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現在中國》網站:https://www.ageeye.cn/上繪制瞭《玄奘西行路線圖》https://www.ageeye.cn/map/53779/,最初比較粗略,後來翻閱瞭一些資料,調整和整理瞭玄奘西行的交通路線,寫瞭一下的幾篇介紹文章。
玄奘西行的記載主要來自於玄奘本人口述所著《大唐西域記》和僧人慧立所著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簡稱《慈恩傳》)。
《大唐西域記》記載瞭玄奘從高昌之後所經歷的地方和見聞,《慈恩傳》則詳細記載瞭玄奘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到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的詳細路線,包括玄奘從瓜州偷渡玉門關到達哈密的艱險經歷。本文以《慈恩傳》內容為主,二者的記載互相補充,構成瞭以下的路線圖。
- 長安至瓜州
根據《慈恩傳》記載,貞觀三年(629年),玄奘二十六歲,八月,他從長安出發,開始瞭他的西行之路。首先玄奘跟著秦州來長安學習涅槃經的僧人孝達到達瞭秦州,又和人結伴到瞭蘭州,在蘭州的時候,遇到瞭送官馬歸程的涼州人,又跟隨著他們到瞭涼州。玄奘在涼州的時候逗留瞭一個多月,當時涼州都督李大亮奉令禁止玄奘西行,最後在涼州高僧惠威法師的幫助下,派瞭他兩個弟子惠琳和道整偷偷的送玄奘西去,晝伏夜行最終到達瓜州。
這一段路線,今天看來就是陜西西安-甘肅天水(秦州)-甘肅蘭州-甘肅武威(涼州)-甘肅敦煌的路線,和今天的隴海-蘭新鐵路大部分是重合的,是幾千年來關中到河西最主要的路線。玄奘當年所行的具體路線,書中沒有記載,我們可以根據本嚴耕望的《唐代交通圖考》還原玄奘從長安出發到達瓜州的路線。
先看長安到秦州路線,今天的隴海鐵路從西安出發沿著渭河河谷經過寶雞到達甘肅天水,這和古代的驛路是由所差異的,古代由於寶雞和天水間的為何河谷,地勢險惡,通行條件十分困難,所以唐朝的時候,從長安出發,要從渭河河谷以北,翻越隴山山脈,到達秦州,這條路線,也是秦人的祖先從天水東進到關中平原的路線。
隴山又稱隴坻,先秦的時候是分隔華夷的大山,是隴西地區和關中地區的分界線,秦漢之時,隴西多出良將,唐代皇帝的李姓也出自隴西李氏。隴山之上有大震關,本名隴關,因地勢險要,為重要的軍事要塞。也是唐代軍旅商民出入隴西的重要關隘。
根據《唐代交通圖考》的考證,玄奘跟隨秦州僧人孝達從長安到達秦州的路線為:從長安出發,過西渭橋(今咸陽市西南),到達馬嵬驛,過武功縣(今武功縣西北武功鎮)、岐山縣到達京西大府鳳翔府(今鳳翔縣),從鳳翔府折北,到達隴州(今隴縣),從隴州向西,翻越隴山,過大震關,到達隴西秦州地界,最終經過清水縣到達秦州的理所上邽縣(今天水市)。
長安至秦州路線隔絕華夷的大震關
秦州到蘭州的主要路線為從秦州出發到達渭州(今隴西縣),從渭州翻越渭水的發源地鳥鼠同穴山(今渭源縣西)到達狄道縣(今臨洮縣),從狄道縣往北翻越沃幹嶺(今蘭州南關山嶺),沿著阿幹河谷(今蘭州七裡河)到達蘭州。
今天的隴海鐵路從隴西縣折北經過定西市到達蘭州,是由於北宋時期為瞭對抗西夏,定西市地區得到開發發展,明初徐達就在此大敗從蘭州來攻的元朝大將王保保,到瞭明清時期,從秦州到蘭州的主要驛道改為這條路線。但是終唐之世主要驛道都是從隴西縣往西過臨洮縣到達蘭州,當然也是玄奘西行的所經路線。
秦州至蘭州路線
蘭州至涼州的路線就和今天的蘭新鐵路完全重合瞭。出蘭州城北門,渡過黃河到達設置在北岸的金城關,沿著黃河北岸向西到達烏逆水(今莊浪河)和黃河交匯之地,接著沿著烏逆水北行,翻越烏鞘嶺,就到達瞭涼州(今武威市)。烏鞘嶺是隴西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線,也是東部地區通往河西走廊重要門戶。
蘭州至涼州路線
這條路線基本是從河西走廊的東端穿行到西端,也和今天的蘭新鐵路的路線基本重合,從涼州到到甘州(今張掖市),從甘州到肅州(今酒泉市),再從肅州到達瓜州(今瓜州縣東南)。
涼州至瓜州路線,即河西走廊
唐代的瓜州城根據考證即今天瓜州縣的鎖陽城遺址。瓜州是唐朝在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池,並且和伊吾國(今哈密)接壤,是邊關重地。從瓜州出發,向西可以到達沙州(今敦煌),然後從沙州出發可以到達塔裡木盆地南部的於闐國,此為唐代絲綢之路的南線。從瓜州往北出可以到達伊吾國和高昌國,是唐代絲綢之路的北線。玄奘選擇瞭北線作為他進入西域的路線,而這段瓜州到伊吾國的道路,是玄奘西行求經之路最為艱難的一段。
鎖陽城遺址長安至瓜州路線
- 偷渡玉門關
玄奘先在瓜州城停留瞭許多天,向人詢問北去伊吾國的具體路線,有人告訴他從瓜州北行五十多裡,有一條瓠蘆河的大河,下遊寬闊,上遊狹窄,水流湍急,深不見底,不好渡過,隻有從的玉門關這一條路可以渡過。需要註意的是,此玉門關是唐代的玉門關,漢代的玉門關在敦煌以西,為玉門故關。唐玉門關設置在瓠蘆河狹窄的上遊,被稱為“西境之襟喉”,是唐代的國門。玉門關外仍然被大唐控制,並設置瞭五所警烽,駐軍防守,用於使者往來和傳遞文書,各相距百裡,中間沒有水草,隻有五烽的烽下有水。然後出瞭五烽穿越莫賀延磧就到達瞭伊吾國境。
此條路線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新北道”,又稱“五船道”,開發於東漢,唐代的時候稱呼為“莫賀延道”。和今天的G312國道和G30高速基本重合。
這條線路避開瞭敦煌西出路線中,要途徑的兇險無比的“白龍堆”(今羅佈泊北的雅丹地貌),因此在唐代成為瞭到達西域的主要道路。
雖然避開瞭“白龍堆”,但是伊吾和瓜州交界之處的莫賀延磧是一片極其廣袤的戈壁,即今天的噶順戈壁。這一帶氣候極端幹旱,年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是幹燥剝蝕最強的高原區域,幾乎所有的地面寸草不生。據記載,此地“長八百裡,古曰沙河,目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自然環境極其惡劣。
所以玄奘聽瞭之後一籌莫展,而且涼州送他來的兩個僧人紛紛離去,又碰巧他所騎的馬在這時也死瞭,一時間,玄奘“不知計出”。然而,玄奘心中一直抱著“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途非所悔也”的信念,一個多月後玄奘碰到瞭胡人石槃陀,願意送他過五烽,並在石槃陀的介紹下從一個胡人老翁的手裡買瞭一匹來往伊吾瓜州十幾次的識途老馬。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玄奘開始從瓜州向伊吾國進發。
瓜州到伊吾國的路線上,有瓠蘆河、玉門關、五烽等地名,雖然文獻上記載較少,但是根據考證,我們還是可以大致確定這些地名的位置。
瓠蘆河當為今天的疏勒河,玉門關在瓜州北,當在今天瓜州縣東梁湖鄉附近,此處不采取唐玉門關即雙塔堡的說法。而玄奘在石磐陀的帶領下從瓠蘆河的上遊繞過瞭玉門關,偷渡過河,位置也應在梁湖鄉。
偷渡玉門關路線
- 過五烽至西域
渡過瓠蘆河後,石磐陀反悔瞭,他不想送玄奘過五烽,並試圖加害他,最終棄玄奘而去。玄奘隻好孤身一人上路,他依靠地上的骨頭和馬糞辨別路線在沙漠中行走,隱隱約約還看到瞭海市蜃樓的怪相。
玄奘在走瞭八十裡後到達瞭五烽中的第一烽,第一烽的校尉敦煌人王祥向佛,他給瞭玄奘水和食物,送他出第一烽,並告訴玄奘讓他繞過第二烽和第三烽直接到達第四烽,第四烽的烽官王伯隴是王祥的骨肉兄弟,也是向佛之人。到瞭第四烽,王伯隴同樣給玄奘補充瞭食物,同樣告訴他因為第五烽人少容易出現危險,讓他不必第五烽過,讓他繞路野馬泉,那裡有水,從那裡取道可以到達伊吾國。
玄奘於是朝著野馬泉西行,進入瞭莫賀延磧裡,走瞭一百裡後迷失瞭道路,找不到野馬泉,而他水囊裡的水又不小心灑掉,於是準備回到第四烽,走瞭十幾後裡後,想到自己曾發誓,不到天竺不東歸一步,“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於是再次向西北而行,之後的路程十分艱難,莫賀延磧裡,都是茫茫戈壁,鳥獸均無,夜裡四處都是鬼火,白天的時候又是風沙漫天。玄奘一連走瞭四夜五天都沒有喝一口水,口腹都幹燥無比,昏倒在地不能行走,於是他臥在沙中默念觀音,祈求觀音讓他西行。
到瞭第五天夜裡,玄奘被涼風吹醒,稍微休息下補充體力,玄奘強行起身,又走瞭十裡,他的老馬嗅知瞭附近的水源,於是在老馬的帶領下,走瞭數裡,終於發現瞭一片水草。玄奘和老馬得以活命下來。玄奘在這裡休息瞭一天,又重新上路,兩天之後,出瞭流沙,終於到達瞭西域的第一站,伊吾國。
瓜州至伊吾路線
第一烽根據考證當在今天瓜州縣北的白墩子,《慈恩傳》記載“唯五烽下有水。”白墩子附近有西泉、南泉和北泉。第二烽和第三烽應在瓜州縣北柳園鎮和馬蓮井。
第四烽當在今天甘肅和新疆的交界山口星星峽鎮,星星峽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素有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之稱。
今天星星峽鎮以北四十二公裡有野馬泉,應是玄奘欲尋的野馬泉。
伊吾國就是今天新疆的哈密市,是玄奘離開大唐後的第一個國傢,隋朝的時候曾經在此設置瞭伊吾郡,後來隋末喪亂,脫離瞭中國的統治,並臣服於隔壁的高昌國。玄奘在伊吾國停留十幾天,準備向北翻越天山前往西突厥的可汗浮圖城(今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即之後唐朝設立的北庭都護府所在)。這時候高昌國(今吐魯番市)的國王鞠文泰聽到玄奘在伊吾國,派來使者邀請他到高昌國,玄奘同意並跟隨使者到達瞭高昌國的白力城(今吐魯番市鄯善縣),沒有歇息,乘夜趕到高昌國的都城(今吐魯番市東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遺址
高昌國是當時西域的強國,同時也是西域的交通樞紐。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當東西交通往來的要沖,亦為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高昌王鞠文泰熱情款待瞭玄奘,奉他為上賓,“自出宮迎法師入後院坐一重閣寶帳中,拜問甚厚”。信仰佛教的麴文泰,希望長期留住玄奘,但是玄奘一心向西求法,鞠文泰軟硬兼施不得,最後和玄奘結為兄弟,“任師求法”,還和玄奘約定等到玄奘歸來之時,希望在高昌國居住三年。臨行時,鞠文泰給玄奘準備瞭往來可用二十年的旅行之資。“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匹……給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又以綾絹五百匹果味兩車。”然後派人護送玄奘西行,“遣殿中侍禦史歡信送至葉護可汗衙。又作二十四封書。通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匹為信。”然後大哭送玄奘西行數十裡。
伊吾至高昌
然而這位向佛的國王沒有等到玄奘的歸來,他在貞觀十三年(639年)的時候,歸順西突厥,阻絕西域的商道,貞觀十四年(640年),受到大唐的討伐,驚懼無計,病發而死。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