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總復習資料(世界地理)

第一、地球和地圖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地球是一個球體。2葡萄牙航海傢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瞭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3地球表面積 5.1 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 4 萬千米,赤道半徑 6378 千米,極半徑 6357 千 米,平均半徑 6371 千米。

2.緯線和經線1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2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是等長的。3.緯度和經度1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 90 度,在南極、 北極。2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3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4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 180°。5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6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 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西到 160°E 屬於西半球(大於 20°W 或大於 160°E)20°W 以東到 160°E 屬於東半球(小於 20°W 或小於 160°E)4.地球的運動1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 24 小時 晝夜交替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2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3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 (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4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5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 順時針方向轉。5.地圖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2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3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 尺。4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資料來源於網絡,下面是原文鏈接,獲取資料完整高清可打印版本

下面是知乎專欄,我發的地理資料都匯總在這裡,持續更新請關註

5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 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陸地和海洋1.世界海陸分佈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2.地球表面 71%是海洋,29%是陸地。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 會引起海陸的變化。6.德國科學傢魏格納提出瞭大陸漂移的假說。7.20 世紀 60 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 37 頁。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 山、地震的集中分佈地帶。

三、天氣與氣候(P42)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裡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 天氣可能差別很大。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 45 頁圖 3.4。3.氣溫和氣溫的分佈1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 2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2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 7 月最高,1 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 7 月最低,1 月最高。3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4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氣溫約下降 0.6°C。5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佈。4.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1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2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3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4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5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佈情況。6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幹極”——阿塔卡馬沙漠。7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4.世界的氣候1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2世界氣候分佈圖參見課本第 58 頁。

3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 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 大陸性氣候)。4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5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6《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內容。

四、居民與聚落1.人口與人種1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2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某區域的人口數(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4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人口稀疏地區:極端幹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5白種人主要分佈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佈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佈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6從 16 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 力的不足。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1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2語言 主要分佈地區漢語 中國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俄語 俄羅斯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傢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3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4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5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6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2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3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 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4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遊的平原地區,聚落分佈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 有聚落。5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

五、發展與合作1.目前世界上有 200 多個國傢和地區,分佈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 30 多個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7.目前,世界上有 20 多個發達國傢,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 是發達國傢8.目前,世界上有 150 多個發展中國傢,大部分是二戰後新獨立的國傢,主要分佈在亞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傢和發達國傢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 展中國傢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南”——發展中國傢主要分佈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北”——發達國傢主要分佈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佈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於 1945 年,總部設在美 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傢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要點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 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在 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 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7、赤道是 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 4 萬千米,是最長的緯線。緯度自北向南各有 90°,分別 用 N 和 S 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 180°,分別用 E 和 W 表示。8、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 5.1 億平方千米。

9、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 20°W 和 160°E 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10、緯度范圍: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1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 29%,海洋面積占 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 七分的海洋”。

12、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經線 半圓(名稱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 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 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 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 種基本類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 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 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19、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20、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1、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 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 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 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佈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 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 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6、到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 60 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 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7、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傢(發達國傢),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 平低國傢(發展中國傢),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8、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佈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 或是臨海地帶。

29、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佈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

30、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1、城市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噪聲幹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2、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色人種分佈在:亞洲東部、 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分佈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 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佈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4、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35、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6、基督教:產生於公元 1 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 主要分佈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 7 世紀,經典 為《古蘭經》,主要分佈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佛教:產生 於公元前 6 世紀,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道教是源於中國本 土的宗教。

3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3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概念 特點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相對穩定

39、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藍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海洋。

40、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41、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 7 月,最冷月出現在 1 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 現在午後 2 點(14 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42、世界氣溫分佈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43、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4、降水形成條件:1.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2.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 來的程度。

45、科學傢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 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6、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氣溫下降 0.6°C。

47、世界降水分佈規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2.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 多,內陸地區降水少;3.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8、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49、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佈、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緯度位置。

50、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5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52、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 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 66.5 度的夾角不變。

53、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後)太 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 月21 日前後)和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54、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 66.5°~90°) 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 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 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55、目前全世界有 200 多個國傢和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傢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傢是 梵蒂岡;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 960 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 的發展中國傢和社會主義國傢。

56、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傢劃分為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發達國 傢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傢主要分佈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 利、和平共處。

58、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傢與發達國傢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9、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60、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61、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62、中國與 2001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63、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64、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

重點地圖讀圖指導: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 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佈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 重要的洲界線。

4、判讀:大陸、海峽、半島、大洋、群島、島嶼。

5、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6、海底地形圖:三部分,五種地形,大陸架的深度不超過 200 米。

7、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8、常用圖例識別。

9、世界人口分佈圖:四大人口分佈稠密區。10、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11、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12、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13、地形雨示意圖。14、五帶的劃分圖。15、地區公轉示意圖。16、面積居前六位的國傢輪廓圖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大小:半徑:6371 千米;極半徑:6357 千米;赤道周長:4 萬千米。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4、經線:

第 7 頁 共 13 頁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 E 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 經,

用字母 W 表示;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 S 表示。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 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 20°W 和 160°E 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 半球;

20°W 以西、160°E 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 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瞭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地理意義:產生瞭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 單。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7、註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傢、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 的數字。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 71%,陸地 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 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 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C,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 2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 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 7 月份,最低氣溫是 1 月份,南半 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氣溫下降 0.6°C。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佈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 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佈圖。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佈。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第五章: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3、世界人口分佈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世界人口分佈稀疏區:幹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 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佈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教:流行於歐洲、美洲和大洋洲。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佈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 便利的地區。10、說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第六章:世界地區的發展差異1、發達國傢主要分佈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發展中國傢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國傢。

能舉例說明發展中國傢與發達國傢發展水平的差異。

2、聯合國由中、法、俄、英、美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總部設在美國 紐約,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等方面做瞭大量的工作。第七章:世界的區域(一)亞洲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2、運用地圖說出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3、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

亞洲的河流特點: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形成眾多的長河。

亞洲的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佈廣。

亞洲分佈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4、亞洲地廣人多,約有 36.8 億的人口,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區;

人口超過 1 億的亞洲國傢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等 6 個 國傢。5、亞洲共有 1000 個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區的民族,分別創造瞭各自的文化。

亞洲的三大文明發祥地: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 原)。6、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日本為發達國傢,其他為發展中國傢。(二)歐洲西部

1、運用地圖說出歐洲西部所處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傢。

2、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沿海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陸地帶為溫帶大陸性氣 候,

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及高原山地氣候,北部為寒帶氣候。

3、歐洲西部主要為發達國傢,工業以制造業為主,傳統的畜牲業發達。歐洲西部旅遊業發 達。

(三)南極洲

1、運用地圖說出南極洲所處的位置、范圍: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於南極圈內。

2、南極洲的幾個世界之最:緯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跨經度最多、氣候最寒冷。

3、南極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有“冰雪高原”之稱,冰層的平均厚度達 2000 多米,淡水資源 豐富。

4、南極洲的氣候特點:幹燥、烈風、嚴寒。5、南極洲礦產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稀少。(四)日本1、日本是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 4 個大島和數千 個小島及周圍的海域組成,首都為東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最高峰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運輸為主。

3、日本地處中緯度,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4、日本水能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

5、日本自然資源缺乏,發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進口。

6、日本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傢,科技力量雄厚,產品多銷往國際市場,經濟的對外依賴性 強。日本的工業佈局為臨海型,為瞭便於引進原材料、輸出工業產品,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五)俄羅斯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傢,東西長 1 萬多千米、南北寬約 4000 千米,面積為1707.54 萬平方千米,領土跨越瞭亞洲和歐洲兩部分。首都為莫斯科。

2、俄羅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東依次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 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河為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貝加爾湖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個淡 水湖。

4、俄羅斯地處中高緯,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天短而溫暖。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是冬季冷空氣的源地,年平均氣溫低。

5、在圖上找出俄羅斯主要的河流: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註入北冰洋)

6、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在圖上明確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 礦的位置。

俄羅斯的工業都臨近資源豐富的地方佈局,主要工業區有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 新西伯利亞

工業區等,能在圖上找出來。7、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業都很發達,但交通 線在歐洲部分

和亞洲部分分佈不平衡。(六)美國1、美國位於北美洲大陸,由 50 個州組成,其中本土有 48 個州及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 亞特區, 另外還有兩個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國的主體(本土)位於北溫帶,阿拉斯加州 位於北寒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

2、美國的主體部分(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3、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佈,西部為落基山脈,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 脈。

4、美國境內的密西西比河為世界第四長河,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群為世界最大的淡水 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為最大的淡水湖。

5、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傢。

6、美國的農業具有專門化的特點,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產量很大, 美國是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傢。利用地圖記住美國農業帶的分佈。

7、美國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三大工業區中,東北工業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南部工業 區以航天工業為主,西部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主。

8、美國工業發達,資源消耗和浪費嚴重,需要大量進口。(七)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上,東臨太平洋,西面和南面臨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 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小,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傢。

3、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為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 有典型的大

自流盆地(澳大利亞大盆地),東部為大分水嶺。

4、墨累河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從東南部註入印度洋。

5、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氣候具有半環狀分佈的特點,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 候分佈面積大。

6、由於澳大利亞長期孤立於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獨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動物有 袋鼠、鴯鶓、

鴨嘴獸,考拉等。

7、澳大利亞羊的數量特別多,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傢,被稱為“騎在羊背上 的國傢”。

8、澳大利亞農牧業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形成瞭四個不同的農牧業區。

9、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礦產品出口比重大,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傢”。

10、澳大利亞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