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傷寒論》桂枝湯證第1講,分為4部分:①字面翻譯;②“氣”、“血”、“營”、“衛”;③桂枝湯的原理;④桂枝湯的實際用法。

  朋友們大傢好,這是《茶話傷寒論》的第7講。首先回答一個問題,自從我的電子書《學醫沉思錄》和視頻《茶話傷寒論》發佈以來,不少朋友向我咨詢一些病的治法。這裡我要強調一下,首先,我沒有從醫資格,所以我不能告訴你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解決,遵紀守法是必須的。其次,即便我有從醫資格,通過網絡為人診病的效果一般也都比較差。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凡是容易治的病人們通常在現實中都就已經解決,能留在網上咨詢的一般都是疑難雜癥;第二,網絡上隻能問診,望診、辨舌有色差,無法把脈、按壓身體,聽聲音也不準確,中醫四診就丟掉l3個,所以辨證的失誤率非常高。最後,朋友們遇到一些難以治療的疾病,如果還能靜下心來看書學習,強烈建議自學中醫來解決問題。除瞭我自己之外,我還遇到過兩個典型的成功案例,我一個女同學,痰飲、心悸十多年,多處求醫無效,後來自學中醫4年後自己治愈;另外是我一個熟人,他媳婦患不孕癥,西醫宣佈絕無懷孕可能,他很氣憤,然後自己研究中醫數年,後來他們夫妻生下一對龍鳳胎。但是,話說回來,同是中醫愛好者,大傢在中醫方面有什麼疑難和心得,歡迎一起討論!

先解釋字面意思。

  “太陽中風”,聯系之前的【6.0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即太陽提綱“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加“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陽浮而陰弱”,在康平本中前面有個“脈”字,即“脈陽浮而陰弱”,之前講過,《傷寒論》脈的陰陽不好理解,在這裡,我的理解是,陽浮就是脈浮,陰弱就是脈緩。傷寒大傢黃元禦的解釋是寸脈為陽、尺脈為陰,也就是寸脈浮尺脈弱,其他很多傷寒名傢也是這麼理解的,我對此表示質疑,這個原因是受到宋本、桂林本等《傷寒論》“辨脈法”篇的影響。我的個人經驗,在脈法中,判斷傷寒和內傷的區別在於,傷寒病一般不區分寸關尺,而內傷病需要區分寸關尺。太陽病脈浮,是寸關尺都浮,因為常有頭痛,氣血向頭部聚集,所以寸脈也常常浮得更明顯一些。“嗇嗇”,肌體畏寒收縮的樣子,如秋天的那種冷;“淅淅”,被風吹到以後打寒顫的樣子。“嗇嗇”、“淅淅”,即畏寒收縮、皮毛振栗,就跟我們被吹到冷風以後發抖,起“雞皮疙瘩”時的那種感覺差不多。“翕翕(xī xī)”,大多數人認為是程度輕微,“翕翕發熱”即輕微發熱。“翕”字在《說文解字註》中意思是鳥類在起飛前收攏翅膀,在《註解傷寒論》中解釋為“翕翕者,熇(xiāo)熇然而熱也,若合羽所覆,言熱在表也”,就是說,體表發熱,溫度不高。因為太陽中風常有自汗,凡是出汗期間的發熱都熱不到哪裡去,這是常識。“桂枝湯主之”的“主之”,理解為十分對證、非此莫屬。在《傷寒論》中,表示使用某個方藥的語氣有“主之”、“宜”、“與”,“宜”有建議、商榷(què)之意,說明也可能存在別的方法或更好的方法;“與”則常常有嘗試的意思,在學習《傷寒論》的過程中需要區別對待。這句話翻譯過來,太陽中風,脈浮緩,發熱、自汗,皮毛振栗,鼻子不通,幹嘔,用桂枝湯。

  桂枝湯總共5味藥,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東漢時期的1兩,相當於我們現在的15.625克,桂枝3兩就等於3×15.625=46.875克,後邊那個括號裡面的“去皮”是藥味的炮制、加工方法。甘草2兩,甘草需要炙,“炙”就是用蜂蜜加水煮沸後加入甘草拌炒至幹爽。生薑“切”,大棗“劈”這是必須的,煎藥是為瞭得到中藥的藥性,生薑不切片,很難熬出藥效,大棗更是如此,大棗的皮“密封性”特別好,不掰開的話,藥汁中幾乎就沒有棗肉的味道。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一些人,你不叮囑,他們絕對懶得去想問題,比如說中藥裡面的草果、砂仁等有殼保護的一定要去殼;酸棗仁、石膏、龍骨、牡蠣等一定要粉碎成細粉;生半夏、貝母那些質硬的盡量切片或粉碎成小塊;大棗那些皮厚的一定要掰開,……,一切都是為瞭提煉出藥效。這些應該都是生活常識。

  最後看煎服方法。“㕮咀”就是用口將藥物咬碎,看來東漢時期的人還是很“粗暴”的,後人用其它工具切片、搗碎或銼末,效果相同。“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東漢時期的1升相當於我們現在的200毫升,7升水就是1400毫升,接近3斤水,文火煮,待蒸發掉超過一半,能過濾得到3升水(600毫升,1斤多一些)為度。“適寒溫”,就是冷熱適合自己,這個因人而異,並沒有什麼太細致的要求。“服一升”,喝200毫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喝完以後還要喝200毫升的稀粥增加發汗的能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趁熱穿著厚衣服或者蓋上厚被子,2小時左右,全身潮潮的好像出汗又好像無汗的樣子最好。不能出汗太多,如果人像是從水裡出來一樣,那樣的話病必然不能痊愈。如果喝瞭一次就出汗瞭,而且癥狀消失,後邊的藥就不用喝瞭。如果不出汗,就像之前一樣繼續喝桂枝湯喝粥;如果還是不出汗,可以縮短喝藥的間隔時間,半天時間可以喝掉全部的600毫升。“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生冷,如水果類全部都是生冷,冷應該理解為性寒,並不是指冷的食物;粘滑如糯米糕之類,及肉類、油膩也會加重消化負擔,要避免;五辛就是蔥薑蒜韭之類,可能會誤導藥性;酒酪就是含有酒精的,避免發散過度;臭惡,想必是註意飲食衛生,爛瞭臭瞭的東西肯定不能吃。禁忌這段,能忍住就盡量忍一下,實在忍不住,少量吃一些也是可以的,隻要不顯著影響藥性就可以,總歸,生病的時候還是需要飲食清淡、饑飽適中、保證休息。

  煎服方法這段有一部分是重復的。“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與“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是重復的,中間那句“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直接說註意觀察就行瞭。這一段寫得非常詳細,我認為,“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囉囉嗦嗦的,不像仲景風格。

字面意思弄懂以後,我們先看什麼是“氣”、“血”、“營”、“衛”。

  “氣血”,某中醫名傢曾言,脈管中流動的能看得見的血(也就是西醫所謂的“血”)叫血,血中所含的有用精微叫氣。即,血偏於物質;氣偏於能量。陳某不才,對於這種說法不敢茍同!愚以為,“氣血”二字,簡單說來,供應系統為血,消耗系統為氣。就像電線和電燈,電線傳輸能量,是血,電燈轉化、消耗能量,是氣。電力充足,電燈功率大,那麼就燈光明亮。反之,燈光不明亮隻有3種可能,電足而燈弱,燈強而電弱,或燈弱電亦弱。於中醫而言,肝主血,肺主氣。講到這裡,問題就來瞭,肝是肝,肝又怎麼能是血呢?這樣講是站在氣化的角度,肝的生發之力決定瞭血的狀態,反過來,肺的肅降能力決定瞭氣的強弱。如果不從氣化上理解這類問題,你會被中醫的很多類似的說辭困死。營衛就是人體體表的氣血,體表之血曰“營”,體表之氣曰“衛”。

  舉個例子吧,我小時候有一年夏天上廁所,那時候農村的廁所都在室外,夏天還好,冬天上廁所實在考驗意志。我傢廁所在豬圈旁邊,那天早上,我蹲完坑,站起來的時候突然一下子眼前發黑,就要倒地,好像外部的世界要關閉瞭一樣,心跳加速,瞬間大汗淋漓。因為我很熟悉環境,我閉上眼睛抓住廁所門口的磚墻,靠在墻上,過瞭幾分鐘,慢慢恢復正常。這就是血虛。因為久蹲,突然站起來的時候,血的供應能力太弱,沒有跟上趟,腦部缺血而出現眼前發黑。

  再舉個例子,血痹。“血痹”這種狀況,相信體驗過的人不多。很多年以前,有段時間我逐漸發現自己身體有一個變化,就是我的下肢撓癢癢撓起來不像是撓自己,感覺木木的,再後來,躺下以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聽到自己的血管跳動,尤其背部的血管,心臟跳動的時候血液和血管壁摩擦的聲音清晰可聞。與此同時,我感覺到自己的額頭有銅錢那麼大一片似乎有蟲子在皮膚裡面動,用手摸起來卻又好著,那段時間也感到瞌睡特別多。後來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之而愈。黃芪桂枝五物湯喝下以後不到10分鐘,人會感到非常非常瞌睡,睡下以後一覺醒來,病愈,狀態恢復正常。黃芪桂枝五物湯即桂枝湯去甘草倍生薑加黃芪,桂枝湯和解營衛,黃芪補體表之氣。皮膚感覺異常,是因為體表的氣(衛)不足,下肢距離軀幹較遠,所以提前就能感覺出來。能感覺到血管跳動,我猜想其中的原因,氣不足,相對於對血的消耗就變弱,所以血就相對顯得太強,血管壓力的高低幅度便增加,從而能感覺到血管跳動。總結起來,主要的問題是衛氣不足,也就是體表的氣出瞭問題,沒有把血消耗、轉化成為人體所需之物,以至於對體表的感覺出現瞭異常。順便多講兩句衛氣對於人的影響。我個人不喜歡運動,程序員的工作也主要以坐著用電腦為主,所以我體能比較差。有一次和兄弟們約好第二天爬山,我當時正在嘗試“(人)參(黃)芪(白)術(甘)草”,所以前一天剛好喝瞭這四味藥。我第二天爬山健步如飛,毫無困意,反倒我兄弟們一路上氣喘籲籲,爬山以後晚上吃燒烤,他們個個累得無精打采,我仍然精力旺盛。可見“氣”對於人體能的影響非常明顯。

  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體會,中午吃飯以後特別瞌睡,吃得越多越明顯。吃飯以後,脾胃就要去消化食物,氣血向脾胃聚集,頭部、四肢的氣血就會減少,所以人就會昏沉困乏,四肢倦怠。扛過這段時間以後,食物轉化為能量,氣血恢復,人的精神也隨之恢復。越是氣血不足的人,飯後就越瞌睡。另一種情況叫“食復”,就是說,病已經被治愈,暴食以後之前的病又復發瞭。因為吃得太猛,氣血聚集於脾胃,導致以前的病灶處沒有足夠的氣血來保持秩序,被壓制的東西又反彈作亂,又或者直接傷於食而生病。

接著看桂枝湯的原理。

  桂枝湯的原理,先要看桂枝湯的用途,就是說,桂枝湯是在解決什麼問題?太陽病提綱“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中風“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太陽中風的象是什麼?在太陽篇中,脈浮,中風和傷寒都有,然而,中風脈緩自汗,傷寒脈緊無汗,緩與緊相反、自汗與無汗相反,所以,太陽篇桂枝湯的背面可以看做是麻黃湯。

  桂枝湯脈浮緩、自汗這件事像什麼?像不像打漁的時候漁網漏魚?像不像做生意不善管理而漏財?類比於社會現象,就是意志不堅定,自由散漫,容易受環境影響,缺乏管理,缺乏內斂。而麻黃湯正好相反,過於拘謹,嚴格遵守紀律、約束自我,不能痛痛快快地發揮自己的力量。用人生來比喻一下,桂枝湯證終生漂泊,各種折騰,一事無成;麻黃湯證,精忠報國,練就一身功夫,卻從未得志,鬱鬱而終。

  桂枝湯五味藥,桂枝氣厚性溫,取肉桂樹的皮達於人體之表,既能祛寒,又有“通”和“解”的作用;芍藥酸斂,把松散的狀態扳回來,恢復衛氣的秩序;生薑大棗補營衛,甘草安中。桂枝湯這件事打個比方,就像邊防軍缺乏紀律,花費瞭很多錢糧,雖然也在向外攻擊(自汗出),但是更多的卻是在犧牲自己,後勤人員滿肚子牢騷(發熱)。桂枝就像一個有威望的將軍,善於平衡士氣與紀律,把邊疆全軍上下擰成一股繩;芍藥就像戰略,由輕敵冒進變為沉著防守;生薑和大棗就像修復工人,把邊疆之前缺失的、被破壞的修復回來。甘草的作用是安中,因為兵力都在邊境,內部空虛,需要防范內部動亂,就如同打架的時候,雖然最終是手足在攻擊,但腰腹的肌肉必須處於緊張狀態。

  桂枝湯最重要的藥味是什麼?我認為是芍藥。桂枝重要不重要,當然很重要,但是,沒有瞭芍藥,就無法斷根。我曾親自試驗過,桂枝湯證出現,用“桂枝去芍藥湯”,喝瞭以後時間不久癥狀消失,我當時還挺高興,覺得芍藥可有可無,因為在我看來是發現瞭仲景一個BUG。但是沒高興太久,過一段時間癥狀就恢復瞭,而且比之前更痛苦。加瞭芍藥以後,喝瞭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所謂營衛不和,可以理解為電路正常、燈泡正常,但是接觸不良。接觸不正常是因為“風”在暗中搞破壞。桂枝具有和解營衛的作用,但沒有清除邪氣的作用,芍藥清風才是除邪,不除去這個邪氣,這個病就沒有除根。談到“風”,關於風是怎麼回事,這個在中醫裡很不好理解,下一講再具體討論。

  中藥的藥性比中醫的辨證更難理解。桂枝湯中的桂枝,所處的角色是什麼?是不是桂枝溫通(能量強大、善於流通)的作用?是不是桂枝用皮而藥性走皮表的作用?又說“肉桂樹下無雜木”,是否因為肉桂這個樹具有清理其它“木氣”的作用?這是研究中醫必須考慮的問題。“木氣”和“風”是一件事,在這裡,我認為桂枝不是清風的作用,而是走皮表溫通的作用。通的作用突出,則有解鬱的效果,中醫所謂的“理氣”就是這個道理。桂枝湯和麻黃湯中都有桂枝,這是因為邪氣為風寒而且中人皮表的緣故,芍藥向內而斂,麻黃向外而發,這才是關鍵所在。繼而看甘草,《本經疏證》“《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凡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當病情也。凡藥之散者,外而不內(如麻黃、桂枝、青龍、柴胡、葛根等湯);攻者,下而不上(如調胃承氣、桃仁承氣、大黃甘草等湯);溫者,燥而不濡(四逆、吳茱萸等湯);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葉石膏等湯);雜者,眾而不群(諸瀉心湯、烏梅圓等);毒者,暴而無制(烏梅湯、大黃蟄蟲丸),若無甘草調劑其間,遂其往而不返,以為行險僥幸之計,不異於破釜沉舟,可勝而不可不勝,詎誠決勝之道耶?”,可謂頗有見地。也就是說,磨諸藥之棱角以成方,磨方之棱角以適人。暴病猛劑,取其速效,用其棱角,故不用甘草。其它三味藥,芍藥、生薑、大棗容後細說。

理解桂枝湯的原理以後,看桂枝湯的實際用法。

  在實際應用中,有3個問題,第一,漢代的每兩,今天用多少克?第二,桂枝用桂樹嫩尖、桂皮還是桂心?第三,芍藥用白芍還是紅芍?

  第一個問題,根據考證,東漢時期的一兩相當於現在15.625克。關於結論,因為我不從事相關行業,無法質疑,所以隻能使用這個結論。如果按照今天常用的中藥材,這個量無疑大瞭一些,比如桂枝湯桂枝3兩、芍藥3兩、甘草2兩、生薑3兩,不計大棗總共11兩合我們現在171.875克,加上12枚大棗應該在200克以上。但實際情況中,我們一般的用藥量沒有這麼大,像我自己一般是漢朝的每兩按3克算,清朝時期的一錢也按3克算,個別需要加大藥量的也隻是按照5克,這樣的藥量在實際中是可行的,從未表現出病重藥輕的問題,當然,也沒有表現出病輕藥重的問題。據說,漢朝時候用的中藥是新鮮藥材,也就是帶水分的,而我們現在用的藥材都是晾曬加工以後的幹藥材,所以誤差並不大。我們知道,白芍大約3、4斤新鮮的白芍曬幹為1斤,甘草大於4斤半曬幹為1斤,所以對於大部分中藥來說,新鮮藥材折合為1/3到1/5的幹藥材是合理的。如果這個說法正確的話,《傷寒論》中漢朝的每兩,折合現在3克到5克是合理的。接著,我們再看,甘草旁邊有一個“炙”字,很可能是後世中藥已經有瞭幹貨飲片以後才改的。另外大棗“劈”這類旁註的加工方法,應該也不是仲景原作。想想看,達到仲景那種層次的人,這類常識自然不言而喻,不需要特別指出。

  第二個問題,桂枝用什麼?先拋出一個觀點,我個人用桂枝全部用的桂皮(肉桂),凡是我用桂枝的都是如此,效果很好。我試過所謂的桂枝尖切出來的那個小段,沒有感覺出明顯藥效。至於桂枝嫩尖,我不大相信網上能買到真貨,所以沒有嘗試過。因為我沒有精力去做這方面的考證,在網上瞭解到,根據別人的考證結論,《傷寒論》桂枝湯中的桂枝就是我們現在調料中所使用的桂皮。目前姑且這樣認定。

  第三個問題,桂枝湯的芍藥應該用白芍。芍藥有兩個功效,一個是斂,一個是破。在桂枝湯中,芍藥的作用是斂,向內收;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湯中,芍藥是破的作用,清泄肝膽氣逆而生的風火。木氣具有生發的作用,與木氣相反的方向即芍藥的藥性,即抑制風木,把那些玩過頭瞭的木氣給它拽回來。關於白芍和赤芍,《本草綱目》中說:“白芍藥益脾,於土中瀉木;赤芍藥散邪,能行血中之滯。”,色白象金,有收斂的作用;紅色象火,入血活血。故桂枝湯中用白芍。順便說一下牡丹和芍藥的區別。我小時候暑假基本全是在我舅舅傢度過的,外爺從山上移栽瞭很多牡丹和芍藥在房子周圍,每到夏天,房子周圍牡丹花和芍藥花非常鮮艷。我每每說成是牡丹花或者說成是芍藥花,因為我覺得牡丹和芍藥是一樣的。後來過瞭很久很久我才知道,牡丹是木本植物,到冬天枝幹仍在;而芍藥是草本植物,到瞭冬天就枯萎瞭,正月開始從土中重新發芽。牡丹花把根挖出來,去掉根中間的木芯,就是中藥裡的丹皮。芍藥則是直接把根切成片,中間沒有那個芯。

  這一講就到此為止。

  本講內容總結一下,《傷寒論》桂枝湯證第1講,分為4部分,①字面翻譯;②“氣”、“血”、“營”、“衛”;③桂枝湯的原理;④桂枝湯的實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