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本君 吾氏本源 2022-10-14 15:11 發表於北京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不窺壁外,不出外庭。出必掩面,窺必藏形,男非眷屬,互不通名。”這段出自《論語》上的話可以一言概括之,那就是孟子提出的“男女授受不親”。不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的人,差不多都把紙上寫的當成瞭實際上已經存在的。
於足,在不知不覺之間陷入瞭一個誤區。後世的一些讀書不求甚解者或別有用心之人,因之大做文章,認為從孔夫子時代起,男人和女人就連一句話都不說,這實在是可笑。
從孔子到楊貴妃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話:“子見南子,子路不說(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這段話中的南子,是春秋時代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夫人,她“把持著當日衛國的政治,而且有不正當的行為,名聲不好”(大學者楊柏峻語)。這樣一位女子,孔子還去見她,這除瞭說明孔子懷有一顆大仁大義、普度眾生之心以外,還可以說明至少在孔子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上流社會是不避男女之嫌的。
這個時候還是處十“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禮制還不十分健全,因此,有人認為這條史料不足為據。那麼,我們不妨引幾條漢朝的例子。
我們知道,漢朝自叔孫通裁定禮儀規范之後,可謂百禮俱備,但這個時候男女相見之事例卻屢見於史書。
漢景帝時,郅都為大臣,有一次景帝遊幸上林苑——上林苑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交界處,方圓約二百多裡。苑內放養禽獸,供皇帝射獵之用,並建有離宮、觀、館數十處,大文豪司馬相如曾有《上林賦》記其侈。這次遊幸,隨侍的人不多,隻有郅都跟在皇帝身後。正在遊玩之間,景帝卻突然命郅都去召愛妃賈姬。賈姬當時正在廁所裡,郅都當然覺得此時去叫正在“方便”的賈姬,實在是有些不“方便”,但漢景帝卻很不高興。後人論之曰:“帝姬處溷穢之地,使人臣親往視之,無乃輕漫乎?”但景帝當時確實動過這樣的念頭。
景帝的老爸漢文帝劉怛有一次遊幸上林苑,袁盎隨侍在側。袁盎即爰盎,曾歷任吳相、齊相等職,是當時有名的遊俠,此人也向以俠義自許。這一群與文帝同行的內宮眷屬,除瞭皇後以外,還有一位謹夫人。謹夫人其時正得帝寵,所以,如日中天的她竟不顧禮節與皇後並排而坐,並且一點也不感到不安。袁盎突然豪氣萬丈,跨步上的,拉起謹夫人,把她推到皇後的身後。
西漢時男女之防小大,東漢呢?
東漢末年,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女文學傢、女詩人名叫蔡文姬。其夫董祀犯法,蔡文姬光著腳,披散著頭發,到曹操和一大屋子男人聚會的地方為丈夫求情,從死神手中救回瞭丈夫的性命。曹操聽說蔡文姬來瞭,就對滿屋賓客說:“故人之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願把蔡女介紹給眾人見面,也不避嫌。
《舊唐書》上說:“安祿山有邊功,帝寬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安祿山是有名的胡人將領,“諸姨”指的是楊玉環姐妹,“妃”指的是楊玉環本人,“帝”是唐玄宗。玄宗皇帝隻因為安祿山立有軍功就讓他與貴妃的姐妹來往,並且與貴妃“宴餞結歡”,這說明唐朝人男女之防並不是很大。
到瞭宋代以後,尤其是南宋以後,由於程朱理學的盛行,男女之訪開始森嚴起來。大約從明代開始,官修的史書《烈女傳》中增加瞭一些前所未有的內容。
《明史·烈女傳》載:“胡氏,會稽人。字同裡沈裹,將嫁而袠構父難……轟扶父喪歸,比服閼,始婚。胡年已二十七。踰月,袠卒,胡哀哭不絕聲。盡出妝具,治喪事。有他諷者斷發毀面絕之。終日一室中,即同產非時不見。晚染疾,傢人將迎醫,告其父曰:‘寡婦之手豈可令他人視。不藥而卒,年五十一。”這位被列入《烈女傳》的胡氏為亡夫守節,恪守“男女授受不親”已到瞭癡迷的程度,身患重病也不肯請醫生診治,原因就是因為醫生是男人,而其時的醫生診病須碰病人的手(切脈),所以竟不治而死。這種烈女是唐以前所沒有的。
再看一個“明史》中的例子。
《明史·烈女傳》載:“陳節掃,安陸人。適李姓,早寡。孑然一身。歸父傢,寧志坐臥小樓,足不下樓者三十年。臨終,謂其婢曰:‘吾死,慎勿以男子舁我!傢人忽其言,令男子登樓舉之,氣絕窬時矣,起坐曰:‘始我何言,而令若輩至此?傢人驚怖而下。”
這位陳節婦恪守男女之大防已到瞭近乎瘋狂的地步,不僅生前不與任何男子見面,而且死後還不準男人走上樓抬她的屍體。這種行為,唐以前的史書中也根本沒有記載。
宋代雖然產生瞭程朱理學,但《宋史·烈女傳》中所載的烈女,對於男女之大防,也並沒有達到明代以後那樣幾近瘋狂的程度。
《明外史·烈女傳》載,有一個名叫柴氏的女子,是夏縣(今山西夏縣)孫貞之妻。崇禎四年冬,一夥流賊迫近夏縣,柴氏與丈夫一起避入山中,後不幸被抓住。賊兵見柴氏生得年輕美貌,不南得欲火攻心,一個人上前捏瞭捏她的手,號稱“剛烈”的柴氏立刻用牙將這個男人捏過的肉咬瞭扔掉;另外一個賊兵又扳瞭一下柴氏的胳膊,柴氏又如法炮制,一口咬掉瞭胳膊上的那塊肉。結果,柴氏被賊兵用刀活活砍死。這種為瞭嚴守男女之大防的酷烈舉動是前代史書中所罕見的。
總而言之,雖然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孟子)提出過“男女授受不親”的口號,但直到唐代,男女之間的界限卻並不像後世那樣森嚴,隻是到瞭宋代以後,男人和女人才成為天上的“參(shen)商”(古人把星空分為三垣和二十八星宿,其中有參星、商星,相距甚遠),不能相見。
需要加以說明的是,古代先哲們提出,“男女授受不親”本是為瞭端正男女之間的往來,並非要人們死死遵守。所以,孟老夫瞭有“嫂溺,則援之以手”——嫂子掉到水裡,要伸手去救她的說法。“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所以,孔老夫子才可以為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理想之實現,而降尊紆貴去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
隻是到瞭後人手裡,為瞭整肅江河日下的世風,才矯枉過正,把一本好“經”給念歪瞭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