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位於貴州省晴隆縣晴隆山西南坡半山處,古稱“鴉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古代入滇的必經之路,亦是歷代兵傢必爭之地,戰略地位極為顯要。明朝詩人周文化途經此地,曾留下“列哉風高仰萬山,雲空葉積馬蹄艱。一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圖鎖鑰關”的詩句。
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區全稱貴州晴隆史迪威二十四道拐遺址公園由二十四道拐公路、觀景臺、安南古城、美軍加油站、馬幫山寨、史迪威小鎮等組成。其中二十四道拐公路是景區核心部分,雄奇險峻,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標志路段,全長4公裡,寬6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線距離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傾角60度。抗戰期間,成為盟軍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是中美軍民團結抗戰的象征,被譽為抗戰的生命線。
1927年,主政貴州的黔軍第二十五軍軍長周西成為北略四川,南聯粵桂,西拒雲南,東侍三湘,同時為改善貴州省的交通狀況以及發展經濟,擬建成連接湘、桂、滇、川周邊四省的公路。而位於滇黔公路咽喉要地的“鴉關”古道是最難修築的路段之一,後因政局動蕩,修路經費不濟,築路之事被迫停止。
1935年,國民政府將修通滇黔公路重新提上日程。為瞭打通這條咽喉要道,國民政府委任當時著名的工程師鄒嶽生進行勘測設計,並調動瞭貴州8萬餘民工、士兵參與施工,由西南公路局局長曾養甫督工,公路於次年竣工。據有關資料記載,修築“二十四道拐”公路時需要用到沙子,但是滇黔路沿線卻無沙可覓,隻能把石塊錘成石屑代之,而那時的施工工具十分簡陋,執行任務的工兵,隻能用手錘、鋼釬、鉆子開山鑿石。為此,當時晴隆縣幾乎出動瞭所有勞動力,修築該路段的艱難可想而知,而鄒嶽生更是風雨無阻,每天堅持騎馬或徒步上山到施工現場工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二十四道拐”是鄒嶽生和當地人民胼手胝足鋪築而成的。
剛剛建成後的“二十四道拐”路況極差,隻通馬車,很少通汽車。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都西南,大批工礦企業、高等院校、文化團體等亦陸續內遷。由於“二十四道拐”是由黔入滇的必經之路,所以這裡經常堵車,且車禍頻繁。據當時應招華僑青年許志光回憶說:“……在晴隆附近有個叫‘二十四道拐’的地方,坡陡彎急,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深崖,有幾道彎汽車要進退幾次才能通過,稍不留神就會車翻人亡,經常聽到有運輸隊的車在那裡出事故。”司機們行經此地大都心有餘悸,將這裡喻為“鬼門關”。
1945年,“二十四道拐”的運輸量達到瞭每月1.5萬噸,援華美軍司令部為瞭滿足戰略物資運輸的需要,調來美軍公路工程部隊第1880工兵營,負責從貴州沙子嶺到廣西百色路段的維修,以保障該路段的行車條件,其中就包括改建、維修“二十四道拐”。為截斷滇黔的咽喉要道,阻止抗戰物資的運輸,日軍曾多次派機轟炸“二十四道拐”,但由於其地勢的險要奇特,極具隱蔽性,加上中國軍民艱苦卓絕地開展護橋護路工作,使“二十四道拐”一次次幸免於難,堪稱奇跡。
然而,這條曾立下赫赫戰功,令日軍咬牙切齒的抗戰生命線,在抗戰勝利後的半個多世紀時間裡仿佛突然消失,成為一條隱沒在群山間的“無名英雄路”。原來,“史迪威公路”通車後,當時的傳媒通常把從印度利多經緬甸密支那、昆明、貴陽至重慶的所有公路統稱為“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由此成為“史迪威公路”的一部分而載入史冊。而美國記者發表“二十四道拐”照片時,又沒有準確標註拍攝地點,導致數十年來,“二十四道拐”一直被認為是在滇緬公路雲南省境內的某一處,或是在“史迪威公路”的某個路段。另外,“二十四道拐”所在的晴隆縣舊稱“安南”,與當時的法屬殖民地越南的古稱相同,兩者相混淆,讓人覺得“二十四道拐”甚至可能是在越南境內,這更給後來人們尋找“二十四道拐”蒙上瞭一層迷霧。
2002年,我國滇緬抗戰史專傢戈叔亞經過多方探訪,最終確定瞭“二十四道拐”的方位。戈叔亞花瞭8年時間,走訪瞭許多歷史學傢和抗戰老兵,足跡踏遍瞭雲南,並沿著滇緬公路和中印公路進行瞭多次實地考察,卻始終一無所獲。後來,他偶然得知“二十四道拐”在“安南”,而這個“安南”就是貴州省晴隆縣的舊稱。經過實地考察認證,他最終確定瞭“二十四道拐”就在貴州省晴隆縣境內。至此,“二十四道拐”終於重回人們的視野。如今,“二十四道拐”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裡還是《二十四道拐》電視劇拍攝的場景之一。
作為世界史上有名的“史迪威公路”形象標識的“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見證,是中美軍民團結抗戰的象征,在公路修築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歷史考古價值。
是中國最險峻的抗戰公路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