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舊稱歸綏,內蒙古自治區轄地級市、首府,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內蒙古自治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我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市共轄4個市轄區、4個縣和1個旗,總面積1.72萬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千米。 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121.4億元,2021年末常住人口349.6萬。亞歐大陸內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聯接黃河經濟帶、亞歐大陸橋、環渤海經濟區域的重要橋梁,也是中國向蒙古國、俄羅斯開放的重要沿邊開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國傢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並後,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並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還是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國傢森林城市、國傢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乳都”。2018年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2019年10月23日,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陰山一帶遠古人類活動,有悠久歷史。文明起源於大窯文化,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千米,在1973年發現並發掘。該遺址包括瞭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傢互市之地,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
西漢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瞭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塔利村(舊稱“塔佈陀羅亥”,蒙古語譯音)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龍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區設立瞭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公元12世紀初,女真滅遼建金,呼和浩特仍稱豐州,是當時的軍事重鎮,也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後,豐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元人劉秉忠詩曰:“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平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裊過豐州”,寫的就是當時的熱鬧景象。
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興,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往嶺北地區,明朝在漠南地區先後設置瞭衛所40多處,分別為十三大塞王轄區,當時呼和浩特屬晉王轄區,為東勝衛所在地。並命朱棣惠妃的父親皇親把都帖木兒鎮守塔灘。土木堡之變英宗復辟後河套無人駐守,韃靼在天順年間(1457-1464)開始有規模地進入河套,1572年(明隆慶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瞭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
1581年(明萬歷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裡正式築城,城墻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漢蒙在這裡互市友好。
清初,三娘子城焚毀。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瞭一道外城,包圍瞭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
1914年建立綏遠特別區,綏遠都統駐歸綏。
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綏遠地區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後隸屬晉綏軍區塞北軍分區,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經過努力,不斷發展壯大,對歸綏城形成包圍之勢,1945年8月中國晉綏軍區部隊曾攻入歸綏城內,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
1949年9月19日,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將領董其武,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率部起義,綏遠省及省會歸綏獲得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歸綏。
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內蒙古人民政府、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會、綏遠軍政委員會、綏遠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歸綏市聯合召開擴大會議,綏遠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時撤銷,原綏遠省轄區並入內蒙古自治區,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同時,從1954年4月25日起,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1960年原屬烏蘭察佈盟的土默特旗(駐察素齊)劃歸呼和浩特市領導。
1963年將土默特旗劃歸烏蘭察佈盟。
1970年烏蘭察佈盟所屬土默特左旗(駐察素齊)、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
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批準將烏蘭察佈盟的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1996年5月18日,國務院批準將烏蘭察佈盟的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2000年5月14日,國務院批準調整呼和浩特市市轄區行政區劃,郊區更名為賽罕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呼和浩特轄4個市轄區(回民區、玉泉區、新城區、賽罕區)、4縣(托克托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和林格爾縣)、1旗(土默特左旗)。
①新城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東北部。始建於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是由清代建造的"綏遠城"俗稱"新城"而得名。全區總面積700平方公裡 ,其中,城區55平方公裡,農區和山區645平方公裡。北面和東面以大青山為分水嶺,與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和烏蘭察佈市交界,南面與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接壤,西面與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毗鄰。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城區常住人口為69.9萬人。
名勝古跡
新城區主要的名勝古跡有大窯文化遺址、古長城遺址、塔佈羅陀漢墓及塔利古城、紅山口摩崖雕刻、公主府、將軍衙署、新城鼓樓、阜安門遺址、阿王府、滿族民居、成吉思汗影視城等。
②賽罕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的市轄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東南,轄區總面積1025.2㎞²,也是呼和浩特市區中面積最大的市轄區。2012年總人口63.56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佈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名勝古跡
昭君墓—又稱"青塚",蒙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裡處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③回民區:前身為歸綏市回民自治區,成立於1950年12月19日,是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城區。回民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城區西北部,總面積200平方公裡,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裡,共有回、蒙古、漢、滿等23個民族,是一個回族聚居區。轄7個街道、1個鎮。2012年回民區總人口40萬,其中回族人口兩萬餘人。
④玉泉區: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四大城區之一。地處呼和浩特市的中部,市區的西南部。東與賽罕區相鄰,南和西與土默特左旗接壤,北與回民區毗連。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年溫差大,日溫差也大,年平均氣溫6℃左右。玉泉區轄一鎮8個街道辦事處和 1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總面積 270平方公裡,2012年人口總數38.3萬,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
⑤武川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總面積4885平方公裡。全境在北緯40°47′-41°23′、東經110°31′-111°53′之間。縣境東西長約110公裡,南北最寬約60公裡。縣境東南部和南部與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回民區和土默特左旗相連;西南和西部與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固陽縣毗鄰;北部與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四子王旗接壤;東與烏蘭察佈市卓資縣交界。
哈達門高原牧場,位於魅力青城呼和浩特境內,呼和浩特–武川舊公路27公裡處。景區集自然景觀與民族特色文化主題於一體,是距呼和浩特市區最近的,以遊牧文化為主題的遊覽勝地。主體建築達林哈爾遊牧古城,采用古代遊牧民族的行宮佈局。
⑥托克托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位於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麓、黃河上中遊分界處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地處呼、包、鄂“金三角”開發區腹地,是首府“一核雙圈一體化”戰略重點發展區。縣總面積1416.8平方公裡,2012年常住人口20萬。
⑦清水河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接地帶,地質構造屬山西臺背斜與內蒙古地軸相接之過渡帶。巖石平緩,黃土覆蓋較厚,地勢由東南向西漸次低下,平均海拔高度1373.6米;境內以山地最多,灘川地甚少,整個地形是山、川、溝相間,山巒起伏,大體分為低緩丘陵區、低山丘陵區、五陵溝壑區、土石山區和沖積平原五大類型。
旅遊景點
烏蘭木倫草原—位於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宏河鎮境內,蒙語譯為"紅色的河"。草原總占地面積近660萬平方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年平均氣溫7℃,氣候獨特,夏季涼爽,極端最高氣溫32℃。平均降雨量430㎜,植被覆蓋率85%以上。烏蘭牧倫草原占據特殊的地理位置,北距呼和浩特110公裡、西距鄂爾多斯140公裡、南距山西忻州120公裡,處於中國黃金旅遊線路–晉蒙旅遊線的節點上。國道209線從草原西側擦邊而過。
石峽口—山峽莊園位於清水河縣石峽口生態風景區中心地帶,東距山西忻州200餘公裡,南距109國道5公裡,西距清水河縣城28公裡,北距呼和浩特市130公裡。莊園東鄰石峽口水庫,西連石人背山,南依搖鈴溝生態自然保護區,北靠原5411部隊軍火庫。
⑧和林格爾縣: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轄旗縣之一。北靠呼和浩特市郊區、土默特左旗,西連托克托縣,南接清水河縣,東與涼城縣、山西省左雲縣毗鄰。面積3401平方公裡。人口18.7萬人,蒙古族0.76萬人,其他少數民族0.17萬人。轄1個鎮、16個鄉,172個行政村,791個自然村。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新民街北黨政大樓。
旅遊
白二爺沙壩—位於大紅城境內渾河南岸,是一塊面積為12萬畝的人造綠海。
南天門植物園—整個植物園占地158萬畝,這裡有古跡盛樂臺,相傳為北魏帝王的觀景臺。
盛樂百亭園—位於和林格爾縣城關鎮南山之中,占地8平方公裡。按照規化,全園分為生態觀光園、盛都宮闕、百亭園、中華錢幣壇、世紀村、民族風情園、宗教文化園、現代遊樂園等八大景區。
蒙牛工業園—-蒙牛的工業旅遊主要是參觀覽遊,以參觀和遊覽為主要旅遊形式,其中蒙牛液態奶生產線和企業文化對遊客最有吸引力,為方便遊覽,蒙牛公司專門建成全封閉遊覽通道,有專職導遊負責遊客的接待、講解和管理工作,把復雜的雪糕、冰淇淋等生產過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給遊客,使遊客在很短的時間內瞭解生產的全過程。
⑨土默特左旗:簡稱土左旗,呼和浩特市轄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之間。地理坐標為北緯40°26′-40°56′、東經110°47′-111°48′。北與武川縣接界,南臨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東與呼和浩特市區相連,西與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相鄰。全旗東西最寬87千米,南北最長55千米,總面積2712平方千米,總人口36萬人(2010年)。旗政府駐察素齊鎮,距呼和浩特市區48千米。
地處內蒙古高原,北部為山地,屬陰山山脈中段之大青山中部。屬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6.3℃,年降水量400毫米。境內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烏素河。礦藏有石棉、煤、黃金、石灰石、石墨等。
位置境域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經110°46′–112°10′,北緯40°51′–41°8‘,市區位於北緯40.48東經111.41 。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側,西與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接壤,東鄰烏蘭察佈市,南抵山西省。全市總面積17224平方公裡。地處環渤海經濟圈、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三大戰略交匯處,是聯接黃河經濟帶、亞歐大陸橋、環渤海經濟區域的重要橋梁,是中國向蒙古國、俄羅斯開放的重要沿邊開放中心城市,也是東部地區連接西北、華北的橋頭堡。同時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航空樞紐。除天津、石傢莊外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省會城市。
水文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萬立米水磨溝,流域面積1380.9平方公裡,溝長68.2公裡,年平均徑流量4972萬立米。1958年在溝口興建紅領巾水庫1座,庫容1650萬立米,灌溉面積11萬畝。哈拉沁溝,溝長55.6公裡,流域面積為708.7平方公裡,年均徑流量2622萬立米。全市河流總長度1075.8公裡,河網密度為0.177公裡/平方公裡。
方言
晉語,內蒙古西部區本地,張傢口-呼和浩特片方言,回民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的講晉語的大同-包頭片方言。
呼和浩特普通話,簡稱呼普,新城話,屬北京官話,是帶有本地話口音的普通話。
蒙古語,標準蒙古語,即內蒙古察哈爾土語,正藍旗方言。
特產
奶酪:奶酪俗稱“酪蛋子”,分生奶酪和熟奶酪兩種,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愛的一種奶食品。
呼呼爾:呼呼爾即鼻煙壺。牧民男子腰間常系著鼻煙壺,它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腦,又是一種特殊的“名片”。 鼻煙壺上面的圖飾多源於蒙古人民的生活,具有濃鬱的民族氣息和特色。
馬奶酒:馬奶酒是用鮮馬奶經過發酵變酸釀制而成的一種酒精含量隻有1.5到3度的飲料,是流行整個草原地區的傳統飲料,最早始於秦漢時代,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譽為“蒙古八珍”之一。
傳統皮襄:傳統皮襄是蒙古人日常盛酒、奶的容器。皮囊酒壺是精選內蒙古草原天然優良牛皮,全手工。技師將牛皮拋光或起毛,再經過幾十道加工工序,精雕細琢出各種圖案和各種形狀,是蒙古族牧民日用品之一。
蒙古刀:蒙古刀身一般采用優質鋼打制,長十幾厘米至數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鋼制、銀制、木制、牛角制、骨頭制等多種,表面有精美的花紋,有的還填燒琺瑯,鑲嵌寶石。
風景名勝
呼和浩特市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跡,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集散中心之一。有戰國趙、秦漢、明朝的古長城;有北魏盛樂古城遺址;有見證胡漢和親、被譽為民族團結象征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黃教寺廟大召。有清朝管轄漠南、漠北等地的將軍衙署;有現存中國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標註的天文石刻圖的金鋼座舍利寶塔;有遼代萬部華嚴經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府;有號稱“召城瑰寶”的席力圖召。境內還有哈達門高原牧場、神泉生態旅遊風景區、“塞外西湖”哈素海。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