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班分享,歡迎轉載 | 孩子會遇到的問題
最近收到瞭不少孩子的練琴視頻,發現很多孩子邊唱邊彈,但是唱得都對,彈得都錯。其實這樣的唱譜方式是不對的。
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下,我教學十幾年來,得出的最有效的 3 種唱譜方法。
分享人 | 張昊老師
但是註意,這些唱譜方法都是工具,目的是輔助孩子更有效地練琴。既然是工具,就得考慮:我們在什麼時候需要工具,工具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把這 3 種工具一一解析一下,他們是有先後順序的。
「隻唱不彈」這一步的目的,是為瞭讓孩子用最簡單的方式,熟悉譜子,包括音和拍子。這個階段非常適合剛開始學新曲子、還在認音的孩子。
這個階段,無論是把音彈出來,還是唱出來,孩子都是需要把譜子上的信息,轉換成孩子認知中的音,把音實現出來。
“隻唱出來”比“彈出來”的好處在於,孩子少控制的一樣東西 ——手指。
唱出來:大腦認音 -> 唱出來
彈出來:大腦認音 -> 告訴手指這是啥 -> 彈出來
“隻唱出來”到“彈出來”,相當於節約瞭一步,也稍微容易些。既然容易,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做別的事情瞭 ——在唱的時候,把拍子加進去。把音唱對,把拍子打對,這個過程,孩子至少能非常快地熟悉右手的主旋律。
「一句一句,跟彈」這步,我們做瞭兩件事:拆分與模仿。這步的目的,是讓孩子更快地彈「順」被分解過的句子。
在經歷瞭第一步後,孩子可以把音唱對,把節拍拍對。但是孩子在練新曲子的時候,即使音、拍子都對,手指是陌生的,孩子很難一次性把整曲的音和節拍都彈對。
所以我們可以把整曲進行拆分:唱2個小節、彈2個小節,這是一種很快把旋律從唱轉換到彈的方式。這樣保證瞭每句的正確率,提高瞭練琴效率,也減輕瞭孩子的心理負擔。
另外一個好處是,孩子很容易發現問題:誒?這裡自己彈的和唱的好像不太一樣…說明這裡出現瞭問題,多練幾遍,要做到彈、唱一致。
手去模仿自己唱的內容:唱2個小節、彈2個小節。
其實這種方式很好理解,如果傢長們之前參加過合唱團的話,當時我們學習曲子,一開始都是指揮唱一句,大傢跟一句;或者孩子在學課文、英語的時候,都是模仿老師一句一句跟讀。
模仿這種學習方法最快,而且最不容易犯錯。
在上一步中,孩子們應該可以以句為單位,把每句順下來。而第三步的目的,就是從讓孩子把全曲順下來。
這裡一定要註意,在彈的同時去唱的,一定不是音名。
如果邊唱音名,邊彈琴,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到底是讓耳朵聽嘴巴唱的對不對?還是讓耳朵聽彈的對不對呢?結果上來講,耳朵大概率什麼都沒有聽清楚。
像之前提到,看到很多孩子,邊唱音名邊彈,唱得都對,彈得都錯……這樣的情況,孩子不但沒有養成好的習慣,還養成瞭一個濫竽充數的壞習慣 —— 反正我嘴巴裡唱得很大聲,看著練得很認真,但是我手上在彈什麼我也聽不見,就不管彈得對不對瞭。
那麼回到正題,我剛剛說的邊彈邊唱,唱什麼?唱節拍。
在孩子做這步之前,需要保證孩子的前兩步都完成瞭:孩子已經掌握瞭正確的音,現在孩子需要做的是把句子連起來。
這裡的難點在於,對於剛入門的孩子來講,如果遇到瞭附點,或者不熟悉的節奏型,彈奏還是有難度的,很可能出錯,或漏掉拍子。
為瞭防止孩子把節拍漏掉,我們要求孩子邊彈、邊唱拍子。
無論唱大聲唱小聲,還是聽節拍器,這裡要讓孩子養成的習慣、形成的潛意識是:在孩子彈琴的時候,心裡是有節拍的。慢慢的養成打拍子的習慣,從而養成節拍感。
而節拍感對於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涯,甚至以後對音樂的欣賞,都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以上三種唱譜工具,是我教學生這麼長時間以來,對於初中級的學琴孩子來講,最有效的。這裡再給大傢做一下總結:
第一步:隻唱不彈。讓孩子用最簡單的方式,熟悉譜子:把音認對、把拍子唱對。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識譜速度。
第二步:一句一句,跟彈。讓孩子更快地「彈順」被分解過的曲子。原理就是模仿。
最後一步:邊彈邊唱拍子。讓孩子在音正確的前提下,把被分解的曲子連起來彈順,把節奏彈對。同時,也讓孩子養成打拍子的習慣。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瞭。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分享更多經驗與幹貨,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