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首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她的創新性研究為世界帶來瞭迄今最重要的抗瘧疾藥——青蒿素。
青蒿素的發現使過去二十年全球瘧疾的致死率降低瞭一半,數百萬人的生命因此得到瞭拯救。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父親從《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中擷取“呦呦”二字,為女兒取名。不曾想,女兒一生的事業從此便與青蒿密不可分瞭。
上中學時,屠呦呦的生物成績較為突出。生物課上,她總是聽得津津有味,十分勤學好問。
屠呦呦理想的萌發,來自青春期的一場大病。躺在病床上忍受疾病折磨時,她開始思考未來的醫藥道路。
幾年後,屠呦呦如願考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大學畢業,她又接受瞭兩年半的中醫培訓,就進入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藥研究任務,屠呦呦任科技組組長。1972年,在歷經幾百次失敗後,屠呦呦和同事終於發現瞭青蒿素。
但接下來的試驗和制藥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為瞭保證病人的用藥安全,屠呦呦帶頭試藥,住進瞭東直門醫院。
為瞭獲取第一手資料,屠呦呦冒著酷暑奔走在海南瘧區。
為瞭研究穩步持續推進,屠呦呦犧牲個人和傢庭生活,把孩子托給別人照顧,獨自咽下為人母的思念和愧疚……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列入“基本藥品”名單,進行世界范圍的推廣。
艱難時期終於過去,任務圓滿完成。而在其後的漫長歲月裡,屠呦呦仍選擇繼續低頭耕耘,毫不張揚,直到諾貝爾獎將她推到閃光燈前。
面對如今接踵而至的表彰,屠呦呦並不居功,而是將成就歸功於參與研究的科學傢集體。
在屠呦呦身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一個科學傢淡泊名利的品質。年近90高齡,她依舊在青蒿素的後續研究之路上奮力前行。
2018年,屠呦呦被授予 “改革先鋒”稱號。她的事跡被寫入教科書,成為全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傢、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傢。屠呦呦及其青蒿素研究雖歷經40餘年風雨,仍難掩其光輝,她贈送給世界的是一座中國醫藥學的寶庫。通過學習她的故事,啟示青少年們要學好本領,執著追求科學真理。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