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運營商相繼宣佈暫停辦理eSIM服務。此前,運營商均對eSIM采取瞭擁抱的態度,為智能手表等設備提供瞭便捷的接入服務。那麼,為何如今這項服務又被“喊停”呢?
eSIM是個啥?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演化,其中的SIM卡一直在進化,體積面積越來越小,以至於大傢都認定未來實體SIM卡將消失,也就是eSIM變成主流。
eSIM是嵌入式SIM卡的縮寫,也稱為虛擬SIM卡或軟SIM卡。與傳統的實體SIM卡不同,eSIM是一種存儲在設備內部的芯片,用於管理和存儲移動網絡運營商的身份信息。
與傳統SIM卡相比,eSIM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便捷性。eSIM的集成設計節省瞭手機內部空間,也為用戶減少更換手機卡等繁雜工作,提升瞭移動通信服務的效率和綠色環保能力。
同時,智能手機采用eSIM,會提高終端產品在外觀、便攜、防水防塵等方面的品質,也有利於實現業務即通即用的互聯網化體驗,節省用戶辦理時長,有效提升數字化水平和服務質量,尤其是5G發展的重要作用。
為何被“喊停”?
運營商暫停eSIM業務可能是因為安全問題。eSIM依靠遠程管理平臺,有可能被黑客入侵或感染病毒,信息也容易被竊聽或幹擾。同時,終端eSIM管理應用,同樣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受損的都隻是用戶和運營商,作為主導方的手機廠商卻可以完全置身事外。
不過,eSIM從部分試點到三運營商獲批全國推廣,不僅通過瞭行業主管部門的嚴格驗證與監管,並且對於“履行國傢和行業主管部門網絡與數據安全的有關要求”“有效防范網絡與信息安全風險”有瞭周密的管理制度保障才得以開展的。對於運營商暫停eSIM手表一號多終端業務,eSIM技術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而問題更大概率是出現在運營商身上。
一方面是運營商自建的eSIM管理平臺技術不過關,被不法分子找到瞭漏洞,從而出現瞭通過將eSIM轉化為實體卡,非法竊取運營商流量資源的現象。另一方面,也不乏運營商有內部人員與分銷渠道商相勾結,違反工信部“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僅限開通數據業務和與之相關的定向話音、定向短信業務”的規定,將資費便宜的物聯網eSIM面向手機用戶進行銷售以牟利。
再加之,由於市場不成熟,不同地區或運營商對eSIM的支持程度不一致,導致服務不穩定和用戶體驗下降。三大運營商可能出於自身發展戰略和商業利益的考慮,對eSIM業務進行調整和暫停。
相較於傳統的實體SIM卡,eSIM在成本、性能、管理方面有著全面優勢,代表通信業鑒權技術迭代進步的eSIM,無疑是推動我國移動物聯網行業發展的重要技術能力之一。目前,eSIM技術已經應用到車聯網、共享單車、智慧物流、無人機、可穿戴設備和醫療保健設備等眾多領域。
一項技術,從研發到應用,到普遍應用,往往需要很長的周期。運營商如果因為一些個別情況就暫停eSIM業務,無疑是因噎廢食;同時又不對原因加以解釋,而任由輿論將“不安全”的標簽貼在eSIM技術身上,更無疑會對eSIM技術未來推廣應用造成阻礙,甚至影響萬物互聯願景的實現進程,則更為得不償失!所以,為推動eSIM的健康發展,希望運營商們自查自糾盡快恢復eSIM相關業務,還用戶以便利!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