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簡史

同位素示踪法 2024-07-16 07:22 13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中國人的來歷。世界人種同源說認為,中國人(包括中原人和少數民族)源自十萬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一種說法是,從中亞分三路向東遷徙而來。一部分向東到黃河流域,形成漢藏部落;一部分向東南恒河流域、東南亞,再進入中國南部、渡過長江黃河一直到達渤海,沿途形成百越部落。一部分向東北途經現在長城以北,一直到達瞭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沿途留下瞭突厥、蒙古、通古斯三大部落。

中原與四夷。中國古代史,一直以中原(大約是黃河流域的河東地區)為中心(正統),是所謂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歷史。對於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自周就有“南蠻、北狄、東夷、西戎”的說法,合稱“四夷”,非我族類,四者都是泛稱,並非單獨的民族。蠻是我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亦稱南蠻,殷周時分佈於今長江中遊及其以南地區,秦漢以來,仍以蠻泛稱南方(早期指江南,後期指嶺南)少數民族。夷是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亦稱“東夷”,夏至周時分佈在今山東、河南東部和淮河中下遊一帶,春秋後逐漸成為華夏族的一部分。也有指對少數民族的泛稱,如東晉時期的“六夷”(匈奴、鮮卑、羯、氐、羌、巴氐)。戎是我國古代對西方各族的泛稱,商代稱為羌或氐羌,殷、周時分為西戎、鬼戎,春秋時分為已氏之戎、北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犬戎、驪戎、戎蠻七種。春秋末年,被秦、晉所並。狄是春秋以前分佈於黃河流域中下遊及北部地區的北方各族,泛稱北狄。前七世紀時,分為赤狄、白狄、長狄三部分。秦漢後,“狄”“北狄”成為中原人對北方各族的泛稱。

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基本分為三個體系,從西到東依次為西羌、匈奴和東胡。此外還有三個系統的說法,即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系)、東北遊牧民族(東胡系)、東北漁獵民族(肅慎系),歷朝歷代活躍在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幾乎都出自上述三個民族系統。

北方遊牧民族最初成為中原政權威脅的是義渠、戎狄等,特別是周朝時期,北方戎狄漸漸強盛,一度威脅到周王室。犬戎即獫狁,也稱西戎,活動於今陜、甘一帶。從民族歸類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羌是商朝人對西部遊牧部落的泛稱,即當時以農業為主的商族對以畜牧業為主的西方部落的泛稱。周時,羌之別種“薑”與周的關系密切,大量羌人融入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羌人所建的義渠國,領域包括今甘肅東部、陜西北部、寧夏及河套以南地區,是中原諸國合縱連橫的重要力量。以羌人為主要成分的諸戎逐漸為秦國所融合。此後,西北的羌人進一步發展和分化,迫於秦國的壓力,進行瞭大規模、遠距離的遷徙。為隔絕匈奴與羌人的聯系,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設敦煌、酒泉、張掖和武威四郡,設護羌校尉等重要官職以管理羌人事務。同時,歸附的羌人大量內遷,從地域上分為東羌和西羌。進入中原的東羌附居於塞內而與漢族融合,逐步進入封建社會。未進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佈在西北、西南地區,大部分尚處在氏族部落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苻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氏建後秦政權。隋唐時期,活動在甘青和青藏高原東南部的羌人部落,處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勢力之間。宋代以後,南遷的羌人和西山諸羌,一部分發展為藏緬語族的各民族,一部分發展為現在的羌族。

曾經對中原漢民族形成較大影響的主要少數民族:

1、東胡(從夏商—2世紀左右)

2、匈奴(從商—4世紀左右)

3、鮮卑(1世紀—5世紀末)

4、柔然(3世紀—5世紀)

5、突厥(5世紀—7世紀)

6、回鶻(6世紀—8世紀末)

7、吐蕃(633年—842年)

8、黨項(5世紀—12世紀)

9、沙陀(6世紀—8世紀)

10、契丹(6世紀—12世紀)

11、金(1115年—1234年)

12、蒙古(12世紀至今)

13、滿族(11世紀—19世紀)

一、東胡(夏商-公元2世紀左右)

東胡是第一個和商周文明有接觸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活動區域在東北地區灤河中上遊流域。東胡並非東胡族人自命之名,名字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個因為他們居住在匈奴以東(匈奴自稱胡),所以中原民族稱其為東胡,另一個說法是東胡這個詞可能是這個民族的阿爾泰語的音譯。在商周時期,東胡就已經存在瞭。東胡可能是和商朝同時期發展起來。到春秋戰國時代,開始與華北的燕國等經常發生戰爭。最強大時號稱有控弦之士二十萬,是當時最強大的遊牧民族,促使燕國等不得不修築長城進行應對。

秦末,東胡強盛,其首領曾向匈奴要求名馬、閼氏和土地,漢朝初期,被匈奴冒頓單於擊敗。戰敗後的東胡分裂成南北兩部,一部分(南部)遷徙的到烏桓山(今大興安嶺山脈南端一帶,並“引以為號”),發展出後來的烏桓族;另一部分(北部)遷徙到鮮卑山,發展出鮮卑族。119年,武帝大敗匈奴,將烏桓人遷到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的塞外,置“胡烏桓校尉”管轄各部。東漢光武帝時,又將烏桓遷十郡之內。東漢後期,漢王朝經常征集烏桓騎兵到全國各地鎮壓農民起義,導致三郡(幽州、冀州、黎陽)烏桓乘天下之亂破幽州,掠有漢民合十餘萬戶的局面。東漢末年,遼西烏桓首領塌頓,將遼東、右北平、上谷三郡烏桓組成聯盟。206年,曹操親征烏桓。207年,曹操大破塌頓於柳城(今遼寧朝南),得降眾30餘萬。曹操將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烏桓部眾遷至鄴城附近諸郡或薊縣、晉陽一帶。隨著時間的推移,烏桓部眾逐漸被漢、鮮卑、鐵勒等族同化,烏桓之名自此不再出現於史冊。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先後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禿發、吐谷渾各部,還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室韋、蒙古。

古代我國東北地區,除東胡外,還有其他遊牧和漁獵民族,其中兩個分別叫肅慎和扶餘。當初鮮卑南下建立北魏政權時,有一部分人留在當地,吸收其他部落發展出三個分支,分別為:契丹、庫莫奚、室韋。後來,扶餘在契丹和朝鮮半島高句麗的夾擊下逐漸消亡。肅慎經過多次變化,改名為女真。而契丹先後吞並庫莫奚,征服室韋和女真,統一瞭中國東北。在契丹和北宋對峙的時候,契丹人為瞭加強對各族的控制,將女真一部西遷到遼東地區,成為契丹人的奴隸。留在故地的女真稱為生女真,西遷後的女真稱為熟女真。

二、匈奴(商-4世紀左右)

相傳匈奴與華夏同根同源,是夏朝統治部落夏族的其中一個分支,夏朝滅亡後,夏朝後裔履葵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遷居陰山山麓、鄂爾多斯草原,變成以遊牧為生,逐漸成為匈奴族。經過時上千年的發展,在征服和吞並瞭西域、蒙古草原、東北等多個地區的各種大小部落和民族後,特別是在徹底打敗東胡部落後,匈奴民族和部落聯盟發展到瞭最頂峰的時期。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迫使周平王東遷。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辟的地區設置瞭雲中等縣,築趙長城,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匈奴系遊牧少數民族皆出自古羌族,有三大支脈分別是古羌族—鬼方—匈奴—突厥,古羌族—鬼方—丁零—回紇,古羌族—吐蕃。三大支脈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匈奴。前3世紀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著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沿黃河至陰山構築城塞,連接秦、趙、燕5000餘裡舊長城,構成瞭北方漫長的防禦線。冒頓單於繼位後,開始對外擴張。在大敗東胡王之後,隨即並吞瞭樓煩、白羊河南王,收復瞭蒙恬所奪的河套地區。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老上單於繼位後,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在秦漢之際,匈奴國力極其強盛。秦始皇被迫修長城以阻擋匈奴南下,漢高祖遭遇“白登之圍”開啟連年和親。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從前176年至前128年。在伊稚斜單於時期,匈奴在經歷瞭漢初近五十年的高光時刻後,終於迎來他的天敵漢武帝。經歷河南之戰(也稱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三次大戰,漢軍擊潰匈奴主力,收復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重新打通西域的絲綢之路,犁掃漠北匈奴王庭,贏得封狼居胥,匈奴由盛轉衰。

到西漢末年,因匈奴五單於爭立內亂,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東漢初年,南匈奴歸附漢朝,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漸漸被農耕文明同化,而他們的單於也變成瞭由東漢政府確立,其地位等同於中原的諸侯王。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公元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漢軍的最高統帥竇憲在燕然山(今杭愛山)刻石記功(勒石燕然)。迫使北匈奴西遷,餘眾後來歸附於興起的鮮卑。至此,北匈奴便在中國的史料中徹底消失瞭。北匈奴殘餘隻能往西遷徙,他們的西遷經過瞭較長時間。北匈奴西遷的第一站,是烏孫(國)部眾遊牧的伊犁河流域,留居時間約為91—160年。東漢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北匈奴大部繼續西遷,部落中的部分部眾留居於故地,最終與當地的烏孫人、高車人同化融合。北匈奴西遷的第二站是位於中亞的康居地區,留居時間約為160—260年,自錫爾河下遊至吉爾吉斯平原是其疆域的中心地帶。西遷的北匈奴最後逐漸遷移到瞭中亞河中地區,在這裡恢復元氣,從戰爭中磨礪出來的匈奴軍隊在中亞兩百多年後又出現瞭一位軍事天才—阿拉提,他帶領軍隊席卷西方,被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曾揮軍進攻羅馬。並建立瞭以匈牙利為中心的匈人帝國,這也為匈奴人留下瞭最後一支血脈,但最終被歐洲各族同化,融入匈牙利一帶的土著(馬紮爾人)之中,這一支匈奴人消失於歷史塵埃之中。後來,南匈奴人依附漢朝,北匈奴西遷,來到瞭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從秦國時期開始,匈奴一直和中原王朝對戰到東漢,歷經三百年才衰落。

南匈奴進入中原地區,東漢後期,他們更進一步內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帶,與漢人雜居。東漢末年以來,周邊各民族紛紛湧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數最多。187年,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瞭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被曹魏滅後,匈奴部眾被分成五部,編入郡縣戶籍,與漢人一樣同為編戶齊民,逐漸與漢族相融合。到瞭西晉末年,天下大亂,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起兵占領瞭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劉淵雖是南匈奴五部之人,但他在文化上已經完全漢化,取漢姓並自詡為漢室皇族後裔,自稱漢王,建立所謂的漢國。311年劉淵之子劉聰攻占洛陽,316年攻占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十六國中的夏(赫連氏)和北涼(沮渠氏)也是匈奴支裔建立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等少數民族肆孽中原,頻繁征戰和建立政權的禍患。

羯族屬於當時的五胡之一。羯族是出自匈奴別部,在西晉滅亡後在中原建立瞭後趙政權。後來冉閔頒佈旨在報復羯胡的著名的“殺胡令”,在“殺胡令”影響下,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則或遷徙、或被屠,幾近滅族,基本在中原地區滅絕。350年,在基本消滅胡人統治後,冉閔建國稱帝,定都鄴,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謚為武悼天王。冉閔生前曾遣使告東晉王庭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中原,如今我已消滅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請派軍隊來。”東晉最終沒有答復,喪失瞭統一天下的機會。到瞭北魏統一北方,中國北方隨之結束五胡十六國的分裂時期。從此,匈奴人完全融入中華民族中,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而存在。

三、鮮卑(1世紀-5世紀末)

鮮卑是東胡的一個分支,最初分佈在大興安嶺的鮮卑山(今蒙科爾沁右翼中旗西)而得名,是繼匈奴之後的草原霸主。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刺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光武帝時與漢共同擊敗北匈奴。北匈奴西遷後盡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均並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東漢末年,鮮卑是中原王朝最強悍的對手,東漢對鮮卑的戰爭,多次慘敗,加速瞭東漢王朝的覆滅。曹操統一北方後也不敢去招惹鮮卑,隻得在滅掉烏桓後草草退兵南下。如果沒有後來的晉朝諸王混戰導致中原軍事大損,那麼北方民族沒有機會入主中原。八王之亂時期,鮮卑內亂而分裂成東、北、西三個部分,北部被拓跋氏控制,東、西鮮卑被慕容氏控制,後來西鮮卑的一支跑到青海一帶安營紮寨,建立起強大的土谷渾(唐代後期,吐谷渾一部分遷至山西北部,融入漢族,其住於青海的,則融入藏族)。八王之亂後進入五胡亂華時期,慕容、拓跋、乞伏、禿發、吐谷渾等,都是叱吒中原的強悍部落,這些都是鮮卑的部落。南北朝時期建立瞭遼西、代、宇文、前燕、後燕、南燕、西燕、西秦、南涼九個政權,特別是拓跋部於5世紀中葉建立北魏王朝,控制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統治北方達一百四十餘年,並竭力促使鮮卑人漢化(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禁胡服,在朝廷上用漢語,改姓氏,如拓拔氏改姓元氏、獨孤改姓劉、步六孤改姓陸、丘穆陵改姓穆,於是內遷中原的鮮卑族,主體逐漸融入漢族)。這時,北魏的奴隸柔然也慢慢強大起來,後來隨著拓跋政權的南遷,柔然在北部儼然以老大自居,並跟自己曾經的主人—北魏掐瞭起來,最後小柔然變成大柔然,直接端瞭鮮卑人在東北的老傢。失去老傢地盤後,鮮卑人隻好用心經營華北地區的北魏政權,後來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再變而成為北齊和北周,北周統一北方,為隋朝統一打下基礎。楊堅篡位北周後,鮮卑再也沒有能夠重返歷史,隻能像匈奴一樣,融入漢族,成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鮮卑族不再是一個民族實體。隋唐後,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傢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其他的如宰相、尚書、侍郎等數不勝數。現在漢族的姓氏“慕容”、“宇文”就都源於鮮卑族。

四、柔然(4世紀-6世紀)

柔然與漢民族的中原王朝接觸不多,因為柔然最強大可以襲擾中原的時候,是南北朝時期。這時北魏統一瞭北方,擋住瞭柔然南下。所以,柔然和漢人為主的南朝沒有軍事接觸,隻有很少的外交接觸。當北魏出兵江南的時候,柔然就會在北方劫掠北魏,讓北魏深受其害,完全無法集中力量攻打南方政權,這也是北魏無法統一中國的原因之一。最後柔然還是被北魏徹底擊敗,內部分裂而潰散到各地,致使其沒有能力在入寇中原。但其實力不容忽視,他們是接替鮮卑統治北方大草原廣闊地區的霸主。

柔然是鮮卑的分支,據說柔然的王族與拓跋氏傢族有一定的淵源。又叫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也是蟲子的意思,是北魏的拓跋燾等人被他們騷擾的煩不勝煩,所以叫他們是沒有智慧、隻會打仗攻擊別人的蟲子。後來北魏全面打擊柔然的時候,也稱為掃蟲行動。在匈奴被漢朝打擊衰落、鮮卑等有實力部落都南下中原逐鹿後,草原空虛,柔然部落遂快速發展,很快就成為草原新一代霸主。而且柔然在發展過程中,統治部落的權利分配、政治結構、官僚系統、法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他們開始擺脫傳統落後的部落式的管理,學習漢人的中央集權和官僚系統相結合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瞭統治部落對各方勢力的控制和管理,整個草原社會的發展也比較快。

柔然在巔峰期不斷騷擾、劫掠北魏的北方邊境和城市,讓其苦不堪言,根本無法實現偉大的南征計劃。最後,在一代雄主拓跋燾的領導下,借助消滅胡夏後(北魏要想統一北方,就必須解決兩個主要敵人,一個是赫連勃勃建立的夏國,另一個就是北方的柔然。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原計劃是先平定柔然,解決後方威脅,然後再將目光對準中原。但正當拓跋燾進攻柔然時,夏國開國皇帝赫連勃勃去世,於是就立刻轉變策略,於426年集結大軍殺向西夏。同年,夏國派兵進攻西秦。431年,夏吞並西秦,並想要進攻河西蒙遜以增強自身實力,被吐谷渾騎兵打敗,夏國皇帝赫連定也被吐谷渾俘虜。432年3月,吐谷渾王將赫連定送給北魏,北魏將其斬首,之後,吐谷渾、北涼皆降於北魏,西北地區被北魏占領。)的餘威和掠奪的資源,兵分兩路,發大軍出其不意的擊潰瞭柔然部落。從此柔然失去瞭南侵中原的實力。

與柔然並存的還有敕勒。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在冒頓單於時臣屬於匈奴。南遷入中原的敕勒被稱為丁零。鮮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稱之為高車。漢朝擊潰北匈奴之後,敕勒的地域開始南移,與中原的漢人交往。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權。敕勒中北方的一部後來成為回紇,現代維吾爾族的祖先。到南北朝時期,柔然也有瞭自己的奴隸,就是戰敗的突厥部落,突厥人成瞭柔然人的俘虜後,被迫給柔然人鍛煉鐵器,被喚作“鍛奴”。後來,555年,突厥人把柔然給滅瞭,建立起突厥汗國,而部分柔然遷入中原與漢融合,留在漠北的部分融入突厥,部分分化為契丹(遼)和室韋(其中一支發展為蒙古)。

五、突厥(5世紀-7世紀)

突厥是歷史上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突厥的起源,沒有可靠的明確記載,很多都是像神話一樣的傳說。《北史》中記載:“突厥者,其先居西海(薛宗正認為西海指的是咸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也就是是說突厥是匈奴裡的北匈奴一支,居住在貝加爾湖西邊,屬蒙古利亞類型,這個地方是蘇武牧羊之地,當時看管蘇武的匈奴人就是突厥人。5世紀中葉被柔然征服,徙於金山南麓(今阿爾泰山)。因金山形似戰盔,俗稱突厥,因此以山名為部落命名。在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和鮮卑南遷,柔然成為草原霸主之後,突厥歸附於柔然,是柔然部落打鐵的奴隸,因其善於鍛鐵被柔然稱為“鍛奴”。隨著柔然被北魏擊敗、劫掠30萬人口後,不斷衰弱,內部眾多的奴隸部落不斷反叛、逃亡,甚至將刀槍對準柔然。柔然開始呈現分崩離析的局面,突厥人在內亂中通過吞並和劫掠其他部落而發展壯大。

540年,突厥這個詞始見於中國史冊。550年,突厥破鐵勒(高車)。552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稱伊利可汗,突厥汗國建立。次年滅柔然,統一鐵勒以及整個漠北地區。突厥汗國的疆域東至大興安嶺,北至貝加爾湖,南至大漠,西至裡海,成為新一代草原霸主。突厥汗國不僅和當時中國境內的北朝諸國(西魏、北周、北齊)建立外交關系,還和稱霸西亞的薩珊波斯帝國、稱霸東歐的拜占庭帝國建立瞭外交關系。突厥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突厥語系的多個民族組成。主要民族有土克曼人、韃靼人、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阿塞拜疆人、烏茲別克人、圖瓦人、阿爾泰人等。突厥汗國最強大的時候,也是中原地區南北分治、內部戰爭不止的時候。而且突厥作為南北雙方都還要爭取的勢力,收獲瞭很大的利益。

隋唐時代,隋朝消滅瞭所有割據政權,中國自秦始皇以來第二次由大分裂進入大一統,接棒的唐朝更是中國封建時代的強盛巔峰,突厥人的處境可想而知!581年,楊堅稱帝,建立隋朝。583年,在隋文帝的離間計下,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以阿爾泰山為界分立。628年,西突厥分裂為北庭、南庭兩部。其中東突厥可汗汗室為原統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後,故東突厥仍經常被直呼為“突厥”。東突厥控制漠北草原。突厥人內部的鐵勒也未完全臣服,發展起來後形成回紇、薛延陀兩個部落聯盟。李唐在建立政權初期,面對突厥的強大攻擊時,還曾向突厥稱臣納貢。直到李世民上位後,唐朝才有能力開始反擊突厥。629年,李世民命李靖率李勣、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聯手回紇、薛延陀,打擊東突厥,這一仗唐軍全面擊潰東突厥大軍,頡利可汗在逃亡吐谷渾的過程被殺,東突厥滅亡,降唐,被安置在今鄂爾多斯草原。唐廷在東突厥的領土設立多個都護府進行管理,從此樹立瞭對抗突厥的優勢。剩下的西突厥還具有一定的勢力,時和時叛。唐朝利用和親、冊封、扶持其他繼承人等手段不斷分裂西突厥,讓他們內部沖突加劇。同時還通過直接出兵打擊、扶持回鶻等不斷崛起的部落,聯合攻擊突厥。637年,李靖統兵大敗吐谷渾(疆域包括今青海、甘南地區),斬斷瞭西突厥的南翼。640年侯君集率軍滅亡西域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647年,唐朝又聯合回紇消滅瞭薛延陀汗國,將漠北納入到瞭唐朝勢力范圍。此後,唐朝在大漠南北設置瞭兩大都護府,以控制突厥和鐵勒各部,冊封各部首領為都督。648年原東突厥降將阿史那社爾平定龜茲國(今新疆庫車),西突厥勢力漸衰。後唐高宗派出以蘇定方為首的兩路大軍,和回鶻聯軍討伐西突厥,657年攻破西突厥牙帳,西突厥滅亡(回紇更名為回鶻,建立起回鶻汗國,依附於唐朝)。至此大唐帝國的文治武功達到極盛,成為中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漢族王朝。領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裡。帝國西部涵蓋今哈薩克斯坦東部、阿富汗大部,東部包括今朝鮮半島的2/3,北邊直到今西伯利亞,南邊包含今越南河內以北地區,咸海、巴爾喀什湖、貝加爾湖都成為大唐帝國的內湖。西突厥亡國後,西突厥人大部舉傢西遷,逐漸進入中亞和西亞。先後建立的著名王國有:加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帝國、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

679年單於都護府控制下的(東)突厥爆發瞭起義,“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應之,眾數十萬”。唐朝趕緊調動大軍平叛,但是始終沒有消滅東突叛軍。武則天時期,682年,突厥復國,建立瞭後突厥汗國(也稱東突厥第二汗國),唐朝正式失去瞭對大漠南北的控制。而後突厥的強盛遠超東突厥和薛延陀,東西拓地萬餘裡,控弦四十萬,給唐朝帶來瞭巨大的邊防壓力。從679年到721年,長達40多年間,後突厥長期劫掠北方邊境及城池,無論是武則天還是唐玄宗,都沒有對後突厥形成有效的打擊。722年,唐玄宗采取全面防禦策略,才算是止住瞭後突厥的攻擊和劫掠。開始派出使團,向唐朝進貢、求和、求聯姻。但唐朝吸取瞭突厥人反復的教訓,一直沒有答應突厥人的聯姻請求。731年,後突厥的新可汗上位,權力交接不穩,內部開始激烈的權力鬥爭,導致後突厥內部不斷分裂和相互攻擊。其原來統治的大部落也開始紛紛反抗後突厥。一直到744年,後突厥經過多年的內部動亂,已經失去瞭往日的輝煌。這一年,唐玄宗派王忠嗣,聯合回鶻和葛邏祿等部落,一起攻擊後突厥。745年後突厥的白眉可汗被斬首,首級送長安,其他後突厥皇族成員全部投降。後突厥滅亡後,回紇占據瞭東突厥故地。突厥各部乃大多附於回紇,一部西遷中亞,另部南下附唐。

唐朝中後期,西突厥的別部沙陀人進入瞭中原,沙陀原本是西突厥的一支,又稱為“處月部”。唐末亂世曾長期充當雇傭軍,幫助唐朝鎮壓瞭黃巢起義,賜姓為“李”,其首領李克用被封為“晉王”。五代時期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後漢開國之君劉知遠,都是沙陀人。此後,突厥在中國史冊逐漸淡出,直至消失。突厥民族雖然消失瞭,但是他們創造的語言依然影響著亞洲,現在的中亞諸國和土耳其依然在使用突厥語系。突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創造文字的遊牧民族,突厥用粟特字母來書寫文字,影響到瞭後來的回鶻文蒙古文和滿文,可謂影響深遠。

六、回鶻(6世紀—8世紀末)

回鶻又作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漢文史料中“回紇”一詞來自古回紇文,回紇之名來源於部落韋紇、烏護。回紇是鐵勒諸部的一支,韋紇居住在土剌河北,烏護居住在天山一帶。其後統一鐵勒諸部,回紇逐漸成為鐵勒諸部的統稱。該部落群有狄歷、敕勒、鐵勒、丁零等名稱,都是相同發音的音譯。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這些部落共有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回鶻的崛起和衰落,基本就是唐王朝的翻版,隻是慢一步而已。唐朝強大時,回鶻就是李唐王朝的屬國,大汗、官員都由唐朝皇帝敕封。軍隊也服從唐朝的調遣,在李世民時期,回鶻的軍隊甚至直接編入唐朝軍隊的作戰序列,由唐朝的將軍統一指揮,主要是為瞭打擊突厥。在這種合作和扶植下,回鶻不斷通過收編其他反抗突厥的小部落,以及從李唐和突厥人身上吸取營養,不斷的發展自己。與歷史上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不同,回紇世代與大唐和睦相處,這在我國古代是極為罕見的,這一關系並未由於回紇正式建國而變化,回紇人也一直稱大唐皇帝為“天可汗”。唐朝後期,回鶻屢屢出兵扶持李氏王朝,甚至直接出兵幫助收復長安和洛陽兩大都市(757年,幫助唐肅宗收復西京長安;762年,幫助唐代宗收復東京洛陽),延長瞭李氏王朝的壽命。

630年,李唐聯合多個部落勢力,消滅瞭東突厥,那時回鶻還很小,因此改投薛延陀部落。回紇漸漸強大起來,鐵勒諸部逐漸都歸順瞭回紇,而回紇也便成瞭鐵勒諸部的總稱,史稱“九姓回紇”。647年,是回紇建國的元年。646年,因薛延陀反叛李唐,回鶻遂與李唐一起消滅瞭薛延陀部落。回鶻在吸收多方的殘餘勢力後,開始稱霸一方,並建立回紇汗國,成為李唐帝國最重要的草原盟友部落。李世民在漠北設置六府七州,又置燕然都護府,統一管理整個大漠。此後,回紇在北方一直作為唐朝的鐵桿盟友助唐作戰,穩定大唐邊陲。

後來隨著突厥殘餘的復國勢力的發展和壯大,回紇汗國也曾經分裂為南北兩部。一部往北,遠離中原;一部向南,遷徙到甘州、涼州一帶,成為半遊牧和半農耕的民族。後來在745年,唐玄宗在位期間,後突厥被唐朝、回鶻等多方勢力聯合剿滅,回紇可汗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並送其首級至長安,回紇汗國也開始第二次復興,回紇盡收後突厥之地,重新統治瞭漠北地區,稱為草原霸主。788年,武義天親可汗上表請改稱回鶻,取“回旋輕捷如鶻”之義。從骨力裴羅開始,唐朝正式承認其回紇“可汗”的稱號,回紇遂成為唐朝中後期漠北地區唯一的強國。唐朝在安史之亂後無力經營西域,吐蕃乘機占據河湟,切斷瞭中原與安西四鎮的聯系。而在這種情況下,回紇曾多次派兵助安西、北庭都護府,共同抵禦吐蕃。791年,回紇可汗率兵數萬聯合北庭都護楊襲古擊敗吐蕃,重建北庭。回紇與吐蕃的戰爭一度取得瞭優勢,曾收復涼州、占據北庭、龜茲,重開東西交通。

780年開始,回鶻陷入嚴重內亂,從780年到840年之間,更換十個可汗,基本都是非正常的權利更迭,而是爭權奪利的戰爭結果。在這一段時間,回鶻的衰落比李唐王朝更快。840年,回鶻的都城被黠戛斯攻破,從此回鶻子民和王族開始遷徙各地,回鶻汗國正式解體,回鶻這個古老的民族也消失在歷史中。到840年汗國滅亡的近200年裡,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吐蕃對西域的進攻,回鶻和唐王朝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系。唐朝末年,契丹在北方崛起,後來契丹人把回鶻攆到更遠的西部。大部分回鶻人向西遷徙,一支遷到蔥嶺以西(稱蔥嶺西回鶻,10世紀建立喀喇汗王朝,是中亞及今新疆喀什、和田地區建立的中國境內的第一個伊斯蘭王朝。亦稱“黑汗王朝”,12世紀臣服於西遼),一支遷到河西走廊(稱河西回鶻),一支遷到西州(今新疆吐魯番,稱西州回鶻)。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為中心,建立瞭高昌回鶻政權,13世紀初附蒙古。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為“畏兀兒”,也就是今天的維吾爾族。

回鶻文以占據絲綢之路孔道的優勢,影響迅速擴大,在宋元時代發展成為東起河西走廊,西抵中亞諸地的通用文字之一,被廣泛運用以書寫詔告敕令、宗教典籍、文學作品、契約文牘和歷法醫籍。遺憾的是,隨著佛教在回鶻中的衰落和代之而起的伊斯蘭教的興盛,回鶻文逐步為來自西亞的代表著伊斯蘭文化的阿拉伯文字所取代,自15世紀以後便退出瞭歷史舞臺,成為不為人知的“死文字”。

七、吐蕃(7世紀-9世紀)

吐蕃,既指稱一個民族,即今天的藏族,又指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吐蕃王朝(618年—842年)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松贊幹佈至朗達瑪傳位九代,延續兩百多年。吐蕃,作為地域和部族的名稱,在吐蕃王朝之前即已出現。吐蕃王朝興起後,用“吐蕃”作為自稱。由於吐蕃王朝統一瞭青藏高原,高原的各個部落集團形成為一個民族,後來,吐蕃王朝的自稱遂演變成為藏族的自稱。青藏高原原本的居民稱孟族。戰國以後,有些羌族部落,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他們和當地人民相融合,形成瞭吐蕃族。隋唐之前,人們對寒冷的青藏高原上的政治情況並不十分瞭解,這一方面是交通不便造成的,也和當時青藏地區沒有形成較為強大的統一政權有關。從6世紀開始,位於雅魯藏佈江流域東部的雅隆部逐漸強大起來,勢力擴大到拉薩河流域。到瞭7世紀初,松贊幹佈繼位後,用武力征服瞭周圍的各個部落,正式建立瞭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是中國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幹佈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松贊幹佈做瞭吐蕃的贊普,統一瞭青藏高原,定都邏些。為鞏固統治,他仿照唐朝的官制度,設置各級官府,建立瞭嚴密的軍事組織,制定瞭嚴酷的法律,還命人創制瞭吐蕃文字。藏文是不是吐蕃文字還有待考證。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勃勃生機。原本各自為政、分散孤立發展的局面被改變,通過制度、法律、驛站等建設,各個小邦政權和部落聯盟得到整合。由於內部人口流動,社會交往面擴大,推動瞭藏地語言及整個文化層面上的相互溝通,實現瞭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與壯大。

強盛的吐蕃在松贊幹佈帶領下開始四面擴張,向南讓尼泊爾俯首稱臣,松贊幹佈還娶瞭尼泊爾的公主;向東與當時強大的唐朝分庭抗禮,在第一次和親的要求被唐朝拒絕後,松贊幹佈發兵攻打唐朝,兩國在松潘地區即今天四川西部山區鏖戰多時,互有勝負。彼此摸清瞭對方實力後,唐太宗答應瞭和親的要求,這才有瞭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與吐蕃贊普松贊幹佈和尺帶珠丹聯姻,促進瞭唐朝和吐蕃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二公主嫁入吐蕃的同一時期,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知識陸續傳到吐蕃,對吐蕃社會的發展創造瞭有利條件。

8世紀中後期,吐蕃趁唐朝安史之亂衰落之際,多次攻入長安。此外,還與唐朝為瞭爭奪西域大打出手,絲毫不落下風。吐蕃向西還與阿拉伯人建立的大食爭鋒。8世紀末至9世紀初,吐蕃的疆域達到極盛,西起蔥嶺(今帕米爾高原)與大食(即興起於西南亞地區的阿拉伯帝國,東至帕米爾高原和印度河流域,西至大西洋)接壤,東至現今甘肅省隴山、四川盆地西緣,北起天山山脈以南、居延海,南至青藏高原南麓與印度次大陸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與天竺(今南亞次大陸)接壤。821年,唐蕃正式結盟,並建立瞭會盟碑。這塊碑今天仍屹立在拉薩大昭寺前。

青藏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青稞是大麥的一種,因為外殼分離,籽粒裸露,又叫裸大麥。青稞幾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生長的重要糧食作物,適應高寒氣候,青稞苗甚至在零下幾度的低溫下也不會被凍壞。但是,青稞本身產量低,而且青藏高原自然環境惡劣,適合種植青稞的區域並不廣泛,這是制約青藏高原地區人口的最重要因素。

841年赤祖德贊被反對佛教的大臣暗殺,其兄朗達瑪被扶上王位。朗達瑪代表著反對佛教傳播的勢力,843年他下令禁止佛教,殺害僧人首領,強迫僧人還俗,關閉寺院,毀壞佛像、佛經,史稱“朗達瑪滅佛”。846年朗達瑪被僧人拉隆貝吉雲丹射死。達瑪的兩個兒子在父親死後又為爭奪王位爆發內戰,掌握軍權的將領也隨即發生混戰,內亂長達二十多年。869年統治集團的混亂又引起瞭平民百姓的反上之亂,877年起義軍挖掘贊普王陵,逐殺王室和貴族,吐蕃王朝徹底崩潰,西藏二百多年的統一局面至此終結。後來的西藏分裂成瞭許多部落和土邦,直到大宋統一中原,吐蕃也還是一盤散沙。最後元朝通過軍事和懷柔的政策將其納入瞭大元的版圖。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八、黨項(5世紀—12世紀)

黨項族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屬西羌族的一支,因此也被稱為“黨項羌”。根據相關的文獻記載,羌族發源於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地區。漢代時,羌族大量內遷到河隴及關中一帶,開始半定居半遊牧的生活方式的。他們也是漢化之後第一個建立農耕國傢的少數民族。他們以部落為劃分單位,以姓氏作為部落名稱,逐漸形成瞭著名的黨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盛。另一說拓跋氏是鮮卑族的後裔,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就自稱是鮮卑後代。此外還有黑黨項、雪山黨項等部落。 

隋初,黨項最大的部落拓跋氏帶領多個部落依附隋朝,被隋文帝安排在甘肅部分地區居住。後來曾經發生反叛,攻擊隋朝會州的事件,但很快被打敗,然後再次請降依附,並派弟子到隋朝謝罪和朝貢。在隋朝滅亡、唐朝建立的過程中,黨項人重新獨立。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因為唐朝國力急速發展,非常強大,這些黨項羌再次依附唐朝。因為人數太多,而且管理比較風險很大,因此唐朝專門設立32個州安置和管理他們。任命比較大的部落的首領為各州的刺史,以拓跋氏首領為西戎州都督、平西公,管理所有的黨項州。唐太宗還賜給拓跋氏皇傢姓氏李,這也是後來西夏王朝的王族姓李的原因。

唐朝末年,黨項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參與鎮壓黃巢起義。唐朝以夏州為定難軍,以拓跋思恭為節度使,封爵夏國公,再賜李姓。從此黨項族便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握有兵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之一,這也是後來西夏建國的基礎。歷經五代,黨項拓跋部利用藩鎮爭戰、朝代更替的機會,逐漸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到後周末年,已經形成一個以夏州為中心的地方割據勢力。

宋初,黨項人先是臣服宋朝,並出兵幫助宋朝完成統一大業。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趙光義又準備將黨項的統治階層全部遷入京城,防止其勢力繼續發展,被當時首領的弟弟李繼遷識破,引起李氏的不滿,兩者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後來逃入草原,通過迎娶草原其他部落首領的女兒為妻,借助草原勢力,從新實現瞭對黨項人及銀州夏州等地的統治。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和多次打敗宋朝的入侵後,得以穩定下來,領土還不斷擴大。1032年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瞭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制西夏文。在政治制度、社會結構、治理模式、法律和文化等方面,則是高度漢化。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其統治疆域方圓數千裡,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界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員遼闊。建國一百多年,夾在宋與遼之間,相互攻伐瞭一百多年。前期通過打贏夏遼戰爭和夏宋戰爭,從而站穩腳跟,形成一百多年三國鼎立的局面。經常是聯遼抗宋,或聯宋抗遼。

雖然西夏在第一任皇帝死後,即走上瞭漢族王朝老路,也就是幼帝登基,太後垂簾聽政、外戚掌權,進而開始進入權力爭奪的動亂期。再加上皇族開始享受安逸腐敗的生活,國內政治混亂,國力日趨衰敗。但三國鼎立的局面依然能夠維持,因為三個國傢都在按相同的方式衰落。最後,隻有不斷崛起、剛剛征服中亞、歐洲部分地區的蒙古帝國才能征服三個國傢。1227年,蒙古大軍攻破西夏都城,皇帝被殺,西夏國亡國,黨項人失去瞭其共同生活的地域,分散流落各地,不得不與其他民族間錯雜居,成為蒙、元屬民,漸漸為漢、藏、蒙古等族所同化,從此消失在歷史中。

九、沙陀(6世紀—8世紀)

沙陀是崛起於唐朝,是唐朝中後期最重要的軍事力量之一。發展的巔峰期是五代十國時期,沙陀人先後建立的後唐、後漢、後晉三個政權。算是一個叱吒中原的民族。但可能是因為和中原漢民族的對抗不多,所以歷史上記載較少。

根據歷史學傢研究,估計沙陀應該叫朱邪或處月。起源於新疆東部,屬於西突厥的別部,也就是西突厥的一個小部落,一個旁支,並不是當時突厥的主要成員。唐朝很多史書將其記錄為沙陀,所以後人一直以沙陀稱呼這個民族。唐朝在唐高宗年間征服西突厥後,就在當地設立金滿和沙陀兩個羈縻州,用於統治當地的少數民族。後來沙陀人開始協助唐軍征服鐵勒部落,並立下戰功,沙陀人首領朱邪金山被封為金州都督,算是正式進入朝廷的編制裡面瞭。

隨著唐朝的衰弱,吐蕃的崛起,沙陀人為躲避吐蕃人嚴酷的統治,就遷徙到更靠近唐朝的北庭。安史之亂開始後,北庭也與唐朝廷失去聯系。面對人多勢眾的吐蕃,沙陀人隻能歸附吐蕃。吐蕃人在每次劫掠中原的時候,都以沙陀人為先鋒。後來因為吐蕃人怕沙陀人發展壯大,計劃將全部沙陀人遷徙到更加容易控制的地方去。沙陀人大為恐慌,認為吐蕃人要將沙陀人趕盡殺絕,當時的首領朱邪盡忠和兒子朱邪執宜帶領三萬多部落民眾投奔唐朝。吐蕃收到消息後,派兵追殺沙陀人,最後朱邪盡忠戰死,到達目的地的沙陀人僅剩一萬多人。

唐朝將沙陀人安置在鹽州(現陜西定州),並設陰山都督府﹐任命朱邪執宜為兵馬使。從此沙陀人在鹽州定居下來,開始半遊牧半農耕的生活。其他散落各地的沙陀人也紛紛投靠,沙陀人開始高速發展的時期。同時,唐朝也經常征用沙陀人打仗,且用為前鋒,屢建奇功。868年,朱邪執宜的兒子朱邪赤心在協助唐軍平定唐勛反叛時立下大功,被唐朝皇帝賜姓名為李國昌,沙陀人從此靠唐朝的封賞,不斷發展和壯大,成為唐朝軍隊中一支重要力量。

黃巢起義軍在占領長安後,也是被以沙陀人為先鋒的唐軍逼退,唐軍才很快收復長安。在後來擊潰和消滅黃巢起義大軍的過程中,沙陀人在李克用(李國昌之子)的帶領下,更是立下大功。其酋長兼統帥被封為河東節度使,從此,沙陀人正式統領一方,開始快速崛起之路,人稱“北境之王”。可見沙陀人的戰力遠在其他草原民族之上。

後來,唐朝的軍事勢力被朱溫掌握。沙陀人成瞭唐朝的保護人,曾經在895年從叛軍手中救出唐僖宗,並封晉王。而已經是梁王的朱溫則一心篡唐,所以雙方對立,征戰不休。在李克用的帶領下,沙陀人的戰鬥力得到全面的發揮,沙陀人在亂世中快速崛起,地盤進一步擴大。朱溫在很大程度上被沙陀人壓制,無法統一全國。雖然後來朱溫還是篡唐成功,建立後梁政權,但已經是強弩之末。朱溫建立後梁,表示唐朝正式滅亡,但沙陀首領李國昌還是繼續使用唐朝的年號,表示其仍然忠於李唐,還是李唐的臣子。

908年,李克用因病去世,其子李存瑁繼位。當世人都以為年輕的李存瑁隻是富二代,沒什麼能力。但李存瑁大放異彩,在強大的契丹耶律阿保機和後梁朱溫之間周旋。在兩大勢力相互攻伐的過程中,勝多敗少,在軍事方面取得瞭極大的成就。成功的在兩大勢力之間站穩腳跟,先後征服河北,兼並幽州、德州、澶州等,進一步擴大的地盤。在唐朝滅亡多年後,李存瑁終於於923年稱帝,但國號仍然為唐。也不知道是真的認為自己就是唐朝的繼承人,還是因為借用唐朝的招牌而更加方便自己的統治,以及提高稱帝的合法性。同年,李存瑁帶兵消滅瞭已經陷入內亂的朱溫建立後梁政權,新立的後唐勢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沒多久,李存瑁也開始疏於朝政,殺戮功臣、重用宦官等。沙陀人靠首領的個人能力建立起來的第一個政權開始衰弱,926年,李存瑁在準備出兵討伐叛逆的李嗣源時,被殺死。雖然後來沙陀人石敬瑭在契丹人的幫助下,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成功從後唐手中奪權建立後晉,但這個政權隻存在11年,就被契丹人消滅。當時擁有一定兵力的劉知遠趁勢稱帝,建立後漢,以漢朝的繼承人自居。僅在4年後,劉知遠的兒子劉承祐在位,因為想要殺死樞密使郭威,被郭威起兵攻破都城,劉承祐在逃跑時被殺。

沙陀人在幾十年間建立的三個政權,終於在自己內部爭權奪利的戰爭下,灰飛煙滅。從此沙陀這個民族再次像其他建立過政權的少數民族一樣,在經歷過曾經的輝煌後,因為沒有文化等方面的底蘊,隻能消散於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融合大潮中。

十、契丹(6世紀—12世紀)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歷史上關於契丹族的最早記載開始於公元389年,見於《魏書》,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瞭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北齊文宣帝高洋於553年親率大軍攻擊南下的契丹部落,契丹部族損失慘重。後又受到突厥的侵擾,因而“部落離散,非復古八部矣”。

隋初又分別臣附於隋朝與突厥,逐漸得到恢復,遊牧於遼西地區。六世紀前期,契丹族尚為部落階段,於唐初形成部落聯盟,君長為大賀氏,八部之間如遇有戰事及征兵,諸部在一起召開會議,獵則別部,戰則同行。623年契丹遣使到長安,但其政治立場仍趨向於突厥頡利可汗。628年,大賀摩會率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賜給契丹首領旗鼓,後來成為契丹可汗權位的象征。後唐太宗以契丹人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遼一帶),以大賀窟哥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契丹部落開始獲得漢人王朝的承認,並納入文化圈的外圍,成為一個有記錄的部落民族。後來因為武則天上位,統治方式和對少數民族政策有一定改變。再加上他們是忠於李唐的,現在武周篡位,導致包括契丹在內的民族紛紛反叛,或割據或獨立,或者投靠回鶻等強者。契丹更是於696年5月直接攻陷營州,李盡忠與其妻弟孫萬榮殺營州都督趙文翽,李盡忠自立為無上可汗,這是契丹人首次稱汗。引發瞭武則天大軍的圍剿,後來戰敗,失去瞭原有的封號和地位。732年,因為契丹前期的首領大賀氏被遙輦氏取代,契丹從而改變策略投降瞭突厥。唐玄宗兩次發兵大破契丹,契丹重新歸附唐朝,745年,再次恢復松漠都督的封號。唐朝與契丹之間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842年,回鶻滅,契丹部落在一百年的低谷後又逐漸強大。唐末,契丹征服瞭奚、室韋,多次入侵幽州、薊州,結果遭割據勢力劉仁恭報復。906年,迭剌部的耶律氏傢族興起,權威日盛。

五代時期,隨著契丹族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階段的提高,遙輦氏部落聯盟開始向耶律氏轉化。耶律阿保機(生於872年)逐漸崛起,成為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906年,阿保機不再從遙輦氏傢族選擇可汗,而是把旗鼓收歸自己所有,自己擔任瞭契丹部的可汗,從此,可汗的選立就轉入迭剌部耶律氏傢族瞭。907年,耶律阿保機當選為契丹大首領,即皇帝位,尊母蕭氏為皇太後,立皇後蕭氏。916年,群臣為阿保機上尊號為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即遼太祖。 918年遼太祖建皇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羅城)。兩年後創建契丹大字並推行之。遼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圖,然而於926年去世。他的妻子述律皇後(述律平)宣佈攝政,以皇次子耶律德光總攬朝政。927年,耶律德光在述律皇後的支持下即位,即遼太宗。930年,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遼太宗統一契丹。

遼朝(907年—1125年),共傳九帝,享國218年。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復更名“大契丹”。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大遼”。1125年被金朝所滅。國號作為國傢或王朝的標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鮮明性與使用的穩定性。有遼一代則不然,曾多次反復用“遼”、“契丹”為國號。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國號契丹。938年遼太宗改號大遼。947年,遼太宗南下中原攻占開封滅後晉,在開封登基,“改晉國為大遼國”。983年,遼聖宗復號契丹;1066年,遼道宗復號大遼。也有持不同意見者認為遼曾九改九復國號,也即改國號達18次之多。“遼”、“契丹”二號的本義,“契丹”可解為“鑌鐵”,乃民族之號;“遼”則國號,得名於遼水。也有學者認為“遼國”一號得名於“遼遠”之意。有學者研究“遼”與契丹語“遼”的內涵,強調遼“雙國號制”的意義。也有學者主張契丹是改“晉”為“大遼”,而非改“契丹”為“大遼”。

969年,遼景宗即位,勤於政事,重用賢臣如室昉、郭襲,遼朝出現一陣清明。982年,北遼景宗病逝,遼聖宗繼位,尊母蕭綽為皇太後,並由蕭太後攝政。當時蕭太後30歲,遼聖宗12歲。蕭太後設法解除諸王兵權,穩定遼聖宗和蕭太後的地位。蕭太後攝政二十七年,勵精圖治,註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朝國勢強盛。1009年,遼聖宗親政,基本上延續蕭太後執政時的遼朝風貌,遼朝進入鼎盛時期。在位期間四方征戰,對宋戰爭屢屢獲勝。北宋立國之初即有意收復燕雲十六州,先後於979年、986年兩度北伐,皆為遼軍所擊敗。為瞭解決遼宋之間的長期對抗,以及避免契丹貴族威脅皇權,蕭太後與遼聖宗於1004年親率大軍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堅持而親至澶州(今濮陽)督戰。宋軍士氣大振,擊敗遼軍。遼軍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主和的宋真宗於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協定宋每年贈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各守疆界,互不騷擾,成為兄弟之邦,此即澶淵之盟,從此兩朝和好達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後遼聖宗結好西夏,而西夏也搖擺於宋、遼之間以圖存,形成遼宋夏三朝鼎立的局勢。

遼中葉後,遼興宗、遼道宗合計在位長達70年,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湧,遼帝國走向衰落。1101年,遼道宗去世,皇孫耶律延禧繼位,即天祚帝。天祚帝與女真族酋長完顏阿骨打結怨,1114年,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定都會寧。同年秋天,金軍攻下遼朝黃龍府,遼朝受到嚴重的打擊。1116年,女真借永昌叛亂之機占領瞭遼東京和沈州。1120年,金軍攻克遼上京。到1121年,遼朝已失去一半領土,而內部又發生因為皇位繼承問題而爆發的內亂,最後天祚帝殺其長子耶律敖魯斡而結束,但這使得更多的遼軍投降金朝。1122年,金軍攻克遼中京,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夾山。1124年,天祚帝已失去瞭遼朝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兒子和傢屬大多數被殺或被俘。1125年3月26日,遼天祚帝在應州被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區白城子),被金太宗降為海濱王,遼為金所滅。雖然後來還有一支契丹族人在新疆東部一帶建立瞭一個史稱西遼的政權,但很快就遇到開始強勢崛起的蒙古人。這個小小的政權在1218年,被蒙古大軍消滅。從此,契丹民族淡出歷史舞臺,逐漸融入其他民族或國傢中。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後吸收農耕技術,為瞭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分開管理,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深入中原腹地後,儼然以中國自居,從眾多遼代墓志中在契丹或遼的國號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樣。遼朝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中原王朝是宋朝,為瞭爭地盤宋遼之間戰亂不斷,躲在契丹最東面的女真(也叫黑水靺鞨,一直生存於我國的東北部,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存在,那時他們被喚作肅慎,東漢到魏晉謂之挹婁,南北朝稱勿吉,隋唐時正式叫靺鞨)趁機發展起來,並建立瞭大金國。

十一、金(1115年—1234年)

女真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這是所有少數民族中能追溯最久遠的一個,其他民族的歷史基本都是傳說。據說女真在在戰國之前叫肅慎,戰國之後改稱挹婁。在南北朝時期,這個民族的變成瞭靺鞨,人口也得到很大的發展,在隋朝的時候,已經有十幾個部落,並在唐朝時建立過一個叫振國的政權。後來歸附唐朝,接受唐朝的敕封,首領被封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女真是靺鞨部落中的一部,靺鞨中文明程度最高的粟末靺鞨在八世紀初建立瞭渤海國,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稱為“黑水靺鞨”的七個部落,居住在黑龍江的中下遊地區。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於黑水靺鞨。靺鞨在五代時有完顏部等部落,臣屬於渤海國。到瞭10世紀時,契丹崛起,建立遼國,並消滅瞭渤海國。女真人也就成為瞭遼國的臣民,服從遼國的統治。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

契丹人對女真族的政策是實行“分而治之”。他們把強宗大姓騙至遼東半島,編入契丹國籍,稱為“合蘇館”,又作曷蘇館、合蘇袞、是女真語“藩籬”的意思。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寧江州(今吉林扶餘市)之東,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後裔,是生女真的主體。完顏部居住在鴨綠江上遊及圖們江流域,女真族是由這一帶的朱裡真人組成的,與采集珍珠的居民有關。完顏部作為黑水靺鞨一支,完顏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從長白山移居黑龍江中遊,而完顏部就定居在完達山。

遼朝晚期朝政混亂,天祚帝昏庸無能,遼廷不停的索求貢品,並且魚肉女真百姓。1112年,天祚帝赴長春州與女真各族的酋長聚會時對各酋長肆行侮辱,使完顏阿骨打決意反抗遼廷。1113年,阿骨打繼兄烏雅束之後任聯盟長,稱都勃極烈。1114年9月,完顏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馬誓師來流水(今拉林河),開始瞭為期十年的伐遼戰爭。隨後女真軍隊在寧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戰中擊敗遼軍。1115年夏歷正月元旦,阿骨打在“皇帝寨”(今黑龍江哈爾濱)稱帝,國號大金,建元“收國”,是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號時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遂定國號“大金”。遼天祚帝至此才重視此事,並且下令親征,但是遼軍被女真軍擊敗,同時遼朝國內發生耶律章奴與高永昌的叛亂。

金太祖建國後以遼五京為目標兵分兩路展開金滅遼之戰。1116年五月東路軍占領東京遼陽府,1120年西路軍攻陷上京臨潢府,遼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戰事期間北宋陸續派使者馬政、趙良嗣與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朝。1122年東路軍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時西路軍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擁立耶律淳於南京析津府,即北遼。北宋也派童貫等人多次率軍攻打遼南京等燕雲十六州之地,但均被遼軍擊潰。北宋最後請金軍攻下遼南京,北遼亡,至此遼五京均被金軍攻下。宋金雙方經過協商後,金軍給予燕雲十六州部分城市,並且獲得歲幣,然而北宋最後隻獲得金軍洗劫後的一堆空城。

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顏吳乞買(完顏晟)繼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繼續討伐大同一帶的遼軍。1124年正月,金太宗為瞭聯合西夏滅遼,把下寨以北、陰山以南的遼地割給西夏。西夏則改對金朝稱藩。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遼朝亡。而耶律大石率軍西行,於西域建立西遼。

金朝在滅遼朝後,即有意南下滅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變中的遼將張覺違反宋金雙方前議為由,於1125年發動金滅宋之戰。他派勃極烈完顏斜也(完顏杲)為都元帥,分兵兩路從山西、河北南下,最後會師北宋首都開封。在宋將李綱死守開封的情況下,雙方宣佈議和。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毀約為由,再派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兵分二路攻破開封,於隔年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女真人從建國,到消滅兩個建立百年以上的國傢,隻用瞭12年的時間,這在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

宋康王趙構因機運逃過一劫,並於宋朝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重建宋朝,是為宋高宗,史稱南宋。而此時金朝為瞭統治廣大新占領的漢地,先後建立張楚與劉齊等傀儡國以統治之,並且多次派完顏宗弼等金將率軍南征南逃江南的宋高宗。然而南宋在宋將嶽飛、韓世忠與張浚的努力下,屢次使南宋轉危為安。1130年,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金朝並迫使西夏、高麗等國臣服以稱霸東亞。

1135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孫子完顏亶即位,即金熙宗。當時輔佐金廷的一些功臣被稱為衍慶功臣,他們主要分成主戰派與主和派。金熙宗於1137年廢除劉齊,而後聽從主和派完顏撻懶(完顏昌)的建議與南宋主和派宋高宗與秦檜議和。由於割讓河南、陜西地讓主戰派完顏宗弼不滿,1140年讓完顏宗弼率軍攻下河南、陜西地。隔年完顏宗弼再度南征,但被嶽飛與劉錡擊敗,嶽飛於郾城之戰後再度北伐逼近汴京。最後完顏宗弼與南宋主和派和談,並且在嶽飛被誣陷下獄後簽訂《紹興和議》,至此金宋邊界完全確定。

金熙宗自幼受漢文化薰陶,登基後與完顏宗弼推動漢制改革,並且重用漢人。隔年派衍慶功臣的完顏宗磐、完顏宗幹和完顏宗翰三人共同總管政府機構,“並領三省事”。金朝官制此時基本漢化,建立以尚書省為中心的三省制。金熙宗受衍慶功臣與皇後的控制,本人被過度壓抑,後期不理朝政,濫殺無辜,最後於1150年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顏亮所殺,完顏亮稱帝,史稱海陵王。金帝完顏亮為瞭攻伐南宋以統一中國地區,推行許多措施:他將首都遷至燕京,是為中都(今北京),並且有意南遷汴京(今河南開封);將行政區劃重新劃分成十四路以便於管理;把駐紮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阿什河街道白城村)屬於金太宗、衍慶功臣的完顏宗幹與完顏宗翰管轄下的軍隊歸金廷管制,為金朝的中央集權制打下基礎。然而金帝完顏亮對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後代差不多全被完顏亮殺盡;並且耗費巨資,不顧部分大臣的反對,執意南征。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劃國界,意在尋釁,南宋也開始積極備戰。

隔年金帝完顏亮率大軍由汴京兵分四路南征。東面軍分成海路跟陸路兩股,陸路軍由金帝完顏亮親自率領,自宿州(今安徽宿州)渡過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海路水軍則直攻臨安(今浙江杭州)。西路分別自關中、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一帶。金東路軍渡淮水,攻陷和州準備渡江。然而東路水軍在膠西(今山東省膠州市)被宋將李寶的水軍殲滅。同時間西北契丹族叛變,鎮守東京遼陽府的葛王完顏雍自立為帝,並移居燕京(今北京),即金世宗。金帝完顏亮遇到此情形仍然執著渡江,但是先遣部隊在采石之戰被宋將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毀。金帝完顏亮意圖移師揚州強渡長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對,最後他們發動兵變殺死金帝完顏亮。宋軍趁機收復淮南地區,此後金朝不再有滅宋之舉。1161年金世宗舉兵昭告金帝完顏亮罪過,率軍統一華北,並且停止南征滅宋之舉。然而宋金的戰爭並沒有終止,1162年他以南宋不願稱臣為由,派主將仆散忠義進駐汴京、紇石烈志寧鎮守前線,準備奪回淮南地區。此時南宋宋孝宗意圖收復失地,派主將張浚率領李顯忠、邵弘淵率軍北伐,史稱隆興北伐。宋軍陸續收復淮北各地,但於符離之戰被紇石烈志寧擊潰而止。而後南宋主和派抬頭,於1164年金軍再度南征之際求和,兩國於年底簽定合約,雙方平等對待,金朝獲得歲幣。內政方面,金世宗本身十分樸素,采取中庸穩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學,使金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瞭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史稱大定之治。

金世宗除瞭抵禦南宋北伐,還出兵威震西夏、高麗,使這兩國臣服金朝,被金史稱為小堯舜。1189年金世宗死後,由於太子完顏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兒子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金章宗前期的政治漢化甚深,文化十分發達,史稱明昌之治。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急劇由盛轉衰。南宋權臣韓侂胄見金朝國勢衰退,命吳璘之孫吳曦管理蜀地,準備北伐,而金廷也派樸散揆坐鎮汴京,抵禦宋軍。1206年韓侂胄發動開禧北伐,宋軍一度收復淮北地區,但是鎮守蜀地的吳曦投降金朝。八月樸散揆率軍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長江,並且圍攻襄陽。隔年吳曦被殺,四川復歸南宋,至此雙方有意議和。韓侂胄最後在金朝與南宋的要求下被殺,雙方於1208年議和,史稱嘉定和議。1208年金章宗去逝,由於他的六個兒子都在三歲前夭折,李元妃立章宗叔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是為金後廢帝。完顏永濟繼位後立即清除李元妃等外戚勢力,然而他本身昏庸且任用錯人,加上金朝國力衰退混亂,面對蒙古入侵時無力反抗。1206年,蒙古部成吉思汗統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國。當時蒙古對金朝保持嚴重的敵意,有意脫離金朝控制,而成吉思汗也知道完顏永濟是個無能之輩,認為這是攻滅金朝的好時機。成吉思汗先攻打西夏以拆散金夏同盟,避免在伐金時被其牽制。當時西夏向金朝求援,金帝完顏永濟以鄰國遭攻打為樂而坐視不救,最後西夏向蒙古臣服,並且轉為附蒙伐金。消除後顧之憂後,成吉思汗於1210年與金朝斷交。隔年發動蒙金戰爭,於野狐嶺(位於河北省張傢口張北縣與萬全區交界處)大破丞相完顏承裕與將領獨吉思忠率領的四十萬金軍,金帝完顏永濟將丞相換成擅長謀略的徒單鎰。蒙古軍隨後攻入華北並四處掠奪,最後包圍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因中都城堅而撤。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南征金朝,一度包圍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東北叛金附蒙,並在迪吉腦兒(今遼寧昌圖附近)擊敗金兵,蒙古軍再次逼近中都。1213年將領胡沙虎(紇石烈執中)殺金帝完顏永濟, 擁立金章宗的庶兄完顏珣繼位,是為金宣宗。1213年金宣宗繼位之初,胡沙虎(紇石烈執中)執金朝大權。胡沙虎(紇石烈執中)威脅中都守將術虎高琪作戰不力,最後反被其所殺。同年秋成吉思汗兵分三路攻金,他派皇子術赤經略山西、皇弟合撒兒往河北,他與幼子拖雷往山東發展,金朝隻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失。隔年金宣宗求和,獻黃金與岐國公主與成吉思汗,蒙金和議達成。

在蒙軍撤退後,金宣宗不顧徒單鎰等大臣的反對,與術虎高琪一起,於1214年遷都南京汴京(今河南開封),僅派太子鎮守中都。此舉引發河北軍民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帝南遷為由,再度率軍攻陷中都,至此占領河北地區。同年十月,蒲鮮萬奴在遼東自立,建東真國。此時金朝龍興之地遼東被蒲鮮萬奴與耶律留哥瓜分,山東與河北一帶都是民變的紅襖軍,金廷隻能控制河南、淮北與關中一帶。當時河患泛濫成災,黃河自從金室南遷後改道,流向東南。河患的范圍非常廣泛。金宣宗南遷之後國勢益弱,蒙古已經取代金朝稱霸東亞,由於成吉思汗與花剌子模發生糾紛而發動西征,他派木華黎統領漢地,封為“太師國王”,持續威脅金朝,金朝至此終於得以喘息。雖然金宣宗想要重振金朝,但無雄才大略,且又猜忌成性,政治上並無起色。

1219年,太原失守,金廷建立河北九公,封立王福、移剌眾傢奴、武仙等九人為公,賜號“宣力忠臣”,打算以之堅守國土,但仍然無濟於事。金宣宗任用術虎高琪,他們苛刻成性,接連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擴張領土,並且持續抗擊蒙古。此時金朝內政不良,軍力已衰,經過多次戰爭後又使金朝處於四面楚歌的局勢。1219年術虎高琪被金宣宗殺死,戰事直到金宣宗駕崩以後才平息。1224年金宣宗去逝,由於其長子早逝,故由三子完顏守緒繼位,即金哀宗。

金哀宗即位後,鼓勵農業生產,與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屬中央的忠孝軍,任用完顏陳和尚(完顏彝)等抗蒙名將,於1228年大昌原(今甘肅省寧縣太昌鄉)擊潰蒙古軍。而後金軍收復瞭不少土地,讓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國西夏因為之前的戰爭使得國力衰落,最後在1227年被西征回來的蒙古所滅。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其三子窩闊臺繼位,是為元太宗。此後蒙古再度對付金朝,1230年窩闊臺汗發動三路伐金,窩闊臺汗率大軍渡黃河直攻汴京,斡陳那顏率東路軍走濟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軍自漢中借宋道沿漢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顏合達(完顏瞻)、移剌蒲阿率大軍阻擊於鄧州。此時窩闊臺汗率大軍渡河,並派速不臺攻汴京。而完顏合達(完顏瞻)急率軍北援汴京,與拖雷率領的蒙軍於三峰山(今河南禹州)發生三峰山遭遇戰,金軍精銳潰敗,名將張惠、完顏合達(完顏瞻)、完顏陳和尚(完顏彝)與移剌蒲阿先後戰死、被俘殺。蒙軍圍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後金廷殺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圍攻汴京。金哀宗堅持至年底放棄汴京,遷都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將崔立降蒙。蒙將史天澤一路緊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軍約宋將孟拱、江海率軍聯合圍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願當亡國之君,將皇位傳給統帥完顏承麟,是為金末帝。此時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殺,末帝死於亂軍中,金朝覆亡。當時南宋再次上演拆掉自己長城的事情,和蒙古人南北夾攻滅金。

金朝西與西夏、蒙古等接壤,南與南宋對峙。共傳十帝,享國119年,也與南宋對峙瞭一百多年。金朝鼎盛時期疆域包括東北、華北、關中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南至大散關至淮河一線,與南宋對峙;西北與西夏並立;東北地區達外興安嶺,東臨日本海。金朝初期采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制。軍事上采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

十二、蒙古(12世紀至今)

蒙古族是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由鮮卑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佈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曾經作為柔然手下的兩個小部落乞顏部落和涅古思部落被滅族時,隻逃出兩男兩女,他們逃到外興安嶺以南的地方休養生息,後來竟然也發展壯大起來,他們建立起新的部落—蒙兀室韋,蒙兀室韋也就是現在的蒙古,蒙兀室韋在突厥語中的發音叫韃靼,又稱黑韃靼(這是宋遼時期黑他們的意思),當時漢化程度較高的被稱為白韃靼或者熟韃靼,漢化程度低的叫黑韃靼或生韃靼,此時蒙兀室韋的當傢人就是鐵木真的爺爺,他建立瞭蒙兀國,也就是蒙古帝國的早期雛形。蒙古諸部中,東蒙古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傢族的嫡系後裔。韃靼,亦稱達怛、達怛、達靼、達達、塔塔爾等,本是居住在呼倫貝爾地區的蒙古語族部落之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突厥亡後,逐漸發展成強大部落,首領稱汗。在宋人文獻中,往往將蒙古高原各部概稱為韃靼,又就其離漢地的遠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區別為黑韃靼(指蒙古諸部)、白韃靼(指汪古部)、生韃靼。成吉思汗統一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為蒙古所滅,諸部遊牧民均被編入各千戶,遂統稱為蒙古人,形成蒙古民族共同體。西方通常把蒙古泛稱為韃靼。現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現有韃靼斯坦共和國,首都喀山,是俄羅斯聯邦的聯邦主體之一。

蒙古族最早的記錄見於唐朝,在《舊唐書》稱為“蒙兀室韋”,蒙古有永恒之火等意思,在古代蒙古語中,也有質樸的意思。蒙古室韋最初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以南地區,通過吞並其他部落,不斷發展壯大,在12世紀的時候,已經發展成部落眾多、人口繁盛的蒙古民族。包括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而成吉思汗屬於乞顏部落的一個分支。這時候的蒙古族人,還是像其他的草原民族一樣,是松散的部落聯盟體制,而且內部還勢力分散,相互征伐不休。可能也正是因為成吉思汗自小受到瞭這種內部權力鬥爭的嚴重的傷害,才有後來其他征服和屠殺部落統治傢族和貴族的政策。隻有通過這種方式的融合,才能真正整合草原的力量,減少內部的紛爭。

蒙古帝國又稱蒙古汗國 ,是後世學者對13世紀蒙古人所建政權的稱呼。狹義上的帝國指的是作為統一體存在的蒙古帝國(1206年-1259年或1260年)。廣義上的蒙古帝國還包括瞭蒙古帝國分裂後的元朝和四大汗國(即術赤[欽察]、察合臺、窩闊臺、旭烈兀[伊利]四大兀魯思),時間范圍大體從1206年到元朝、四大汗國滅亡。蒙古乞顏部首領孛兒隻斤·鐵木真於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大蒙古國建立後,成吉思汗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窩闊臺、蒙哥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被認為是蒙古帝國走向崩解的標志性事件)時,蒙古帝國已占據包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等在內的遼闊亞歐大陸地域。蒙哥死後,帝國有效的統一局面告終,逐漸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他們各自統治。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出自“黃金傢族”,在分裂早期仍奉元朝皇帝為宗主。14至16世紀間,四大汗國在當地人民的反抗鬥爭及相互兼並的戰爭中先後滅亡。四大汗國中最先滅亡的是窩闊臺汗國。海都於1301年去世後,窩闊臺汗國開始走下坡路,其領土不久後被元朝和察合臺汗國所瓜分,窩闊臺汗國遂滅亡。而伊兒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則均在14世紀走向分裂,最終被帖木兒所滅。最後一個滅亡的是金帳汗國,其統治俄羅斯等地長達兩個多世紀,俄羅斯直到1480年才擺脫蒙古人的統治獨立。其後,金帳汗國分裂為幾個小汗國,最終都被俄國所吞並。

忽必烈死後,大元帝國內部互相廝殺,國力急劇下降。1368年,朱元璋軍攻占大都,推翻元朝統治。順帝奔走塞外,仍稱元朝,史稱“北元”,至1402年覆滅。不久北元分裂成東西蒙古兩部,東蒙古遊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裔,被視為蒙古的正統,叫韃靼;西蒙古遊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與東蒙古有姻親關系,叫瓦剌。韃靼夾在瓦剌和明朝中間,兩頭受氣,後來分裂成數個部落,分別為: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科爾沁、喀爾喀。瓦剌蹦躂瞭一陣,還在土木堡之戰俘虜瞭明英宗,最後西遷分裂成:準噶爾、土爾扈特、和碩特、杜爾伯特。其中準噶爾最強,占據瞭天山南北,後來被清康熙帝給滅瞭。與此同時,被滅的大金國也死灰復燃,建立後金政權,後改名大清,女真人也就是現在的滿族人。

十三、後金(滿族,11世紀-19世紀)

女真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唐時寫作靺鞨。初有數十部,後逐漸發展為七大部,主要分佈在今松花江和黑龍江一帶。其中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強大。靺鞨各部發展水平不一,大多以射獵為生,鑿土穴而居。南部的粟末部較為先進,種植粟、麥、穄等作物,養豬、馬,以米釀酒,以豬皮為衣。最北方的黑水部使用鐵器。7世紀初,粟末諸部役屬於高句驪(朝鮮半島政權)。公元725年,唐在黑水靺鞨地區置黑水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粟末靺鞨於公元698年曾建立振國(後改稱渤海),其首領大祚榮於唐開元元年(713)受封為渤海郡王。此後轄區即以渤海為號。公元926年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滅,改稱東丹。10世紀後改稱女真。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1234年,金亡於蒙古。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於1387年派大將馮勝出征海西,海西地區守將投降,從此,通往遼東之路打開。女真人正式被納入明朝的統治范圍。朱元璋先是將女真人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明也稱野人女真)。然後又實施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女真地區設立多大300多個衛、24所、7個站等管理機構,並任命部落首領擔任不同的衛所指揮使。後來一些主要的部落首領指揮使還跟隨朱棣等出征蒙古,並立下戰功。這些部落首領也因為得到朝廷的賞賜和封號後,吸引更多的部落加入和歸附,從而發展的更快更強大。

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特別是土木堡之變,女真人看到明朝的虛弱和自己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後的強大,開始疏離明朝。明朝感覺到女真人的強大和異動,也開始改變政策,加強對女真人的控制和遷徙,雙方的矛盾增加。再加上女真內部因為失去明朝的統治壓力後,開始爭奪民族的控制權,相互之間戰爭頻發。從而整個女真內部及與明朝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混亂,明朝廷也無所適從,隻能任由其不斷發展壯大。在這過程中,覺昌安、塔克世兩人帶明軍攻打女真,最後反而在亂戰中被殺死。而這一件事情,成為瞭改變歷史的拐點,也是女真人再次崛起的燃點。這兩個人就是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在聽聞兩人被殺的噩耗後,努爾哈赤原本想在各個部落借兵去報仇。不管親人是在怎麼死的,帳隻能算到明軍頭上瞭。努爾哈赤第一次借兵不成,最後隻能上書明朝官員,指責明軍殺死瞭他的父親和祖父。但明朝官員顯然無法追究這這件事情,反而支持另外一個部落,打壓努爾哈赤,甚至要求努爾哈赤歸附。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下,努爾哈赤的族人紛紛背叛,加入明朝支持的部落首領尼堪外蘭的一方。最後努爾哈赤隻能逃亡,在這種逼迫下,後來才有瞭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的故事,開始瞭他的傳奇崛起之路。

從1583年到1588年5年時間,努爾哈赤統一瞭建州女真。以建州女真部落為基礎,從1591年開始,努爾哈赤陸續吞並海西女真、東海女真,逐漸征服整個女真族。1615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為瞭和完顏阿骨打的大金區分開,這個大金被歷史學者們稱之為後金。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八旗制度,也參考瞭大金國猛安謀克制度。1618年,努爾哈赤打出7大恨檄文,開始反擊明朝。1626年,努爾哈赤在戰場上受傷,不治身亡,由其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繼續攻擊明朝。並在1635年將女真改為滿洲,從此自稱滿族。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在吳三桂的合作下,女真軍隊進入山海關,攻入北京城入主中原,從此明朝基本滅亡。女真人繼蒙古人之後,成為第二個統治整個中國的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