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十 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pī hè)而懷玉。
直 譯 :吾言甚易知,(我的言語其實很容易知道,)甚易行。(也很容易實行。)天下莫能知,(天下竟然沒有人能知道,)莫能行。(也沒有人能實行。)
言有宗,(言語都有宗旨,)事有君。(事中都有君主。)夫唯無知,(正因為對內情的一無所知,)是以不我知。(所以才不知道這個真我。)
知我者希,(知道我的人希少,)
則我者貴。(效法我的人可貴。)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因此,聖人外穿粗佈麻衣而內懷寶玉。)
我的話其實很容易知道,也很容易實行。天下竟然沒有人能知道,也沒有人能實行。
老子在這裡充分的肯定瞭自己講話的真實性,那都是可以用來踐行、用來證明的事實。
實際上,聖人所說的話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更不是做不到。就看人們願不願意將聖人的道理拿來深入思考,細致分析,弄清楚裡面所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含意。《道德經》裡的許多話,有時就像一個個迷語,迷底一捅就破,關健是我們需要這個揭迷的過程。智慧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迷惑在這個過程中消除,心靈在這個過程中凈化。
真正看懂的時候,事情簡單明瞭,做起來也毫不費力。但是,恰恰是因為太簡單才顯得枯燥乏味,令人堅持不瞭。若人不肯花費時間和功夫,沒有堅強的意志力,還確實辦不成功。就好像有人要將一根鐵棒磨成繡花針一樣,繡花針的纖細,來自於長期而又簡單的磨制經歷。
聖人的話之所以天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去實行,首先是因為人們缺信。疑惑不信或信心不足,導致瞭修學動力的有限,讓剛剛生起的熱潮很快冷卻;其次是因為缺願,發不起一個行善積德、成就大道的宏願。在遇到某些困難或障礙時,又會畏縮不前,退失道心。讓成就功業的計劃半途而廢,流產夭折。
隻有對聖人所說的真理深信不疑,才能建立起求證大道的堅定信願。具備瞭信心和弘願這兩個基礎,後面的行持就有瞭牢固的精神支撐,辦道的事情就不愁不能如願以償。這些說難則難,說易則易。光在那裡看,盡說空話,隻會讓人覺得難上加難;隻要真心去做,一步一個腳印,前面可能易之又易。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就像爬臺階那樣,每上一級就是一層新高度,一個新感受,一種新境界。
頂點就是底點,終點就是起點,但是不去經歷一定不敢肯定,也斷然不會成功。其實大道就在人們的眼皮底下,這個世界處處充滿著神奇和奧妙。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個我言,不是別人的言說,是我們自己的言語過程,它也是意識正在發揮作用的工具。
語言都有宗旨,做事都有君主。正因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才不被我們所知。
任何語言都各自代表著一種含意,這些含意中又隱藏著某種事物。語言正是為那些事物服務的,反過來講,那些事物就是語言所要表達的宗旨。
那麼,我們能從這個宗旨中發現什麼?這裡有一點非常重要,人們必需要清楚它,就是語言出自於口,來源於心。譬如,用語言介紹擺在眼前的一件事物,也一定是用眼睛將事物攝入到內心,然後,再由心意識將接收到的影像轉換成語言形式,用口舌表達出來。既便是離開瞭眼前的事物,還是能從心意識中調出已經儲存的信息,再一次或反復多次進行語言描述。如果眼前的事物實有的話,那麼心中的事物則肯定不實有,它隻不過是人心中顯現的一種虛相而已。這裡的宗旨,其實指的就是心,就是道的妙用。
因為有心的存在,所以才變現出一切。做事也是同理,不管是誰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事情的主體思想,這個主體既是事情的根源也是做事的動力。它仍然出自於心,隻不過它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再是語言,而是行為,由人去將所想的付諸到行動,造成瞭現象。
不明白這些道理,主要是對心沒有概念,對道一無所知。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人心迷在瞭語言和事情本身之上而走不出來。沒有去反觀語言的初宗來自哪裡,也沒有去發現和研究支持事情的主體是什麼。
不我知,也可以指不知道我。正因為無知,所以外界的事情才不被我所知,迷霧不驅散,當然就認不清真實的自己,也不可能知道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不我知的“我”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個是指老子說的聖人,另一個是指凡夫自己。不明白聖人說的是什麼,就不知道聖人的境界,也不認識聖人;作為凡夫的我們,如果不去提高智慧,明晰道理,瞭悟自心,所有的言行都近乎於無知之舉,又怎麼能瞭知這個神奇的自我呢?
真正的我隻有一個,沒有聖人與凡夫的差別。迷於事相成凡夫,覺悟本心是聖人。一念覺如黑暗裡點燈,一念迷似盲目中亂撞。能知者我盡知,無知者不我知。
本章總結
本章中出現瞭三個關健詞,一個是“我”,另一個是“知”,還有一個是“言”。《道德經》講來講去,講的基本上不外乎就是這些相似的內容。老子以言和事為下手處,來提醒人進行觀察,反方向追蹤它們的軌跡,則可以順藤摸瓜,揭開不為人知的深藏秘密。
我,是道的本體,沒有我即沒有道,也沒有一切。不過,這個我,不是我們凡夫所認為的我,既不是這個身體,也不是思想意識。那是不在生滅中的我,沒有顛倒迷惑,清靜覺悟的真我。他能看,能聽,聽嗅,能嘗,能感覺以及能分辨事物。普天之下,無處不是他開出花,結出的果。
知,是道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真我的重要本能。它具有天然的能知性,而且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如果說還有不知之事,那就是被凡夫自己建立的顛倒知見所迷惑,讓所知構成瞭厚厚的屏障。就像一面鏡子,本來可以照見萬物,若是鏡面上佈滿瞭灰塵,則暫時放射不出它的明照之能。知道我,即是知道心,也就是知道一切,因為一切無不是心的顯象,無不是道的妙用。
言,是道啟用功能的主要工具。換一句話說,道最直白、最中心的表現形式是語言。雖然事物在道中也占去瞭大量比重,但是,事物離不開言語,細究窮察,它們統統是言下之物,名相無別。講道,講心,講我,講作用,講真相,怎麼去求證?從當下的語言,從眼前的事相開始。不要向前走,隻需往後推,耐心細致地去考量語言以及事物的出處和來歷,這裡完全有希望窺見道的微妙端倪。
就像一條小河,人隻要是沿著河道逆流而上,肯定可以找到它的源頭,發現它的起點。說穿瞭本來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就怕人們不肯做。不做就不知,不知就不被我所知,更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我是什麼樣子。人為什麼會糊塗,就是因為不願意回頭。猶如犟牛拉車,不管方向對錯,隻顧一味向前,更不知將要去往何方,最後導致歸來遙遙無期。
每個人都是聖人,人人都內懷寶玉,有膽識的人可以直下承當,無氣魄的人慢慢去置疑。但可惜的是人們不認識自我,懷揣無價之寶,卻乞討街頭,流落異鄉。人人都擁有天地萬物一般的無盡寶藏,竟然被自己逼得窮困不堪,潦倒終生。
同樣一種境象,凡夫看到的是外表破舊的粗佈麻衣,而聖人卻能看到內在閃光的珍貴珠寶,其中大有意趣。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