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題目覺得有些公式記混瞭,索性整理一波
(一)需求價格彈性
1.定義:需求量對價格的反應程度;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價格對需求的影響程度;需求的變動率是價格變動率的倍數。
公式:
【Tips】需求的變動與價格的變動符號相反,因此Ed為負數,為簡便起見,我們通常把負號略去,取其絕對值。需求價格彈性簡稱需求彈性。
2.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點彈性和弧彈性
3.需求價格彈性的基本類型
①需求價格彈性系數Ed>1,表示需求富有彈性或高彈性,即價格變動1%,需求變動大於1%。
②需求價格彈性系數Ed<1,表示需求缺乏彈性或低彈性,即價格變動1%,需求變動小於1%。
③需求價格彈性系數Ed=1,稱為需求單一彈性,即價格變動1%,需求變動等於1%。
4.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5.需求價格彈性和總銷售收入的關系
(二)需求交叉彈性
1.定義:需求交叉彈性是指一種商品(j)價格的相對變化與由此引起的另一種商品(i)需求量相對變動之間的比率。
公式:
2.需求交叉彈性的類型
(三)需求收入彈性
1.定義:需求收入彈性是指需求量的變動和引起這一變動的消費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變動對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
公式:
2.需求收入彈性的類型
(四)供給價格彈性
1.定義:供給價格彈性是指供給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供給量變動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百分比的比率。
公式:
【Tips】由於供給規律的作用,價格和供給量是呈同方向變化的,因此Es為正值。
2.供給價格彈性的類型
(五)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短期生產函數
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假設隻有一種投入可以改變,而其他投入不可以改變,這是對企業短期行為的分析。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稱為短期生產函數。
假定資本量固定不變時,總產量的變化隻取決於勞動量L。隨著勞動量的變化,會引起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變動。
總產量(TP):生產出來的用實物單位衡量的產出總量
平均產量(AP):總產量除以總投入的單位數,AP=TP/L
邊際產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變條件下,由於新增一單位的投入而多生產出來的數量或產出。MP=ΔTP/ΔL
(六)短期成本函數分析
1.短期總成本、平均成本
短期總成本TC=總固定成本TFC+總可變成本TVC
短期總成本TC=平均成本AC×總產量Q
平均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變成本AVC
2.邊際成本MC
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額。由於短期內固定成本是常數,不受產量的影響,因而邊際成本也就是指產量變動引起的可變成本的變動。
(七)完全壟斷企業定價的一個簡單法則
依據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原則,可得:
簡單定價法則:
通過重新調整該公式,可以建立價格與邊際成本之間更為直觀的定價關系:
【提示1】在邊際成本上的加價額占價格的比例,應該等於需求價格彈性倒數的相反數。
【提示2】壟斷企業索取的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程度,受制於需求價格彈性。當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即Ed的絕對值較小時,壟斷者可以確定較高的價格;但是,隨著需求價格彈性的增大,Ed的絕對值擴大,則價格將非常接近邊際成本。
(八)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儲蓄—投資恒等式
(九)消費和儲蓄
1.三種消費理論
2.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
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互為補數,消費+儲蓄=收入,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十)投資函數及投資乘數
1.投資函數
投資是購置物質資本(如廠房、設備和存貨,以及住房建築物)的活動,即形成固定資產的活動,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資在內。
決定投資的因素主要有實際利率、預期收益率和投資風險等,預期通貨膨脹率和折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投資的成本取決於實際利率,如果投資的預期收益率既定,則實際利率越高,投資成本越高,投資就會減少,因此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如果假設投資和利率之間呈線性關系,則投資函數可寫成:
I=I(r)=e-dr
e——自主投資,是由於人口、技術、資源等外生變量的變動所引起的投資,與利率無關,即使利率為零也會存在。
-dr——引致投資,隨利率的變化呈反方向變化。
2.投資乘數
乘數也叫倍數,即一個因素或變量的變化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程度。
公式表明投資乘數k為邊際儲蓄傾向s的倒數。
(十一)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
總收入=總支出
總支出=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總收入=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消費=自發消費+邊際消費傾向×總收入(凱恩斯的消費函數)
總收入=(自發消費+邊際消費傾向×總收入)+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兩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自發消費+投資)/邊際儲蓄傾向
(十二)經濟增長因素的分解
(十三)價格總水平的含義、度量及決定因素
1.價格總水平的含義及度量
2.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
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包括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總產出、總需求和總供給。
(十四)奧肯定律
1.奧肯定律
美國經濟學傢阿瑟·奧肯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瞭美國產出與失業之間的一個數量相關關系。
相對於潛在的GDP(即一個經濟體在充分就業狀態下所能實現的GDP),實際GDP每下降2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上升1個百分點。或者說,相對於自然失業率(即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失業率),失業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實際GDP就會相對於潛在的GDP下降2個百分點。如果用y表示實際GDP,用y*表示潛在的GDP,用u表示實際失業率,用u*表示自然失業率,那麼,奧肯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y-y*)/y*=-2×(u-u*)
奧肯定律表明瞭在經濟增長和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政府應當把促進經濟增長作為降低失業率的主要途徑。
(十五)衡量財政支出規模變化的指標
反映財政支出變化情況的三個指標是:財政支出增長率、財政支出增長的彈性系數、財政支出增長的邊際傾向。
財政支出變化情況的指標:
財政支出增長率=(當年財政支出-上年財政支出)/上年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增長的彈性系數=財政支出增長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財政支出增長的邊際傾向=財政支出增長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額
(十六)衡量國債相對規模有兩大指標
(十七)增值稅的稅率與征收率
(1)增值稅的征收率
增值稅的征收率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和特定一般納稅人,均按3%的征收率計征,但銷售自行開發、取得、自建的不動產以及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按5%計征。
(2)增值稅的稅率
增值稅的稅率適用於一般納稅人,目前有基本稅率13%、9%、6%和0共四檔稅率。
(十八)增值稅的計稅方法
(十九)應納稅額的計算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1)綜合所得
(2)其他所得
(3)扣除
①捐贈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②專項扣除
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傢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五險一金)。
③專項附加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二十)財政政策乘數
財政政策乘數,是用來研究財政收支變化對國民收入的影響。財政政策乘數具體包括稅收乘數、政府購買支出乘數和平衡預算乘數。
【提示】財政乘數效應表明:當政府投資或支出擴大、稅收減少時,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擴大的作用,從而產生宏觀經濟的擴張效應;當政府投資或支出減少、稅收增加時,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收縮的作用,從而產生宏觀經濟的緊縮效應。
(二十一)我國貨幣層次劃分
①M0=流通中貨幣
②M1=M0+單位活期存款
③M2=M1+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其他存款(財政存款除外)
=流通中的貨幣+單位活期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其他存款(財政存款除外)
【提示1】
①M0是指企事業單位、個人、機關團體、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所持有的硬幣和現鈔總和(即通常所指的現金)
②M1是我國的狹義貨幣供應量,即流通中的貨幣和單位活期存款。因其流動性較強,是中央銀行重點調控對象。
③M2是我國廣義貨幣量,包括M1以及一些準貨幣(單位定期存款、個人存款、其他存款)。M2是研究宏觀調控的主要變量。
【提示2】根據M0,M1,M2的范疇可知,我國貨幣隻包括現金和存款兩類。
(二十二)貨幣供給機制
貨幣供應量包括現金和存款,其中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銀行的負債。
研究貨幣供給機制就要分別研究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行為和過程。
(二十三)集中趨勢的含義及測度指標
1.集中趨勢的含義
集中趨勢是指一組數據向某一中心值靠攏的程度,集中趨勢的測度也就是尋找數據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2.集中趨勢的測度指標
(1)均值
均值也就是平均數,就是數據組中所有數值的總和除以該組數值的個數。
①均值是集中趨勢中最主要的測度值,是一組數據的重心所在,解釋瞭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
②均值主要適用於數值型數據,但不適用於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
③均值易受極端值的影響,極端值會使得均值向極大值或極小值方向傾斜,使得均值對數據組的代表性減弱。
(2)中位數
①含義
把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數值叫做中位數。中位數將數據分為兩部分,其中一半的數據小於中位數,另一半數據大於中位數。
②計算
根據未分組數據計算中位數時,要先對數據進行排序,然後確定中位數的位置,n為數據的個數,其公式為:
(1)n為奇數:中位數位置是(n+1)/2,該位置所對應的數值就是中位數數值。
(2)n為偶數:中位數位置是介於n/2和(n/2)+1之間,中位數就是這兩個位置對應的數據的均值。
③適用
中位數是一個位置代表值,主要適用於順序數據和數值型數據,不適用於分類數據。中位數不受極端值的影響,抗幹擾性強,尤其適用於收入這類偏斜分佈的數值型數據。
(3)眾數
①含義:眾數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頻數)最多的變量值。
②適用:眾數適於描述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的集中趨勢。尤其是分佈明顯呈偏態時,眾數的代表性更好。而定量數據中,可能出現多眾數和無眾數的情況,因此眾數不適用於描述定量數據的集中位置。
有些情況下可能出現雙眾數、多眾數或者沒有眾數,難以描述數據的集中趨勢。
(4)均值、中位數和眾數的比較
(二十四)離散程度的含義及測度指標
1.離散程度的含義
離散程度反映的是數據之間的差異程度。集中趨勢的測度值是對數據水平的一個概括性的度量,它對一組數據的代表程度,取決於該組數據的離散水平。
數據的離散程度越大,集中趨勢的測度值對該組數據的代表性就越差,離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2.離散程度的測度指標
衡量離散程度的指標包括方差、標準差、離散系數。
離散程度的測度指標
(二十五)偏態系數
偏態系數的取值含義可用數軸表示:
(二十六)標準分數(也稱為“Z”分數)
1.標準分數適用及計算
在統計上,均值和標準差不同時,不同變量的數值是不能比較的,來自不同分佈的變量值不可比,但是每個數值在變量分佈中相對於均值的相對位置是可比的,因此可以通過計算標準分數來比較不同變量的取值。標準分數可以給出數值距離均值的相對位置。
標準分數Z=(原始分數Xi-平均分數X)÷標準差s
2.標準分數的實際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當數據服從對稱的鐘形分佈時,可以運用經驗法則來判斷與均值的距離在特定倍數標準差之內的數據項所占比例。
(二十七)抽樣誤差的估計
1.抽樣誤差無法避免,但可以計算
在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方法中,將樣本均值作為總體均值的估計量。則估計量的方差為:
【提示】實踐中,總體方差是未知的,通常用樣本方差來替代
2.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
(1)抽樣誤差與總體分佈有關,總體單位值之間差異越大,即總體方差越大,抽樣誤差越大。
(2)抽樣誤差與樣本量有關,其他條件相同,樣本量越大,抽樣誤差越小。
(3)抽樣誤差與抽樣方式和估計量的選擇也有關。例如分層抽樣的估計量方差一般小於簡單隨機抽樣。
(4)利用有效輔助信息的估計量也可以有效的減小抽樣誤差
(二十八)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是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相關關系的最簡單的回歸模型,隻涉及一個自變量。該模型可以表示為:
【提示1】因變量Y是自變量X的線性函數(β0+β1X)加上誤差項ε:
(1)β0+β1X反映瞭由於自變量X的變化而引起的因變量Y的線性變化。
(2)誤差項ε是個隨機變量,表示除線性關系之外的隨機因素對Y的影響,它是不能由X和Y的線性關系所解釋的Y的變異性。
【提示2】描述因變量Y的期望值E(Y)如何依賴自變量X的方程稱為回歸方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形式:
E(Y) = b0 + b1X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圖示是一條直線,
β0是回歸直線的截距;
β1是回歸直線的斜率,表示X每變動一個單位時,E(Y)的變動量。
【提示3】回歸分析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預測,即利用估計的回歸模型預估因變量數值。
(二十九)平均發展水平的計算
(1)絕對數時間序列序時平均數的計算
①由時期序列計算序時平均數:就是簡單算術平均數。
②由時點序列計算序時平均數:
第一種情況,由連續時點(逐日登記)計算。又分為兩種情形。
a.資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記。即已掌握瞭整段考察時期內連續性的時點數據,可采用簡單算術平均數的方法計算。
b.指標值變動才登記:采用加權算術平均數的方法計算序時平均數,權重是每一指標值的持續天數占總天數的比例。
第二種情況,間斷時點序列,由間斷時點(不逐日登記)計算。又分為兩種情形。
a.每隔一定的時間登記一次,每次登記的間隔相等。
間斷相等的間斷時點序列序時平均數的計算思想是“兩次平均”:先求各個時間間隔內的平均數,再對這些平均數進行簡單算術平均。
b.每隔一定的時間登記一次,每次登記的間隔不相等。
間隔不相等的間斷時點序列序時平均數計算也采用“兩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計算與間隔相等的間斷序列相同;進行第二次平均時,由於各間隔不相等,所以應當用間隔長度作為權數,計算加權算術平均數。
【絕對數時間序列序時平均數計算總結】
(2)相對數或平均數時間序列序時平均數的計算
相對數或平均數時間序列是派生數列,相對數或平均數通常是由兩個絕對數對比形成的。
計算思路:分別求出分子指標和分母指標時間序列的序時平均數,然後再進行對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三十)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
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的內容如下表:
(三十一)發展速度與增長速度
1.發展速度
(1)發展速度的有關概念
(2)定基發展速度與環比發展速度的關系
2.增長速度
(三十二)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
(三十三)速度的分析與應用
1.當時間序列中的指標值出現0或負數時,不宜計算速度。
2.速度指標的數值與基數的大小有密切關系。
3.在環比增長速度時間序列中,各期的基數不同,因此,運用這一指標反映現象增長的快慢時,往往要結合“增長1%的絕對值”分析,這一指標反映同樣的增長速度,在不同時間條件下所包含的絕對水平。
增長1%的絕對值=逐期增長量/環比增長速度=報告期前一期發展水平×1%
(三十四)利潤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和內容以及編制方法
(三十五)現金流量表的格式、內容及編制方法
我國企業現金流量表,屬於年度報表,由報表正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組成。
1.正表采用報告式,分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最後匯總反映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三十六)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是反映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如下表:
(三十七)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是指通過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速度等指標所反映出來的企業資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業整體經營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越快,表明企業資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經營能力越強。
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如圖:
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如下表:
(三十八)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標如下表: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