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最早出自《孔子傢語》。這本書中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得十分悲傷,走近一看是皋(gāo)魚。孔子問他為何而哭,皋魚回答瞭自己的三個過失,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皋魚說他年少時為瞭求學,周遊列國,以致耽誤瞭贍養雙親的時間。而現在即使想好好孝敬他們,可他們卻早已不在瞭!
皋魚的回答飽含世事無常,時光殘酷之感,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而相類似的,孔門弟子子路身上發生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相信也會令大傢感慨萬分:
昔者由(子路,字仲由)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lí huò)之實(指粗陋的飯菜),而為親負米百裡之外。親沒之後,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願食藜藿為親負米之時,不可復得也。
孔子的弟子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但小時候傢裡很窮,沒有米,子路覺得自己吃得差點在所不惜,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所以,他毅然跑到百裡之外買米,然後背回傢給父母吃,一年四季,嚴寒酷暑,自始至終,從無怨言。
後來父母去世瞭,子路得到瞭楚王的重用。“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他並不覺得快樂。因為他的父母已經不在瞭。他多麼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但現在,即使他想再負米百裡之外奉養雙親,也永遠不可能瞭。
皋魚,子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事跡,相信於每個為人子女者都“心有戚戚焉”。它們如同當頭棒喝告誡今人:百善孝為先,行孝須及時!要趁現有時光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
其實,除皋魚、子路外,古代還有很多大儒、詩人、文學傢在其作品中也不無流露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對命運的無奈之感。以下謹摘錄一二: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就寫過《思親詩》:
奈何愁兮愁無聊。恒惻惻兮心若抽。
愁奈何兮悲思多。情鬱結兮不可化。
奄失恃兮孤煢煢。內自悼兮啼失聲。
思報德兮邈已絕。感鞠育兮情剝裂。
……
【惻惻:悲痛。奄:忽然。失恃:指失去瞭母親(《詩經·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邈:遠。鞠育:指養育。(《詩·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毛傳:“鞠,養也。”)】
母親已經不在瞭,現在唯一能做的隻有寫詩懷念她。這句“思報德兮邈已絕。感鞠育兮情剝裂”表達的正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深深遺憾。
宋朝大詩人梅堯臣的《寧陵阻風雨寄都下親舊》寫慈母生病即將去世前的情景,讓人感動落淚:
予生五十二,再解官居憂。
昨者母疾亟,骨肉相聚愁。
橐中無一錢,緩急何可求?
母當臨終時,囑我貧莫羞。
隨宜具棺殮,厚貸壓人頭。
死事定無益,生償且無由。
泣涕聽母言,心腸如剜鉤,
小子雖不令,長養恩曷酬?
【解官:辭去官職。亟(jí):急。橐(tuó):口袋。緩急:救急。隨宜:草草。剜(wān)鉤:用鉤子挖。不令:不肖。長養恩曷酬:怎麼報答養育之恩?】
慈母看到失志的兒子垂頭喪氣,臨終前,還不忘諄諄教誨:“即使窮一點也沒關系,不要感到羞愧。”兒子早已淚流滿面。母親就要離開人世瞭,以後即使飛黃騰達,沒有瞭一直鼓勵支持自己的母親的陪伴,又有什麼意義呢?自己從未讓母親過上一天幸福的生活,“長養恩曷酬?”該怎麼報答這份濃濃的養育之恩呢?
還有宋時李呂這首《胡程寺》,寫自己聽到母親去世噩耗時的情感:
上天一何慘,盛夏忽霜飛。
竟奪慈母去,焉用此身為?
空餘白雲念,無復彩戲時。
一恨一灑血,何以報春暉?
【盛夏忽霜飛:指重大變故。白雲念: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河陽別業,仁傑赴並州,登太行山,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彩戲:春秋楚國隱士老萊子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嬰兒狀,以娛其親。後因以“彩戲”指孝敬父母。春暉:比喻母愛。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突然去世瞭,該怎樣報答這春風化雨之愛呢?“空餘白雲念,無復彩戲時。”作者徒留下滿心的悲哀。
最後,還有一首非常感人的思念母親與乳母的詩:
《夢保母如兒時》
宋·姚勉
憶昔兒時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戲車。
兩歲讀書未離乳,書罷尋乳猶歸傢。
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
隻今堂上獨靈椿,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來忽夢如兒年,阿保攜抱慈母憐。
人生安得常童顛?隻作嬰兒啼母前。
【衣百花:穿著百花衣。此衣寓意富貴榮華,一生無憂。戲車:供表演的車。乳、阿保:均指乳母。猶:好像。弱冠慈母仙去早:指二十歲時,母親就早逝。阿母、慈母:皆言母親。靈椿:指父親。(《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五代·馮道 《贈竇十》:“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庭萱:代指母親,這裡同指母親和乳母(《詩經·伯兮》:“焉得諼(xuān,“忘記”)草,言樹之背。”朱熹註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古時遊子遠行,先於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記憂愁)。露草:草上的露水,稀少易幹。比喻難以持久(杜甫:富貴何如草頭露?)。童顛:兒時沒長頭發,禿頂】
作者夢見兒時與母親、乳母在一起生活時的愉快場景,發出瞭“人生安得常童顛?隻作嬰兒啼母前”的感嘆。可惜的是:現如今兩位母親都已早逝,那樣愉快的生活到哪裡去找回呢?隻能永永遠遠地把它保存在記憶中瞭。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給父母的愛等不起,希望天下每個子女都能及時、好好孝敬父母,永遠不要發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嘆。
一個努力又認真的微信公眾號:xatsjac
品味傳統文化之美,
為您,千千萬萬遍。
歡迎關註!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