融合

中國歷史上分別以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為主建立的政權:

遼代漢族男子仍沿襲晚唐五代之制,頭戴各式幞頭。至於巾帽,隻有少量級別較高的官員,方可裹戴。中小官員和平民隻能戴科頭露頂,冬天亦然。

契丹髡發

金代女真族男子,春秋常戴氈笠,冬天戴貂帽。

女真族男子發式:剃頭頂發,留顱後發,系以有色的絲繩,作辮發垂肩,也有的兩旁垂辮發的,有異於契丹族。

元代蒙古族男子的巾帽,公服之冠,皆用幞頭。也喜歡戴暖帽、瓦楞帽、鬥笠、圓笠等各式帽子,發式有異於金人。

蒙古編發

9、明代——承襲與創新

明太祖朱元璋重視對漢族禮儀制度的恢復,禁止穿胡服,建立瞭明朝的服飾制度。

在極重衣冠的明代,男子巾帽式樣繁多,像烏紗帽、六合一統帽等暗含有吉祥、統一、平安意思的冠帽,大都是由朱元璋親自推薦並流傳。

明代官吏朝服與公服不分文武,主要戴梁冠,加貂蟬籠巾。籠巾呈四方型,前後附金蟬或玳瑁蟬。凡一品以下官員,朝服隻戴梁冠,不用貂蟬籠巾。

明代將進賢冠改為梁冠,百官朝服都用此冠,依然“以品分等”,不同品級根據冠上的梁數來分辨等級,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以此類推,到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10、清代——改冠易服

清代在中國服裝史上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歷史時期,它以滿族的服飾裝束為主,具有典型的北方遊牧民族特色,這是清王朝統治者用暴力和禁令強制人們改冠易服的結果,至此從上古一直延續至明朝的華夏傳統服飾漢服在滿清統治時期徹底消失。

清代官員的官帽是由女真族人按照北方民族習俗改制後而獨創。在清代官制與服飾的關聯中,官帽是清代官員最重要的品級標志之一,也是其為官任職的權利象征。

按照季節劃分,有暖帽(冬春戴)和涼帽(夏秋戴)兩大類;按照功用劃分,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

頂戴

按清禮儀:

一品用紅寶石;二品用紅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四品用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五品用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六品用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 九品用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花翎

花翎就是孔雀的翎毛,再配上馬尾(yi),直接插入頂珠下面的翎管裡。 垂拖於清代官帽後,代表著等級與榮譽。分為三種: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其中三眼最為尊貴。 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隻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這在當時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二、具體分類

1、冠

冠,又稱“頭衣”“元服”“首服”。起初,發冠隻是用以包裹發髻的一枚發罩。“冠者禮之始也”,它的意義首先是禮儀性的。古代士以上階層“二十而冠,始學禮”,行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進賢冠

進賢冠是中華服飾藝術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進賢冠,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變化之中,到明朝演變為梁冠。 通天冠和遠遊冠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演變出來的。 進賢冠多用佈制作,冠上綴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別,根據梁的多寡,可辨別官職的大小。

通天冠

通天冠是秦漢時期帝王主要用冠。是級位僅次於冕冠的冠帽,亦名“卷雲冠” 。 是皇帝在郊祭、朝賀及宴會時所戴的一種禮冠。 冠前山形裝飾,隱含戴冠之人像山一般穩重,遇事鎮定如山。 自秦至明(除元代外),歷代皆有,清代廢除。

沖天冠

相傳唐代唐太宗仿古制創制,其形似幞頭,後飾相交向上翹,如同兩個展角,兩邊患有翅形裝飾,造型如同一個“善”字,又名“翼善冠”,為明永樂三年皇帝的常服冠。

胡帽

唐代,胡服之風盛行,服用隨意,相對比較開放,舒適美觀,且沒有森嚴的等級性和統治性。常戴的胡帽有:席帽、氈帽、灑脫帽、帷帽、貂帽等。

2、冕

是帝王、諸侯的禮儀用帽,前低後高,前有絲繩垂面,即為旒,周代天子冕上有十二旒,按諸侯等級旒的數目會遞減(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3、弁

弁——古代男子年滿二十加冠,稱弁( biàn ),以示成年。 弁的形制上銳小,下廣大,一若人之兩手做相合狀,象形字即似之。 主要有爵弁、皮弁、韋弁三種。

爵弁(3、6)用於祭祀,是為文冠;

皮弁(1、4、5)用於田獵戰伐,是為武冠;

韋弁(2)為天子諸侯大夫兵事服飾,用熟皮制成,淺朱色,制如皮弁。

4、幘

古代男子包裹鬢發、遮掩發髻的一種巾帕,是冠的配件。又稱“帕頭”、“陌頭”、“帩頭”。

戴弁、幘襯戴武弁、武弁大冠

用一塊巾帕從後腦向前打結,以束住發髻,有翹起的兩個佈腳作為裝飾。

介幘和平上幘為漢代男子的基本首服。 最初身份低微的“卑賤執事者”不能戴冠帽,隻能用幘,而達官顯貴在戴冠帽時,也須先巾幘,再加冠。

東漢晚期,平上幘的後部逐漸加高,到西晉,稱為“小冠”,向進賢冠靠攏,隋朝後隻用“平巾幘”。

5、巾

古時用來裹頭的,與束發的功能類似,隨著社會的進步,用絲、麻、綢子等束發,女性用的稱巾幗,男性用的叫帕頭。

秦漢以前,隻有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因不能戴冠而束巾,直至漢代黃巾起義,巾才開始被貴族階級所接受,並逐漸普遍,漢末文人俠客皆以戴巾為雅。

到唐代,由於高冠額髻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人們在幞頭的裡面襯上巾子。有高頭巾子、圓頭巾子、平頭小樣巾。巾子隨著幞頭的變化而變化。

到宋代,文人墨客喜愛方正的巾帽,有著名的東坡巾、逍遙巾、山谷巾、程子巾。

頭巾的形式有很多種,每個時期都受其社會思潮的影響,進行著相應的改變,階級的分界越來越模糊,頭巾的形式也與幘、幞頭等相互的作用與推動。

幅巾

用整幅的巾,從額往後包發,並將巾系緊,餘幅使其自然垂後,垂長一般至肩,也有垂長至背。

縑巾:細絹制成,多為王公雅士戴用;

葛巾:用葛佈制成,多為佈衣庶人戴用。

北周武帝時,幅巾稍作加工,裁出腳,後幞尾,為後來的幞頭演變起瞭推動作用。

幞頭(演變)

1.平頭幞頭(唐貞觀十六年獨孤開遠墓出土俑)

2.硬腳幞頭(唐神龍二年李賢墓石槨線雕)

3.前踣式幞頭(唐開元二年戴令言墓出土俑)

4.圓頭幞頭(唐天寶三年豆盧建墓出土俑)

5.長腳羅幞頭(莫高窟130窟盛唐壁畫)

6.襯尖巾子的幞頭 (唐建中三年曹景林墓出土俑)

7.翹腳幞頭 (敦煌藏經潤所出唐咸通五年絹本佛畫)

8.直腳幞頭(莫高窟144窟五代壁畫)

9.宋式展腳幞頭(宋哲宗像)

10.明式烏紗帽(於謙像)

東坡巾

以烏紗制為雙層,內層挺直,呈高聳的四面方形,前後左右呈四個方角,外層略低,圍護在內層外,前面中間開口至簷。

此巾外觀文雅倜儻,頗有文人居士之風,深受雅士墨客追逐,一直流傳到明代。

四方平定巾

明代肖像畫中的男子,凡不穿官服的,幾乎一律戴頭巾。這裡的頭巾,實指一頂高帽子。 多以黑色紗羅制成,可以折疊,呈倒梯形造型,展開時四角皆方,故又稱“四角方巾”或“角巾”。

儒巾

其形前高後低,後設垂帶,用漆藤絲或麻佈為裡,再用黑縐紗在表面罩一層。 初為舉人未第者所服,後不分舉、貢、監、生,均可佩戴 。

六合一統帽

又稱“小帽”、“圓帽”、“瓜皮帽”,是明代市民百姓非常喜歡的一種帽式。

其制以馬尾、羅緞或人發為之,裁剪為六瓣,縫為一體,下綴帽沿。起名“六合一統”,寓意安定和睦,天下歸一。 這種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頂、尖頂、硬胎、軟胎之別。平頂大多是硬胎,尖頂大多是軟胎。 帽上“結子”,都用紅色絲線編結,有喪用黑或白色,一度崇尚櫻桃般小結,轉而流行大結。

網巾

明代成年男子用來束發的網子,也是明初建立的冠服制度中最具朝代象征的巾服之一。

網巾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一般襯在冠帽內,也可直接外露。又稱“一統山河”。“加網巾”是明代男子行冠禮時不可少的儀節,網巾不僅與“束發”兼有形式(戴巾)與意義(成年)的連結,也成為明人生命禮俗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參考書目:

《中國頭飾文化》管彥波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