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hihu.com/video/1115180294264733696
英國國寶級雕塑傢安東尼·葛姆雷,
以自己的身體為原型、鑄造人體雕塑而聞名。
他把人的身體看作一個空間,
一個可以投射人的想法和感覺的空間,
並對此進行瞭長達46年的身體雕塑探索。
他的一個個人形雕塑,不僅在美術館裡展出,
更出現在紐約、倫敦、香港等大城市的街頭,
高樓大廈的樓頂,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所,
被路人觸摸,被塗鴉,被車撞;
也出現在廣袤的大自然中,
經受日曬雨淋,時間洗禮……
今年3月,葛姆雷在意大利頂級博物館——
烏菲齊美術館的個展開幕,
一條對他進行瞭專訪。
撰文 陳子文
安東尼·葛姆雷在烏菲齊美術館接受一條專訪
今年3月,葛姆雷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個展開幕,我們在烏菲齊美術館和他碰面,並進行專訪。和3年前在北京見面時相比,安東尼·葛姆雷看起來沒什麼太大變化,穿著永遠是最樸素的基本款,橢圓框眼鏡,親切謙遜。
因為重感冒打著噴嚏的葛姆雷,依然認真思考、談論每一個問題。
意大利佛羅倫薩領主廣場 烏菲齊美術館外
在烏菲齊美術館,與古代雕塑對話
烏菲齊美術館,收藏著世界上最重要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這是烏菲齊第一次將一個當代藝術傢的作品,和館藏古典大師們的傑作,放在同一展廳展出。
這次展覽,有三件葛姆雷的身體雕塑,融入在烏菲齊的藏品中。
“在烏菲齊美術館做展覽,我想把人的身體帶回藝術裡,但是用一種不同的方式,不同於烏菲齊館藏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大師的作品。”
從美術館外的廣場,就遠遠地看見有個“人”,站在烏菲齊建築頂層的邊緣,俯瞰著地平線。一個小小的身體,立在沒有盡頭的天空。
另一件人體雕塑,在烏菲齊美術館的二層,被古希臘古羅馬雕塑環繞。它安靜地站在窗邊,望向窗外的阿諾河。
“它背對著這些館藏雕塑,而朝向自然。我想探討文化之美和自然世界之間的關系。”
在同層一個暗黑的小房間,葛姆雷的砌塊人體雕塑躺在地上,呼應臥躺在大理石基座上的古羅馬雕塑《雌雄同體者》。
“在100年前,人們坦然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而現在越來越多人認為,我的生理性別與我實際的性別認同無關。我想在性別和死亡之間展開對話。
這具分裂成碎塊的身體,與大地緊密相連。性別不重要,人的身體隻是細胞的聚集。”
在烏菲齊美術館另一側的獨立展廳中,則是葛姆雷幾十年來創作的不同材質、形態各異的身體雕塑。
一個劍橋“學霸”的東方之旅
安東尼·葛姆雷是一位雕塑傢,也是一位爵士。
2014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授予他爵士頭銜,獲大英帝國勛章。
此外,他的身份還有:
特納獎獲得者(Turner Prize,1994),日本皇傢世界文化獎獲得者(2013),英國皇傢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員、劍橋大學榮譽博士、英國皇傢藝術學會會員、大英博物館理事……
為葛姆雷這次烏菲齊展覽畫冊撰寫文章的,是中國的藝術評論傢沈奇嵐,她把葛姆雷的雕塑理念,和東方哲學聯系在一起。
青年葛姆雷
1968年,英國搖滾天團披頭士,到印度北部進行瞭一次靈修之旅,被媒體大范圍報道,掀起西方對印度靈修的關註高潮。
當時劍橋大學的學生葛姆雷,聽瞭披頭士成員喬治·哈裡森的一首歌《Within You Without You》,那是他第一次聽到用印度錫塔爾琴演奏的音樂,心生向往。
安東尼·葛姆雷小時候的傢庭合影(前排右2)
少年安東尼·葛姆雷
葛姆雷1950年出生在英國一個富人傢庭,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有愛爾蘭血統,全傢信奉天主教。傢中7個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那一個。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劍橋名聲最響的三一學院,學習考古學、人類學和藝術史。
1969年,進大學後的第一個長假,他便去印度待瞭幾個月。1971年一畢業,他又迫不及待,踏上印度之行,一去3年。
青年葛姆雷
葛姆雷師從佛教老師葛印卡,學習內觀靜坐(Vipassana),全神貫註於身體感知。這段經歷,啟發著他對“身體”的不斷思考。
“我其實是被學校過度教育的,就在30歲生日前我還是個學生。而在印度,是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每天靜坐16個小時,就為觀察。我覺得在印度學到的,比那麼多年的學校教育更多。”
那期間,葛姆雷也遊歷瞭印度的村莊城鎮,那是與英國完全不同的景象。過嬉皮士一樣的生活,研習禪修,飽覽優美靜穆的古印度佛像雕塑,這段經歷,洗刷著他原生傢庭和天主教留下的烙印。
葛姆雷年輕時在工作室
《安睡之地》 Sleeping Place 1973
1973年回到英國,葛姆雷用最簡單的方式做瞭人生第一件雕塑:他請朋友躺在地板上,給她蓋上一層浸染瞭石膏的舊被單,把被單包裹著的身體轉化為雕塑。
“在印度時,在清晨的火車站、加爾各答的街頭,可以看到不少貧苦的人裹著一層被單在睡覺。這層被單外的世界是嘈雜的車水馬龍,被單包裹內卻是一個私密空間,如此安然。”
這個圖像一直一直印在葛姆雷的腦海中,使他對人的脆弱、人的身體和生存空間的關系,有瞭新的理解。
24歲的葛姆雷,從此決定做一個雕塑傢。用身體做雕塑作品,用作品提出問題、引發思考,並讓觀眾來參與。
把身體看作空間,
46年探索身體雕塑的無限可能
安東尼·葛姆雷後來進入斯萊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Art)學習雕塑,在那他遇到瞭一生最重要的夥伴、助手、戀人,也是他後來的妻子——藝術傢Vicken Parsons。
創作過程
1981年,在Vicken的協助下,安東尼·葛姆雷開始以自己的身體為原型做雕塑。
先用佈包裹赤裸的身體,塗上厚厚的濕石膏,幹透以後再割開(葛姆雷現在身上還留著當時的刀疤),拼出人形模具,然後用鉛鑄成雕塑。
早期用石膏進行雕塑模型制作
後期電腦掃描身體進行雕塑模型制作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我要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雕塑原型?因為我的身體就是我在這個世界裡,唯一的渺小的居所。”
他覺得身體應該被當作一個空間來看待,一個可以投射人的思想和感覺的空間,這個空間也邀請人們去思考,去感受,去互動。
葛姆雷對此進行瞭40多年的探索,和持續旺盛的創作。
40多年來創作的不同材質、姿態各異的人形雕塑
到2019年初,他以自己的身體為原型,創造出一個宏大的雕塑庫:70多個系列、700多種不同材質、姿態各異的雕塑。(數據參考工作室官網存檔的作品,實際數量會更高。)
《房間》(ROOM) 1980
這次在烏菲齊美術館展出的《房間》,是葛姆雷的早期作品。他把身體作為一個建築空間來探索。把自己的一整套衣服,衣、褲、鞋、襪等剪成8毫米寬的連續絲帶,圍合成一個6㎡大小的“房間”。這看起來像一個拳擊競技臺,也是生活的空間。
《三種方式的鉛鑄身體雕塑》系列 (THREE PART LEAD BODYCASE WORKS) 1981 – 1984
這系列作品,是葛姆雷最早的以自己的身體做的雕塑,每組3個人體,看、聽、聞;躺、坐、站;說話、思考、行動。
《延伸雕塑》系列 (EXTENDED WORKS) 1984 -1996
這個系列的雕塑,手臂、大腦和身體無限延伸。從中也能看見雕塑大師賈科梅蒂對他的影響。
《內在者》系列 (INSIDERS) 1997 – 2005
與《延伸》系列相反,《內在者》系列雕塑是將身體向內濃縮。除瞭葛姆雷自己的身體,還有3個女模特也參與瞭創作。
《領域》系列 (DOMAIN SERIES) 1999 – 2003
邀請近300名觀眾,以他們的身體制作人形模具,用不銹鋼筋元素,焊接成人形。
《早期的砌塊人體》 (EARLY BLOCKWORKS) 2001 – 2003
這系列有點像被馬賽克瞭的三維人體,這與數字時代帶給葛姆雷的感受有關。
《感受物質》 (FEELING MATERIAL) 2003 – 2008
一條沒有盡頭的螺旋線繞著身體旋轉,從皮膚向外擴展,形成一個能量場。
《駐》 (STATION) 2013 – 2015
這系列的身體,轉化成瞭一棟建築的骨架,身體由柱子、樓層構成。
《模型》 (MODEL) 2012 – 2013
2012年時,葛姆雷第一次創造出一個人們可以真正走進去的身體,當時他激動地認為,這是自己30多年曲折創作路的巔峰。
24個鐵質房間,組成瞭一個巨大的人形雕塑,內部相連通。
裡面像個迷宮,有些地方你要彎腰、甚至趴下才能穿行,“你可以在裡面閑逛、睡覺,甚至野餐。我兒子進去後在裡面玩兒瞭個遍,他把這當成一個跑酷路線。”
《通道》 (Passage) 2016
這次在烏菲齊展出的作品《通道》,創作於2016年,同樣邀請你進入。
作為建築空間的通道,被做成瞭身體的輪廓。通道12米長,走入的過程,像是一段通向黑暗的旅程。
越往裡走,感受到空間越來越深、越來越大,無限延伸。黑暗讓你能專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存在於這個仿佛無邊無垠的空間中,卻又不知道邁出的下一步,是不是盡頭。
這跟人靜坐冥想時感受到身體與空間的關系,十分類似。
把身體雕塑放遍世界各地,引發人們互動
2007年,當葛姆雷的雕塑項目《視界》在倫敦市中心展出時,最忙的可能是警察……因為警察局的電話被打爆瞭:“有人在房頂,他要跳樓!”“有個裸男在滑鐵盧橋南側!”
《視界》英國倫敦 2007
31個根據葛姆雷本人的身體“復制”出來的人體雕塑,被散落放置在倫敦市中心,和泰晤士河兩岸。其中,27個雕塑“站”在公共建築的樓頂,另外4個“走”在大街上。
《視界》 美國紐約 2010
倫敦結束後,這群身體雕塑又到瞭紐約曼哈頓展出,它們一個個出現在帝國大廈、人壽大廈等高聳建築的頂端。按葛姆雷的設想,越接近大樓的邊緣越好。
《視界》中國香港 2015-2016
2015年,《視界》項目到瞭香港這座高樓聳立的城市,“它充當瞭一個刺激點,改變瞭你對於自己身在何處、這是座什麼樣的城市的整個感受。”
大部分香港民眾剛開始是震驚:“這是什麼?這個鋼鐵人在我的街上做什麼?”
有的路人以為這些是活人假裝成雕塑,便走上前觸摸:“它會有反應嗎”?
然後他們會看到那邊天上還有一個,“他們到底有多少人,我的天吶,那還有一個……”有人說這像是一次外星人入侵。
不論如何,這些公共雕塑的確一下打開瞭這座城市裡人們的感官,也見證瞭人們的體驗和變化。
然後慢慢地,從陌生變成熟悉,這些雕塑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人們的這些互動,恰恰是葛姆雷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隻有當觀眾參與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作品才有意義。
《別處》 英國克羅斯比海灘 2005-2006
“有時我想我的作品在什麼地方最強烈?是我把它置於野外的時候,它必須在雨中,在雪裡,必須經歷被塗鴉亂畫或被車撞……隻有這樣,它才能與真實的時間、真實的生活對話。”
不僅在城市,葛姆雷的身體雕塑,更在廣袤的大自然中。
《地平線之域》 奧地利 2010
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上的裝置《地平線之域》,在海拔2000米的高處,上百件人體雕塑分散在150多平方千米的山野中。
《別處》德國庫克斯港 1997
位於德國北部庫克斯港的公共項目《別處》,是葛姆雷認為真正完美的時刻之一。100件真人大小的鑄鐵雕塑,被放置在沿岸沙灘。鐵人們伴隨著潮漲潮退、日出日落,某種程度上參與到海灘的日常生活中。
《視力》希臘提洛島 2019
現在,葛姆雷的人體雕塑作品,正在希臘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提洛島展出,它們站立在古遺址中,望向愛琴海。這些充滿滄桑感的軀體,呼應著古城遙遠的記憶。
《暴露》荷蘭萊利斯塔德 2010
一個雕塑傢的雄心:用藝術影響社會
當代藝術總讓人感覺有些許的咄咄逼人,而葛姆雷對公共藝術項目的創作,十分慎重,有自己的準則。
2005年前後,曾有人問他願不願意到香格裡拉做雕塑,他便去瞭趟雲南麗江。花瞭一周的時間四處逛逛,和當地納西人聊天,但最後他決定什麼都不做。因為他發現,別人想讓他做作品的動機,可能來自政府或者遊客,而不是當地人。
“如果我真要完成一件公共作品,我希望是和當地人一起來實現。”
《北方天使》英國蓋茨黑德 1998
早在20多年前,葛姆雷就曾用一個藝術作品,奇跡般地改變瞭一座城市的命運。
《北方天使》制作過程
1998年,葛姆雷創作一個高20米、翅膀長達54米的巨大天使雕塑,屹立在英國北部的蓋茨黑德。這個早已蕭條的煤礦、造船城市,也因此重新吸引瞭人們的眼光,逐漸復蘇,不得不讓人嘆服。
這個巨型雕塑,在2002年被票選為“英國奇跡”之一。
《土地》在北京中國國傢博物館展出 2003
葛姆雷另一個震撼人心的公共藝術項目,是從1998年起,與世界各地不同社區合作的《土地》(Field)。他也因此在1994年獲得英國藝術界最高獎項——特納獎。
《土地》在廣州花都創作現場 2003
2003年,葛姆雷把《土地》帶到瞭亞洲。在廣州花都,他和象山小學的孩子、廣州美院的學生、及當地農民一起共360個人,大傢花瞭5天,用瞭120多噸粘土,創作出20萬個小泥人。
創作過程
創作者和泥人作品
拿一碗粘土,在手裡把泥捏成人形,然後用鉛筆戳它的頭,給它一雙深陷的眼睛,賦予它靈性。葛姆雷現在還清楚記得,“剛開始大傢很緊張,覺得我不會做藝術啊。但沒過半天,大傢逐漸放松,進入到用一碗土捏一個小人這個冥想性的重復狀態中。”
安東尼·葛姆雷 《土地》在廣州創作,後在廣州、北京、上海、重慶四地展出 2003-2004
在廣州展出時,小泥人擺滿瞭1萬多平米的地下車庫展廳,漫無邊際,20萬個小人、20萬雙眼睛,通過一個門檻註視著你。
在葛姆雷看來,土地有記憶、有感受,而藝術要與住在那片土地的人們,血肉相連。
安東尼·葛姆雷和妻子Vicken Parsons,與波吉邦西的雕塑作品(圖片由沈奇嵐提供)
今年3月,趁著在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展覽的開幕,葛姆雷和幾位藏傢、朋友一起,去附近的波吉邦西(Poggibonsi)小鎮,看看他15年前在那做的作品。
安東尼·葛姆雷與作品(圖片由沈奇嵐提供)
波吉邦西以前是重要的交通幹道,二戰被炸得隻剩3條街,整個小城幾乎都是戰後重建,居民也大多是外來人口。2004年,葛姆雷被委托為小城制作公共雕塑,沒什麼預算、沒什麼錢,但他認為這是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市政廳廣場前的雕塑
超市門口的雕塑
車站的雕塑
他以人們的身份認同為切入點,征集瞭7個當地的普通居民,以他們的身體為原型做雕塑。這7個雕塑出現在小鎮的各個生活空間:超市、路邊、火車站、市政廣場……”
一起去瞭小城的藝評傢沈奇嵐覺得,現在看這些雕塑還是很感人:“這個項目在當時很前沿,大傢不能理解,還有人破壞雕塑。隨著時間,人們漸漸接納並喜歡上瞭它們。節日慶祝時,也會在它們手中插上旗幟;站立在市政廳前面的那個雕塑,見證瞭10多年來人們在那結婚、畢業……”
這些公共雕塑,實實在在成為瞭居民公共生活的一部分,讓人們的生活因藝術而具有新的理解。
葛姆雷最新的項目,是與天文學傢、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運用VR技術,讓觀眾從一座太平洋島嶼通往月球,讓人的身體真正體驗失重、在月球表面彈起……
不得不說,安東尼·葛姆雷所做的事,已遠遠超過藝術界的范圍。
46年的創作生涯,更像是在通過藝術作品,去解答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的問題。
鳴謝:常青畫廊,烏菲齊美術館,安東尼·葛姆雷工作室,藝術評論傢沈奇嵐
烏菲齊美術館《ESSERE》展覽現場 部分圖片攝影: Ela Bialkowska, OKNO Studio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