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唐代時封建制度發展到鼎盛時期,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文化和藝術方面發展迅速,大量傳世作品在這一時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在此文化背景下,唐代樂舞的發展也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代樂舞不僅傳承並發展瞭本民族的音樂和舞蹈特色,在風格上也兼容並包的融合瞭外域樂舞的特色,有些種類舞蹈還融入瞭宗教內涵。唐樂舞以其獨特的魅力令後人神往。

就讓我們揭開千年前唐代樂舞的神秘面紗,細細的探尋唐代樂舞種類的豐富,風格的多變,感受唐代樂舞的獨特魅力,體會唐代的歌者、樂者登峰造極的造詣和唐代人對音樂和舞蹈極致的熱愛。

一、從“十部樂”到“二部伎”,還原唐代宮廷燕樂風貌

唐代的樂舞形式主要有郊廟祭祀用的稱為雅樂。朝會宴享用的稱為燕樂。以及鼓吹樂。樂舞百戲等。

隋唐時代,太常樂舞體制中的“燕樂”廣義是指節慶朝會、宮廷宴饗時所用音樂的總稱,狹義專指唐代太常“十部樂”之首。

隋代時,統治者從極具藝術價值的民間歌舞和西域歌舞中挑選七部佼佼者,用於宮廷宴飲時欣賞,形成瞭七部風格鮮明的樂舞,稱為“七部樂”,展示國傢的統一與強大,表現出國傢的氣度與魄力。後發展為“九部樂”。

唐代起初沿用隋代的“九部樂”,並有所改動。收復高昌後,加入“高昌伎”形成瞭“十部樂”。唐代的”十部樂“包括:“燕伎”、“西涼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康國伎”、“疏勒伎”和“高昌伎”,這十部中除瞭“燕伎”和“清商伎”兩部是中原音樂外,其餘全部來自西域。“十部樂”大部分都是由此樂舞風格的發源地的部族與邦國名直接命名。

唐太宗最喜歡的三部樂舞是流行於中原漢族的民間歌舞“清商伎”。典型的西域樂舞“龜茲伎”,中原和西域樂舞風格相結合的“西涼伎”。

“十部樂“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國別和曲目的界限變得不那麼鮮明,演變成瞭兩部綜合性的“部伎”樂舞。

唐代宮廷在有什麼典禮慶祝活動或者是以盛大的排場辦宴會來宴請重要賓客的時候會用“部伎”樂舞。

部伎樂舞非常像一場晚會。比如在現代,為瞭慶祝春節我們會辦春節聯歡晚會,春節晚會由一個又一個不同形式的節目組成。部伎樂舞由一個又一個不同形式,風格的樂舞集合在一起,一個樂舞結束,另一個樂舞上演,是一場歌舞晚會。

部伎樂舞中也有一些民族特色的樂舞上演,保證整場演出的豐富,多樣,精彩,參演部伎樂舞的樂人和舞者都是唐代技藝最高超的。高端且極具欣賞性,是一場聽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部伎樂舞或高雅或雄偉,為王公貴族提供精神層面的享受,也承載著展示國傢昌盛之姿,繁榮之景的政治意義。

部伎樂舞又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

坐部伎顧名思義就是在室內坐著演奏的,一般3到12人,規模比較小,音樂抒情、委婉,舞姿飄逸靈動。作品的主題是祥瑞豐年、帝王拜壽、武舞七德等,是王公貴族消遣娛樂時常欣賞的。

站部伎的表演者是室外站立演出的,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宣揚國威,作品多為歌功頌德之作,編創主題自然不離祝福吉祥、文武之治、天降祥瑞、洪福拜壽等主旨內容。表演者在70到180人之間。比如唐代站部伎樂舞的代表《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由五名伎人扮演獅子,十名伎人拿著紅拂戲獅,百四十人高唱“太平樂”。白居易曾寫《西涼伎》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

唐玄宗整改教坊機構時,將“俳優雜伎”歸屬宮廷掌管;而“十部樂”、“二部伎”仍屬“太常禮司”。這正說明“十部樂”的政治禮儀性質高於其娛樂功能。

二、“健舞”“軟舞”“歌舞戲”,體驗唐樂舞風格的多樣性

單人或雙人的小型表演性舞蹈以風格劃分為“健舞”和“軟舞”。矯健陽剛的是健舞。優美婉柔的是軟舞。健舞中的《胡旋舞》,在唐代風靡一時。《胡騰舞》也成為唐代人樂於表演的樂舞形式之一。

白居易有詩歌《胡旋女》是這樣描寫《胡旋舞》的:“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颻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楊玉環和安祿山都是跳胡旋舞的高手。

《胡騰舞》來源於中亞,一般是男子獨舞,有很多騰跳和旋轉的動作。跳舞前先致辭,或者先喝一杯酒,把杯子摔碎瞭再跳。

唐朝的健舞中,《劍器舞》也很著名。公孫大娘舞劍技藝高超,杜甫說:“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裴旻舞劍被稱為一絕,難度非常大,他可以把劍扔到數十丈高,再用劍鞘接住。

軟舞中以《綠腰》、《春鶯囀》最為人喜愛。五代時畫傢顧閎中畫瞭一幅《韓熙載夜宴圖》,圖中有王屋山舞的就是《綠腰》。

唐代的表演性舞蹈中有一些帶有故事情節的叫做歌舞戲。比如《蘭陵王入陣曲》,演蘭陵王的舞者穿紫衣,系金帶,手執鞭,指揮“擊刺”。這種集合說、唱、舞蹈等表演藝術為一體的歌舞小戲已經有瞭中國戲曲的雛形。

三、唐代樂舞在繼承中發展,在融合中創新

唐襲隋制,掌管樂舞的機構是太常寺的太樂署和鼓吹署。唐玄宗增設教坊和梨園。教坊是教從民間招收的藝人提升技藝和編排歌,舞,樂器的地方。梨園是皇帝的私人樂舞作坊,由精通音律的玄宗親自教授。玄宗喜歡優雅的法曲,又叫清雅大曲,是宮廷燕樂的一種。《霓裳羽衣舞》是法曲中的代表作,是玄宗夢遊月宮時聽見仙樂所做,風格清麗婉轉。

唐代樂舞保存瞭很多西域的樂舞作品。十部樂中,有七部來自西域諸國。很多本土樂舞也融入瞭西域特色。比如演繹戰場佈陣,歌頌太宗戰功的《秦王破陣曲》,它的樂曲中就摻雜瞭龜茲樂創造而成。

唐代樂舞,歌,舞,樂獨立發展傾向明顯,藝人有瞭較為明確的專業化分工,練就瞭高超專業技能的藝人開始湧現。唐代崔令欽寫的《教坊記》中記錄瞭裴承恩擅長翻跟頭,《樂府雜錄》中記載徐合子,米嘉榮擅長唱歌,賀懷智擅長彈琵琶等。

宮廷樂工對唐代樂舞進行瞭創新。《新唐書》記載,最初使用木片來撥奏琵琶,裴神符用手為唐太宗彈奏,太宗非常喜歡。唐高宗時,琴曲不斷減少,太常寺在修訂時,對曲子和詞的內容都有所豐富。

唐代樂籍制采取輪值輪訓的方式,從各地征招技藝高超的樂工,通過培訓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就可以當值瞭。等期限滿瞭,就可以回傢,在傢鄉的用樂場合服務。輪值輪訓制度促進瞭宮廷樂舞的傳播和地方樂舞的發展。

唐代舞蹈中融入宗教的元素,與當時佛教、道教的鼎盛發展息息相關。如《菩薩蠻》、《上元樂》、《紫極舞》等。《上元樂》是唐高宗在位時所作,用於大型祭祀、宴饗場合。《紫極舞》是天寶年間,為祭祀老子而作。佛事活動中樂舞表演最突出的例子是《四方菩薩蠻隊舞》。有大唐盛世,樂舞敦煌,伎樂天奏樂,歌舞以娛佛的說法。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唐朝樂舞歷經瞭這場浩劫,也蒙上瞭一層灰暗的顏色,連原本歡快的胡旋舞,也因為觀賞的人的心境發生瞭改變而不再那麼被唐代人喜歡瞭。

結語:

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推動瞭唐代樂舞進入鼎盛時期。唐代樂舞傳承瞭隋代的“九部樂”,融入瞭唐代特色,發展出瞭“十部樂”和“二部伎”。唐代樂舞的種類繁多,風格多變。有“健舞”,“軟舞”,“歌舞戲”,“唐代大曲”等。唐代樂舞吸取瞭西域樂舞的精華,加以改進,造就瞭唐代樂舞風格的多元化。唐玄宗增設的教坊和梨園推動瞭唐代樂舞的繁榮。唐代樂舞采取輪值輪訓的制度,征召民間藝人,提升瞭民間藝人的技藝,也促進瞭民間樂舞的發展。

唐代樂舞受到宗教因素很深的影響。不管是蘭陵王破陣曲的一敵萬鈞的氣勢恢宏,還是霓衣羽裳曲的人間哪得一見的翩若驚鴻,又或者胡旋舞的異域風情,奔放熱烈,飛天舞有如身在神域的美輪美奐,都是唐代樂舞的鼎盛時期的藝術風格的一部分,讓我們一同感受唐代樂舞的極致之美。

參考文獻:

《唐代樂舞新論》沈冬

《唐代音樂史》關也維

《古絲綢之路樂舞文化交流史》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