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同事問數藝君國慶安排去哪玩,

巴厘島?馬爾代夫?還是普吉島?

數藝君摸瞭摸口袋,

好像隻能傢裡蹲吧……

在朋友圈裡,默默觀賞攝影大賽!

足不出戶看遍世界,

各式美景盡收眼底,

不過,這裡有個知識點,

那些制霸朋友圈的照片,

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答案是: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門旅行時拍攝重要,但要拍出好照片,

一定要瞭解手中的器材,

並對攝影基礎知識有足夠的理解,

這樣才能在最佳拍攝時機出現時,

可以輕易地調整好相機,拍出好照片。

接下來,就讓數藝君給大傢分析一波攝影器材的對比和拍攝技巧,國慶出遊,記得帶對器材哦~

各類數碼相機及手機的優缺點

隨著數碼相機的急速發展,相機的價格越來越低廉,操作設置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讓我們進入瞭“全民攝影”時代,但是不同類型和型號的相機越來越多,很容易就讓人面臨選擇困難。最貴的器材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所以我們以旅行者的角度,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不同類型相機的優缺點。

“長槍短炮”兩相宜——數碼單反相機

便攜性:較差

易用性:一般

可靠性:高

優點:適合各種類型鏡頭,畫質好

缺點:體積較大,重量較重,攜帶不便

多年的發展,使數碼單反相機在技術上非常成熟,一直以來都是大傢選購相機時的首要選擇。主要優點是機身體積相對比較大,普遍擁有較為舒適的手柄,安裝較重的超廣角鏡頭或體積較大的長焦鏡頭,整體上會比較均衡,拿起來也不會覺得特別難受。而且機身比較厚實,用起來也比較結實、耐用。數碼單反相機的畫質普遍比較好,非常適合對攝影有一定要求的旅行者。

但數碼單反相機的缺點也很明顯,又大又重的機身和鏡頭,旅程中要一直背著,使體力消耗很大。這些攝影器材對於女性旅行者和喜歡徒步、登山的旅行者,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這對女性旅行者來說,更是不能承受之重。較大的機身和鏡頭,對背包的大小和舒適度也有一定要求。另外,某些較為封閉的國傢和地區,對使用大相機的人會較為警惕,因此這類相機對人文類攝影有一定影響。

數碼單反相機比較適合對大型鏡頭有需求的攝影愛好者,以及對自己體力有信心的旅行者。

輕便、畫質兩不誤——微型單鏡相機

便攜性:較高

易用性:較高

可靠性:一般

優點:輕便與高畫質的最佳平衡,操作較為簡單

缺點:不適合大型鏡頭,可靠性一般

微型單鏡相機是近年來的熱門產品,就好像將一臺數碼單反相機縮小瞭一樣,擁有不輸於數碼單反相機的畫質,其便攜性可以與小型相機媲美,是大多數旅行者的首選設備。微型單鏡相機的主要優點是便攜,一個隨身小包已經足夠放下整套相機。較輕的重量,就算掛在身上一天也不容易累,而且小機身不引人註目,旅行時隨拍比較輕松。

微型單鏡相機的缺點是整體比較緊湊,如果磕碰則較容易損壞;電池容量較小,出去一天需要多備幾塊電池。雖然微型單鏡相機也有相對應的大型長焦鏡頭,但是小機身接上大鏡頭會不協調,拿起來也不舒服。

微型單鏡相機比較適合對大型鏡頭或長焦鏡頭需求不多的旅行者,也適合對相機重量比較在意的旅行者。

輕裝上陣——卡片相機

便攜性:高

易用性:高

可靠性:一般

優點:便攜,可以放進衣服口袋

缺點:畫質一般,功能相對較少

如果不想使旅途中的拍照器材成為負擔,那麼小型的卡片相機是不二之選。體積小、便攜,是這類相機的特點,否則就算是微型單鏡相機,加上鏡頭,整體上也比較大,所以仍然需要掛在脖子上,或者裝在隨身包裡。卡片相機就可以直接放在上衣口袋裡,看見想拍的東西,隨手從口袋裡拿出來就能拍,就算是一直拿在手上,也不會覺得累。

當然,這類相機的缺點也很明顯,超輕薄的機身意味著隻能為畫質妥協,所以卡片相機的畫質和單反或微型單鏡相機是有本質差別的。

卡片相機比較符合“輕攝影”理念,適合對負重較為在意的旅行者,或拍照是以簡單記錄為主的旅行者。

不是相機,更勝相機——手機

便攜性:極高

易用性:極高

可靠性:一般

優點:隨身必帶品,操作簡單

缺點:畫質相對較差,可操控性不高

如今,幾乎人手一部手機,而且隨著技術進步,高端手機越來越註重拍照功能,畫質堪比卡片相機。

手機可以說是攜帶起來幾乎無負擔的攝影器材,在旅途中的任何情況下,在街上,在車裡,在餐館內,遇見想拍的景物,拿起手機就能拍。在一些非常安靜的場合,手機能實現無聲拍攝。特別是抓拍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時,被拍的人都不知道你在拍他(她),所以可以記錄人物最自然的表現。手機還有很多特別的拍攝濾鏡和後期軟件,可玩性非常高。

目前,手機的缺點是畫質與相機的有差距,特別是拍攝風光或夜景,畫質的差距就更大瞭。而且手機內置拍攝軟件大多數是全自動式的,如果想要自己控制各種曝光參數,就需要另外安裝一些手動拍攝軟件,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長槍”還是“短炮”,這是個問題

然而初學攝影者,大多會有一個疑問:看著眼前漂亮的景色,想用相機完美地記錄下來,或者想在這麼漂亮的環境下和旅伴拍一張漂亮的人像照,究竟用什麼鏡頭來拍攝好呢?長焦還是廣角?下面,數藝君簡單講解不同鏡頭的主要用途和特點。

標準鏡頭(50mm)

一般將焦距為50mm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其主要特點是,利用50mm鏡頭取景,與人眼直接觀看景物的大小比例最相近。如果希望拍攝出來的照片令人感覺平實,有記錄感,用50mm鏡頭拍就比較適合。因為這種鏡頭拍攝出來的照片變形較少,所以也很適合拍攝半身或全身人像。幾乎可以說是萬能型的焦段。但需要註意,50mm鏡頭邊緣會有部分的畸變,所以不適合拍攝頭部或面部特寫。

小廣角鏡頭(35mm)

35mm鏡頭比50mm標準鏡頭的視角更寬一點兒,主要特點是拍攝的畫面與人眼看到的范圍比較接近,所以非常適合拍攝人文紀實類題材。用35mm鏡頭拍攝,幾乎可以說拍到的景物就是眼睛看到的。35mm鏡頭同時也適合拍攝全身和半身人像。但需要註意,使用這個焦距及以下的鏡頭進行拍攝,畫面邊緣的物體會出現較明顯的畸變,所以不建議拍攝胸部以上的人像特寫,否則會出現較明顯的面部變形。

廣角鏡頭(28mm、24mm)

焦距為35mm~24mm的鏡頭稱為廣角鏡頭,特點是拍攝的畫面范圍比人眼看到的更寬廣,所以會令人感覺畫面比較開闊,適合拍攝城市建築風景照和背景占比例比較多的人像照片。如果需要用廣角鏡頭拍攝人物特寫,應控制在腰部以上的位置,避免靠得太近拍攝。

超廣角鏡頭(24mm以下)

焦距小於24mm的鏡頭稱為超廣角鏡頭,特點是拍攝的畫面范圍非常寬廣,容易拍出氣勢宏大的作品。所以照片很有沖擊力,很有“大片”的感覺,特別適合拍攝大型建築物及大片的風景。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的邊緣變形非常明顯,所以拍攝時需要細微調整相機的高度和拍攝位置,否則拍出來的東西容易出現明顯的變形,而影響畫面觀感。超廣角鏡頭“近大遠小”的情況突出,所以並不適合拍攝半身人像,反而非常適合拍攝全身人像,會使站在景物前的人變得特別突出。

長焦鏡頭(50~300mm)

焦距大於50mm的鏡頭稱為長焦鏡頭,特點是可以將遠處的景物拉近,拍攝出的各種物體的距離感較弱,而且背景虛化比較明顯。適合拍攝遠處的風景或廣闊風景的局部,也適合拍攝人物特寫和半身人像。需要註意的是,長焦鏡頭一般拍攝的距離較遠,空氣中的灰塵對畫面的影響比較明顯,在灰塵較多的環境中使用長焦鏡頭,會明顯感覺拍攝出的畫面灰蒙蒙的。如果要拍攝遠處風景,最好選擇空氣質量較佳的天氣或地區。另外,超過135mm的焦距會有較明顯的空間壓縮,所以不適合用來拍攝人物臉部特寫,否則會使拍出來的人臉缺乏立體感。

超長焦鏡頭(300mm以上)

焦距大於300mm的鏡頭稱為超長焦鏡頭,特點是可以拍攝非常遠的景物,主要用於拍攝野生動物或體育賽事。但該類鏡頭普遍比較昂貴,而且體積大,使用不方便。除非確實有必要,否則不建議在旅途中攜帶。

你必須掌握的攝影基礎知識

在剛剛買到相機後,有的人會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下面,對一些必要的攝影基礎知識做簡單介紹。

在講解前,有兩點需要大傢註意。

(1)以下所說的基礎知識,沒有特指哪一個品牌或型號的相機,事實上所有相機的操作都是大同小異的。

(2)熟讀產品說明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大部分日常拍攝的小問題都有詳細說明。以下講解的內容並不能

完全替代產品說明書。

曝光——決定照片的亮度

初學攝影者經常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拍出來的照片不是一片白色的,就是黑乎乎的呢?”答案就是拍照的第一個基礎知識——曝光。一張照片的亮度,主要是由快門速度、光圈和感光度這3個因素決定的,它們稱為“曝光三要素”。

1. 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光線進入相機曝光的時間,從幾千分之一秒到幾十秒不等。如果將光線比作水流,快門就好像水龍頭一樣,快門速度就等於打開水龍頭,使水流出來的時間。時間越長,水流得就越多,相反就越少。因此,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越快,進入的光線就越少,拍出來的照片就越暗;快門速度越慢,照片就越亮。

快門速度在相機顯示屏上的顯示方式(圖中為佳能相機顯示屏上的顯示內容):一般使用相機上的滾輪來控制快門速度(前/後滾輪),滾輪往左轉提高快門速度,往右轉降低快門速度。

在相機顯示屏上,快門速度由快到慢表示如下。

快門速度除瞭控制照片的亮度,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控制運動的物體在照片中記錄的方式。快門速度越快,運動的物體在照片中就越清晰;快門速度越慢,運動的物體在照片中就越模糊。所以在拍攝運動速度比較快的主體時,要註意提高快門速度。

下面,以兩個例子來說明快門速度對畫面的影響,在後面的內容中有更多相關實例。

快門速度為1/20s,利用慢速快門表現列車行進中的動感,更加突出扶著列車扶手的人。(印度,德裡火車站)

快門速度為1/6400s,利用快速快門抓拍飛行中的海鷗。(西班牙,巴塞羅那)

2. 光圈

光圈,就是相機的鏡頭裡面控制光線通過鏡頭進入相機內曝光的光量的裝置。同樣將光線比作水流,光圈大小就好像是水龍頭打開的大小一樣,水龍頭打開得越大,水流量越大,相反則水流量越小。因此,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畫面越亮;光圈越小,畫面越暗。

光圈除瞭控制照片的亮度,還用來控制畫面的景深。所謂景深,就是畫面中不同距離的物體的清晰和模糊的效果。將拍攝對象拍得清晰,其他景物虛化的效果叫作淺景深。將拍攝對象和其他景物都拍得清晰,叫作深景深。

光圈大小在相機顯示屏上的顯示方式(圖中為佳能相機顯示屏上的顯示內容):一般使用相機上的滾輪(前/後滾輪)來控制光圈大小。滾輪越往左轉則光圈越小,越往右轉則光圈越大。

光圈大小數值以F值來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由下圖可以瞭解不同F值對應的光圈大小,以及不同大小的光圈所對應的景深。

下面,以兩個例子來說明光圈大小對畫面景深的影響。

利用f/2.8大光圈的淺景深,將主體的非洲菊在花叢中凸顯出來。(西班牙,特內裡費)

利用f/8.0小光圈的深景深,使風景照的前景和背景都足夠清晰。(捷克,克洛姆羅夫)

3. 感光度

感光度就是大傢常說的ISO,代表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其他參數相同的情況下,ISO數值越高,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就越高,畫面就越亮;ISO數值越低,畫面就越暗。同時,ISO數值越高,畫面的噪點(彩色雜點)就越多,畫面就越粗糙;ISO數值越低,畫面就越細膩。

ISO數值在相機顯示屏上的顯示方式(圖中為佳能相機顯示屏上的顯示內容):相機上一般設有專用的ISO按鈕或菜單選項,再配合滾輪調整ISO的數值,同樣是滾輪越往左轉ISO越高,越往右轉ISO越低。

感光度講解起來比較簡單,通過以下兩張不同ISO數值的照片就能很清楚地看出差別。

ISO 1600

利用數值1600的高ISO拍攝,照片放大後較暗的部分明顯已經沒有細節,比較模糊,並且顏色比較灰暗。

ISO 200

利用數值200的低ISO拍攝,照片放大後仍然非常細膩,連人物雕塑上微小的表情也可以看清楚,而且照片的顏色很亮麗。

所以在日常使用時,應盡量使用較低的ISO,以保證照片的色彩和細膩度。但有時會因為光線條件較差或需要更多地保留環境光線效果而提高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