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級核潛艇(美國海軍艦艇)
俄亥俄級核潛艇(Ohio-class submarine)是美國1976年開始建造的核動力潛艇等級,與蘇聯的臺風級潛艇同為冷戰時期典型產物。美國海軍原本計劃建造2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潛艇。蘇聯解體後,美國政府於1994年進行瞭核武勢態評估。報告認為18艘服役中的俄亥俄級隻需保留14艘,已能滿足核威脅部署需求,建議首4艘提早退役。國防部後來建議把首4艘俄亥俄級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並得到國會支持。
三叉戟導彈
三叉戟導彈(Trident missile)是美國制造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於1980年代和90年代分別替代海神導彈和北極星導彈。主要型號包括三叉戟I型(UGM-96 Trident I)和II型(UGM-133 Trident II)。
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
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又稱分導式多彈頭,簡稱MIRV。是多彈頭發展的另外一個型態,也可以算是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功能強化版。
美國和平衛士(MX)洲際彈道導彈的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
MIRV也是在彈道導彈的鼻端裝載多枚核子彈頭載具,這些載具的特點是他們能夠各自攻擊不同的目標。與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的最大差異就在於這兩者之間可以設定攻擊目標的多寡。
由於MIRV可以設定對不同坐標的不同目標發動攻擊,也就擴大瞭一枚彈道導彈可以同時攻擊的目標數目,降低需要的導彈數目就能夠達到相同的攻擊目的。在增加一枚導彈可以同時攻擊目標數量的同時,也提高反彈道導彈的作業和攔截難度。
MIRV需要在載體上設計改變航向和彈道的火箭以分別將彈頭於指定的空域釋放,技術難度上面高於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
俄亥俄號潛艇
俄亥俄號潛艇(USS Ohio SSBN/SSGN-726)是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首艦,也是美國海軍中第四艘以俄亥俄州之名命名的艦艇。作為彈道導彈核潛艇,該潛艇的最初舷號為SSBN-726,而在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之後,則被重新命名為SSGN-726。
徽章
☢️W76
The W76 is an American thermonuclear warhead, designed for use on the UGM-96 Trident I 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 (SLBMs) and subsequently moved to the UGM-133 Trident II as Trident I was phased out of service. The first variant, the W76 mod 0 (W76-0) was manufactured from 1978 to 1987, and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W76 mod 1 (W76-1) between 2008 and 2018, completely replacing the Mod 0 in the active stockpile. In 2018 it was announced that some Mod 1 warheads would be converted to a new low-yield W76 mod 2 (W76-2) version. The first Mod 2 warheads were deployed in late 2019.
History
The warhead was initially manufactured from 1978 to 1987 and designed by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It was initially fitted to the Trident I SLBM system, but after the Rocky Flats plant where its successor the W88 was being made was shut down in 1989 after a production run of only 400 warheads, it was decided to transfer W76 warheads to Trident II.
A life extension program (LEP) for 800 warheads was approved by the US government in 2000, then later increased to 2,000. The purpose of the LEP was to extend service life by 20 years and add new safety features. Production on the W76-1 started in September 2008 and the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completed updating all W76-0 warheads to the W76-1 design in December 2018.
The 2018 Nuclear Posture Review announced that a new variant, the W76-2, would be manufactured. The W76-2 variant is described as a low-yield warhead, estimated at about 5-7 kilotons of TNT equivalent. The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that it had started to manufacture the W76-2 in January 2019. Initial operating capability was expected in the final quarter of 2019, and manufacturing is expected to last through FY2024 at the Pantex Plant. According to FAS, the W76-2 warhead was first deployed with USS Tennessee during its late 2019 operational patrol.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confirmed in February 2020 that W76-2 had been 'fielded'.
The warhead is currently the most numerous weapon in the US nuclear arsenal, having replaced the 50 kt W68 that was fitted to the Poseidon SLBM in that capacity.
The United Kingdom operates a nuclear weapon based on the W76 mod-1 design under the name “Holbrook”.
Design
The W76-0 had a design yield of 100 kt while its replacement the W76-1 has a yield of 90 kt. The W76-2 has an estimated yield of 5 to 7 kt.
The W76-0 was fitted inside a Mk4 reentry vehicle (reentry body in US Navy parlance) while the W76-1 and -2 are fitted inside the new Mk4A reentry vehicle. Reentry vehicle and warhead weight i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95 kilograms (209 lb).
During the W76-1 LEP, the warhead was fitted with a new MC4700 arming, fuzing and firing (AF&F) system. The MC4700 AF&F system increases warhead kill probabilities against hard targets such as silos and bunkers. It achieves this by first calculating the range to the target outside of the atmosphere (i.e. before the atmosphere can alter the warhead's trajectory) and then continuously calculates its position on a line based on acceleration. If the contact fuze is actuated (such as falling short or striking on target) the warhead detonates, but if the fuze calculates it has overshot the target it detonates the warhead before it can leave the kill radius of the target (the kill radius is a sphere, not a circle). In comparison, a warhead without such a smart fuze would when overshooting a target, continue flying, leaving kill radius where detonating would destroy the target, and impact the ground which would actuate the impact fuze and detonate the warhead, outside the kill radius.
☢️W88
W88是美國的其中一款熱核彈頭,估計爆炸當量為47.5萬噸TNT(1,990 TJ),其大小足以安裝在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 MIRV)導彈中。W88核彈頭是在1970年代,於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設計。1999年,曾主持其項目的洛斯阿拉莫斯負責人將其稱為“美國最先進的核彈頭”。截至2021年,其最新版本是W88 ALT 370,經過11年的研發,第一批核彈頭在2021年7月1日投產。UGM-133A三叉戟II型潛射彈道導彈最多可搭載8枚W88核彈頭或12枚10萬噸級的W76(英語:W76)核彈頭,但在《戰略攻擊武器裁減條約》(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SORT)的限制下,最多隻能搭載8枚核彈頭。
用於W88的引信和點火系統。
歷史
在1976年,在美蘇兩國商討《限制地下核武器試驗條約》(英語:Threshold Test Ban Treaty)(英語: 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Underground Nuclear Weapon Tests)前,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已經完成瞭大部分該核彈頭的工作。最初設想生產4000-5000枚核彈頭,但生產工作在1989年洛基山脈核工廠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突擊搜查後終止。曾經考慮過重啟生產,但其計劃在1992年1月終止。最後生產瞭約400枚核彈頭。
設計
關於W88的資料暗示它是標準泰勒-烏拉姆熱核武器設計方案的變體。在 W88 等熱核武器中,初級的核裂變導致次級的核聚變,這產生主要的爆炸。盡管該武器在次級利用核聚變,但大部分爆炸當量來自初級、次級核材料的裂變。
1999年,聖荷西信使報報導指W88有一個蛋形初級部件和球形次級部件的結構,它們被放在一個因其形狀而被稱為“花生”的輻射箱(英語: radiation case)內[解釋性說明:The code-name of the primary was Komodo and that of the secondary was Cursa, which come from the names of a ferocious lizard, the Komodo dragon, and a bright star, Cursa.]。4個月後,紐約時報報導,1995 年,一名來自Z國的所謂雙重間諜提供的消息表明,Z國恐怕已經通過間諜活動知道有關 W88核彈頭的細節。如這些新聞報導屬實,將表明泰勒-烏拉姆設計方案的變體可滿足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核彈頭小型化的需要。
蛋形初級部件的有用性顯然被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彈頭的初級部件的直徑所限制,如果一個蛋形初級部件可以正常工作,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彈頭便可以在不失高當量爆炸的同時,做得小得多,W88的爆炸當量達475千噸,重返大氣層載具約長60英寸(1,500mm),和基本直徑為18英寸(460mm),而核爆炸組件長35英寸(890mm)。根據不同的估計,彈頭的重量分別為386磅(175kg),400磅(180kg),790磅(360kg)。更細小的核彈頭允許更多的彈頭安裝在單個導彈上,並提高瞭速度和射程等基本飛行性質。
非球形初級部件的計算顯然比球形初級部件要困難幾個數量級。球形對稱模擬是一維的,而軸向(axially)對稱模擬是二維的。模擬通常將每個維度劃分為離散的部分,所以一維模擬可能隻涉及100個點,而同樣精度的二維模擬則需要10,000個點。
Template:Disputed inline
武器包含“Fogbank”(英語:Fogbank)(用於W76,W78,W88核彈頭的核材料的代號)。雖然它的確切性質是機密的,但“Fogbank”被認為是用於武器級的泡沫或氣凝膠材料。
戰斧巡航導彈
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制式型號BGM-109)是一種長程、全天候、具有短翼、以次音速巡航飛行的導彈,名字源自印第安戰斧。1972年由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發,1983年推出服役。戰斧巡航導彈設計上是一種中到遠距離,低空飛行,並且以模組化設計,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雷神與麥道都獲得過生產合約共同生產。
美國海軍向雷神公司提出最後一份戰斧巡航導彈的訂單,宣告在完成這份合約後,戰斧導彈將結束延續40年的生產歷史。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這份合約是在2018年4月27日簽定的,采購100枚戰斧導彈改良第4型(Block IV),總價1.43億美元。這批導彈具備全方位垂直發射能力,可安裝在伯克級神盾驅逐艦上,主要任務是遠程對陸地攻擊之用。預計全部生產將會在2020年8月完成。
依美國國防部的財政預算顯示,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要求2021年增加1億2500萬美元,用於購買48枚陸攻型戰斧巡航導彈,因此該導彈有望繼續生產。
發展歷史
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觀察過德國的V-1導彈的攻擊後,利用占領德國期間大規模搜集各類相關發展的資料、硬件與人員,送回美國之後加以分析、組裝、測試,作為後續發展的基礎。巡航導彈的發展自1940年代末期就一直進行,直到彈道導彈成熟之前,巡航導彈是美國早期核子打擊的主要手段。當彈道導彈能夠以更高的速度攻擊更遠的目標下,巡航導彈的發展腳步就漸趨緩慢。
戰斧巡航導彈的產生來自於科技發展與政治需求兩方面的結合。在科技發展方面,戰斧導彈得利於:
- 自1950年代以降,體積上持續縮小,但是功能和精確度不斷提升的導引系統。1958年LTV-Electro公司(後來更名為E系統公司)研發出地形輪廓比對(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導引系統,他的體積比過去的使用雷達做為地形比較的導引系統要小且輕,但是在精確度上有大幅的提升,也因此成為美國兩款巡航導彈的導引系統。
- 1964年威廉斯研究公司提出一項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研發案,這一款發動機預備做為可被單人使用的“飛行腰帶”飛行器。這個飛行器能夠以95公裡/時的速度飛行16公裡的距離。1967年威廉斯推出重量僅有31公斤、直徑30.5公分的WR19渦輪風扇發動機(英語:Williams F107)(對外正式型號為F107),這顆發動機可以提供1.910千牛頓(430磅)的推力,相較於當時具有類似推力輸出的渦輪發動機,WR-19的體積和重量都非常的小,經過不斷的測試和改良之後,WR-19的可靠度讓縮小巡航導彈的體積不再是夢想。
- 核子武器小型化,使得同樣體積與重量的彈頭的威力大幅提升,或者是同樣威力的彈頭能夠安裝在較小型的導彈上面。
美國在越戰期間大量使用各類遙控無人載具執行對北越的高危險性任務所獲得的經驗,累積出一批對研發與佈署無人作戰載具的支持者。此外,美國海空軍常年使用小型無人靶機與誘餌之後,也在1960年代構思在研發新一代靶機時加入可攜帶武裝的需求,這些需求後來演變為次音速巡航無武裝誘餌(Subsonic Cruise Unarmed Decoy,SCUD)與次音速巡航攻擊導彈(Subsonic Cruise Attack Missile,SCAM)計劃。然而這兩項計劃到瞭1970年代先後被取消,不過他們已經為後來的巡航導彈研發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蘇聯在冷戰時期最先將巡航導彈使用於武裝沖突上,使用最多,戰果也最豐碩的就是於1967年重創以色列驅逐艦的冥河反艦導彈,再加上蘇聯推陳出新的各類巡航反艦導彈嚴重刺激美國,讓美國不得不急起直追,首先佈署的是體型較小的魚叉反艦導彈。
導彈構造
戰斧巡航導彈的設計是采取模組化,盡管各次型攜帶的彈頭種類或者是導引系統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導彈內部的主要結構則是相通的。
導彈的最前端是導引系統模組,位於這個模組後方的則是一到兩個前段彈身配載模組,這個模組可以攜帶燃料或者是不同的彈頭。
第三段是彈身中段模組,是主要的燃料與彈翼的所在位置。其後是彈身後段模組,其中包含延伸自前方模組的主燃料箱,發動機進氣口。其後是動力模組段,也就是發動機所在的位置。動力模組後方是導彈的最後一個模組,主要是安裝火箭推進的加力器,以提供導彈在發射之後加速到渦輪發動機可以操作的速度范圍所需。
生產次型
戰斧巡航導彈在設計上以模組化的設計,經由替換彈頭與導引系統之後,能夠利用同樣的彈體設計,滿足不同任務需求。雖然戰斧在設計上可以由多種載具發射,不過空射型美國空軍並未接受,陸射型在部署到歐洲地區之後引發很大的抗議以及國際壓力。在與蘇聯達成核子武器談判之後撤除。目前使用中的隻有從水面艦艇和潛艇發射這兩類。
根據戰時分享協定,截至1947年,聯合開發信托已在蘭開夏普雷斯頓附近的斯普林菲爾茲(Springfields)儲存1900噸比屬剛果運來的鈾礦石,其中1370噸歸英國使用。為取得鈾礦投入自傢核武器計劃,美國開啟談判,雙方權宜之下妥協,於1948年1月7日簽訂協議。新協議正式中止過去的所有協定,《魅北克協定》也不例外。美國使用核武器前無需再與英國協商,但美、英、加三國間還是可以有限地共享技術信息,同時聯合政策委員會和聯合開發信托繼續運作,不過聯合開發信托更名聯合開發署。
1949年,美方提出隻要英國同意削減原子彈計劃,就能使用美國生產的原子彈。英國原本的目標時間是1952年,美國人的提議可以讓英國擁有核武器的時間大幅提前。隻有戰爭所需的原子彈部件才會存放在英國,其餘的都將放在美國和加拿大。英國最終拒絕美方提議,理由是“如此重要的武器卻要依靠他國供應,這不符合我們一流強國的地位”。
英國反過來提議限制本國核武計劃,換取美國的核武器。美國多名政府要員對此強烈反對,其中包括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劉易斯·斯特勞斯(Lewis Strauss)、聯邦參議員伯克·希肯盧珀(Bourke B. Hickenlooper)和原子能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Atomic Energy)的阿瑟·范登堡。與此同時,英國物理學傢、原子間諜克勞斯·富赫斯於1950年2月2日被捕,引發美國對安全問題的擔憂,英國的提議夭折。1951年6月,曾於1947年1月至1948年8月作為英方人員加入聯合政策委員會的唐納德·麥克林叛逃蘇聯,導致美國更加難以信任英國的安全防范制度。
艾森豪威爾政府
1952年10月3日,英國通過“颶風行動”在西澳大利亞州引爆首枚原子彈。英國原子彈雖比美國1946年的水平要高,但在核武技術上仍落後美國好幾年。11月1日,美國引爆“常春藤麥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試驗真正的熱核武器(又稱“氫彈”)。原子能聯合委員會認為,美國基本上不能從向英國分享核技術中得到好處。面對常春藤麥克,蘇聯於1953年8月12日引爆助爆型裂變武器(Boosted fission weapon)RDS-6還以顏色。得知蘇聯舉動後,1953年1月宣誓就職的新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通知國會,認為《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已經過時,而且是“美國歷史上非常可悲的不幸事件”,他本人甚至“感到羞愧”。
1957年3月,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從右往左第二位)和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右前)在百慕大會晤,修復兩國因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產生的裂痕
1953年12月,艾森豪威爾和1951年10月25日再度當選首相的丘吉爾會晤,商討能否在戰時讓英國使用美國的核武器,“E計劃”便是由此誕生。英國飛機裝載美國核彈前,兩國還需要解決大量技術和法律問題。美國必須披露核彈重量和尺寸,核彈交付還需提供彈道相關數據。接下來兩國尚需解決保管、安全和目標定位問題,這些信息的發佈都受到《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限制。
1954年8月30日,美國頒佈《1954年原子能法》(Atomic Energy Act of 1954),允許該國與其他國傢交流更多信息,為1955年6月15日簽署的共同防禦目標原子信息合作協定鋪平道路。1956年6月13日,兩國達成新協議,向英國提供核潛艇推進技術,這能為英國政府省下億萬研究和開發成本。原子能聯合委員會對此舉是否符合《1954年原子能法》,以及英國是否達到1955年協定要求的安全標準爭論不休。隨著1956年總統大選臨近,艾森豪威爾不得不撤銷提議。
1956年10月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導致英美關系陷入低谷。次年3月,艾森豪威爾在百慕大與英國新任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面談,提議在英國部署美國遠程彈道導彈,這便是日後的“艾米麗計劃”(Project Emily)。兩人還曾討論用英國卡德霍爾(Calder Hall)核電廠信息換取美國核潛艇推進技術,準許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nited Kingdom Atomic Energy Authority)從加拿大購買鈾礦石,協調英國皇傢空軍轟炸機司令部(RAF Bomber Command)和戰略空軍司令部的作戰計劃。
蘇伊士運河危機是在美英兩國開展遠程彈道導彈系統談判後爆發,但英國政府正好可以通過大力宣傳該協議來證明兩國間的裂痕已經修復。英國氫彈計劃決定在聖誕島發起“格鬥行動”(Operation Grapple)引爆氫彈,美國對該島有領土主張,英國的測試得到美國大力推動。第一次引爆沒有成功,但11月8日的“格鬥X號”終於達成預想結果。
談判
史普尼克危機
1957年11月8日,艾森豪威爾(左)在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日耳曼敦為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新大樓奠下基石。原子能聯合委員會主席卡爾·托馬斯·達勒姆(中)和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劉易斯·斯特勞斯(右)在旁見證
英國成功開發氫彈時,兩國談判正好重啟。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人類歷史上首枚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美國公眾對此大為震驚。他們滿以為祖國擁有技術優勢,能確保國傢所向披靡,沒想到突然之間就有無可爭議的證據表明,蘇聯至少在某些領域領跑全球。采取措施應對史普尼克危機的呼聲此起彼伏,波及范圍越來越廣,美英政府高官認為這是改善兩國關系的絕佳機遇。經英國駐美國大使哈羅德·卡西亞(Harold Caccia)提議,麥克米倫於10月10日致信艾森豪威爾,敦促兩國整合資源,以達成從“軍事、經濟和政治”各方面應對蘇聯挑戰的目標。
10月25日,麥克米倫飛抵哥倫比亞特區談判。他擔心10月10日導致重大災難的溫斯喬火災會成為談判的絆腳石,因為這場火災表明英國在核安全問題上還不夠專業,而且對於反對與英國合作的美國人來說,這無疑是非常有力的論據。他下令隻保留必須的火災報告,其他的和印刷字模一起銷毀。麥克米倫很快發現美國人對史普尼克1號十分緊張,導致艾森豪威爾政府受到極大的公眾壓力,要求他們采取行動部署遠程彈道導彈,安撫震驚且心急如焚的民眾。
艾森豪威爾和麥克米倫同意組建英國國防部常務次長理查德·鮑威爾爵士(Sir Richard Powell)和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唐納德·誇勒斯(Donald A. Quarles)領頭的研究小組,考慮如何盡快在英國部署遠程彈道導彈。斯特勞斯和英國原子能管理局局長埃德溫·普洛登爵士領導另一個研究組,考察核合作及核信息交流問題。普洛登和斯特勞斯發展出良好私交,對斯特勞斯轉變觀念,同意向英國提供信息至關重要。
12月,部署遠程彈道導彈的大部分問題都已解決,正式協議在當月17日制訂,但直到月底雙方才確定英國將獲得雷神導彈,而非朱庇特導彈。核潛艇推進系統的談判遇到困難。根據1956年7月的協定和1957年2月艾森豪威爾的指示,英國皇傢海軍軍官已參與美國海軍的核潛艇項目研究。1957年10月,核潛艇項目負責人海曼·裡科弗海軍上將認為用於核潛艇發射遠程彈道導彈的北極星導彈部署已進入關鍵時刻,但問題多多的英國人會令項目進度放緩,進而導致國會偏向陸基導彈。同年12月,英方聯絡官員已多次投訴他們提出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答。裡科弗提議,授權西屋電氣公司向皇傢海軍出售核潛艇反應堆,這樣英國就可以馬上開始建造自已的核動力潛艇。英國政府對此喜出望外,因為這無疑能省下大筆開支。
修改《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
英國希望放寬《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對核合作的限制,瞭解核彈重量和尺寸、保險和點火順序、安全特征和飛行程序。這些信息對英國“三V轟炸機”攜帶美國核彈,或是英國藍紋導彈裝配美國核彈頭至關重要。此外,如果沒有美國提供核武器,英國就必須在國際社會已經暫時禁止的局勢下堅持核試驗,進而引起國內政治局勢動蕩,浪費億萬英鎊資金。英國人清楚自己的需求,但美國人對提供什麼無法達成共識。美國國務卿約翰·福克斯特·杜勒斯擔心兩國特殊關系可能導致美國與其他盟友的關系復雜化。斯特勞斯認為原子能聯合委員會不大可能認可向英國提供氫彈機密的提議,根據他的建議,修改法案的條款語義含糊,既能授予總統足夠權力,又不至引起國會強烈反彈。艾森豪威爾宣佈美英兩國“相互依存”,承諾會要求國會修改《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
艾森豪威爾爭取到原子能聯合委員會主席卡爾·托馬斯·達勒姆(Carl T. Durham)的支持,這對事態進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1957年12月3日,總統與國會領袖會面,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自由裁量權來與包括英國在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國合作,此後,美國政府也的確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北約談判並達成協議。艾森豪威爾此時尚未下定決心全力推動修改《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但極力反對的克林頓·安德森(Clinton Anderson)參議員依然沒有得到多少同僚支持。1958年1月27日,斯特勞斯將行政部門的立法建議發給達勒姆。1月29至31日,原子能聯合委員會下屬的協議與合作小組委員會經主席約翰·帕斯托(John Pastore)主持召開聽證會,誇勒斯和國防部原子能事務助理部長赫伯特·洛珀(Herbert Loper)必須回答有關核武器擴散的尖銳提問。蘇聯顯然已經領先,英國也已獨立研發出氫彈,所以此前一直令美國人裹足不前的英國信息安全問題此時似乎已經沒那麼重要,但是,原子能聯合委員會反對提案中用钚換取英國鈾-235的條款,因為美國生產钚的平均成本為每克30美元,而英方每克的平均成本隻有12美元。
6月19日,修改《1946年美國原子能法》的法案在美國眾議院通過,但附有多項調整。根據這些調整,美國隻能與核武器領域取得實質進展的國傢交流數據,也隻能向這些國傢轉讓核武器的無核部件實物。美國核武器在戰時隻能由美國保管,不能移交盟國。法案允許出售潛艇核反應堆及其他軍用反應堆和所需的核燃料,此時隻有英國符合上述“取得實質進展”的條件。法案於1958年6月30日在國會通過,再經艾森豪威爾同年7月2日簽字成為法律正式生效。7月3日,杜勒斯與英國外交官塞繆爾·胡德(Samuel Hood)在哥倫比亞特區簽署1958年《美英共同防禦協定》,國會於7月30日批準。
履行
協定詳情
2008年7月9日,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左)在哥倫比亞特區舉辦《美英共同防禦協定》50周年紀念招待會,英國國防大臣德斯·佈朗(右)上臺演說
協定授權美英兩國交換機密信息,實現提升雙方“核武器設計、開發和制造能力”的目標。美國與部分北約盟國及其他國傢也訂有共有核武器協定,但都不及《美英共同防禦協定》全面。麥克米倫稱其為“大獎”。
條約第二條涵蓋共同制定防禦計劃、共同訓練使用和防范核武器的人員、共享情報並評估敵方實力、開發核運載系統,研究、開發和設計軍用反應堆。條約要求,各方交換“核武器機密信息前應與另一方協商,確定這些信息在提高接收方的核武器設計、開發和制造能力方面是否必要”。美國傳遞的核武器信息需與英國核武器類似,短期內不傳遞熱核武器信息。協定還涵蓋機密情報事務。英國政府沒有公佈這些“有必要高度保密”的部分,因為這些信息有可能推動其他國傢擁有核武器,即可能導致核擴散。
第三條規定美國向英國出售完整的核潛艇推進工廠,並保持供應十年濃縮鈾。考慮到原子能聯合委員會提出的價格問題,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將為英國購買高濃縮鈾定價。條約沒有授權美國向英國提供核武器的無核部件,但在1959年5月7日修訂後放開,同時授權美國提供钚、高濃縮鈾和氚等特殊核物質。條約為兩國1963年4月6日簽署《北極星導彈銷售協議》(Polaris Sales Agreement)打下基礎,兩份協議共同成為“英美近60年核關系歷史的基石”。
核武器開發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邀請英國政府派代表前往哥倫比亞特區,參加1958年8月27到28日的細節商討系列會議。美方代表包括原子能委員會副主席威拉得·利比、洛珀、原子能委員會軍事應用董事艾爾弗雷德·斯塔伯德(Alfred Starbird)少將、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主任諾裡斯·佈拉德伯裡、勞倫斯利佛摩國傢實驗室主任愛德華·泰勒,以及桑迪亞公司總裁詹姆斯·麥克雷(James W. McRae)。英方代理分別是國防部首席科學顧問弗雷德裡克·佈倫德裡特(Frederick Brundrett)爵士、國防部官員維克多·麥克倫(Victor Macklen),還有來自阿爾德馬斯頓(Aldermaston)原子武器科學研究中心的威廉·彭尼(William Penney)、威廉·理查德·約瑟夫·庫克(William Richard Joseph Cook)和E·F·紐利(E. F. Newly)。美方在會上披露九種核武器設計的詳細信息,分別是Mark 7型、Mark 15型/Mark 39型、Mark 19型、Mark 25型、Mark 27型、Mark 28型、Mark 31型、Mark 33型和Mark 34型。英方投桃報李,提供七種自傢核武器的細節,包括“綠草”、8月22日“格鬥Z號”試驗中引爆的助爆型裂變武器“三角旗”(Pennant)、計劃9月2日試驗的二級核裝置“旗桿”(Flagpole),計劃9月23日試驗的“燕尾旗”(Burgee),以及三級核武器“升降索三號”(Halliard 3)。美方對英方設計的成熟程度頗感意外,特別是“升降索三號”的加重版“升降索一號”。庫克為此決定把“格鬥Z號”項目由發射“升降索三號”改為“升降索一號”。為此麥克米倫在日記中不無自豪地寫道:
通過共同防禦協定,英國能把W28核彈頭“英國化”,成為藍鋼導彈配備的“紅雪”核彈頭。英國設計師對W28深感欽佩,不但比“黃太陽”配備的“綠草”更輕,而且在使用昂貴的裂變材料方面更加劃算。“黃太陽”Mark 2型配備“紅雪”的成本為50萬英鎊,Mark 1型裝配“綠草”則要耗費120萬英鎊。1974年中央情報局的核擴散局勢評估認為:英國在核領域及導彈領域的許多敏感技術都源自美國提供的技術,不能在沒有美國許可的情況下合法傳遞。英國審計署指出,該國“三叉戟計劃”大部分彈頭都是在美國開發和生產,特殊材料和“某些與彈頭有關的組件和服務”都由美國供應。美國海軍三叉戟導彈配置的W76彈頭設計與爆炸模型數據均已提供給英國,有證據表明英國三叉戟系統的彈頭設計與W76類似,甚至很可能就是直接根據W76設計。
英國缺乏足夠資源開展一系列設計,所以在核武器方面很快就完全依賴美國。條約確保英國能通過“E計劃”獲得美軍核武器並裝備皇傢空軍和萊茵河陸軍,還能通過“艾米麗計劃”獲得雷神導彈。1962年3月1日,英國首次在美國內華達試驗場開展地下核試驗,此後英國繼續在美國核試驗,直至1992年10月突然被喬治·赫伯特·沃克·佈什總統叫停。不過,重大次臨界核試驗仍在繼續,並以2002年的“納特納測試”( Etna test)和2006年的“喀拉喀托測試”(Krakatau test)最為知名。
特殊核材料交換
英國皇傢海軍迅敏級攻擊核潛艇輝煌號
根據協定,英國1960至1979年共向美國提供5.37噸钚,換取6.7公斤氚和7.5噸高濃縮鈾,雙方還交換過470公斤钚,但原因仍屬機密。1962年,美國在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反應堆級钚核武器試驗中使用部分英國生產的钚。部分送往美國的钚是在英國民用鎂諾克斯反應爐生產,美方保證不會把這些钚用於美國核武器項目,後來用於包括锎生產和反應堆研究在內的民用項目。
英國三叉戟核彈頭使用的部分可裂變物質是從美國購買,但美方提供的大部分高濃縮鈾都用於為逐漸擴大的英國核潛艇部隊提供燃料而非武器。根據條約,美方向英方提供的不僅是核潛艇推進技術,還有用於驅動美國鰹魚級核潛艇的完整S5W反應堆,後用在皇傢海軍第一艘核潛艇無畏號(HMS Dreadnought)上。無畏號於1960年下水,1963年開始服役,S5W使用濃縮至93%到97%的鈾-235作為燃料。西屋電氣公司把反應堆技術傳遞給勞斯萊斯公司,成為英國英勇級(Valiant-class)、決心級、丘吉爾級(Churchill-class)、迅敏級(Swiftsure-class)和特拉法加級核潛艇配備PWR1反應堆的基礎。
英國生產高濃縮鈾的設施位於卡彭赫斯特(Capenhurst),但這裡從1963年3月開始不再生產軍用核材料。此後英國從澳大利亞、加拿大、納米比亞、南非、美國和紮伊爾進口二氧化鈾,在斯普林菲爾茲經處理生成六氟化鈾後運往美國俄亥俄州,在派克縣附近的樸茨茅斯氣體擴散廠濃縮處理,所獲高濃縮鈾再用皇傢空軍的飛機運回英國。1994年樸茨茅斯氣體擴散廠關閉在即,條約經修訂從美國“提供”改為“安排”鈾濃縮服務。截至2002年3月,英國的高濃縮鈾庫存已達21.86噸,可供皇傢海軍現有核潛艇約80年所需。
聯合工作組
1959年,兩國根據條約至少設立15個聯合工作組,至今絕大多數信息交換都是通過這些工作組達成。工作組已研究的主題包括:
2007至2009年間,英國原子武器科學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已經到美國核設施參觀學習2000人次。截至2014年,兩國還有兩個增強協作共同開發項目:
- 增強核安全——為彈頭安全開發駕構和技術;
- 彈頭電氣系統——開發彈頭電力系統駕構和技術。
互惠互利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國地位始終沒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英國無論軍事還是經濟上都難望美國項背,但事實證明英美特殊關系依然互惠互利。歷史學傢羅娜·阿諾德(Lorna Arnold)聲稱:
1985年,美國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局(Bureau of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發佈報告指出,美國“全力投入條約履行並從中受益匪淺”。
續約
2018年7月,美國國傢核安全管理局局長麗莎·戈登-哈格蒂與英國國防部常務次長斯蒂芬·洛夫格羅夫為《美英共同防禦協定》60周年紀念展剪彩
條約在1959年5月7日、1968年9月27日,1969年10月16日、1974年6月22日、1979年12月5日、1984年6月5日、1994年5月23日和2004年6月14日修訂,其中大部分隻是把條約期限延長五或十年,也有一些小變動或新增定義。最近一次續約是在2014年7月22日,把條約有效期延至2024年12月31日,同時微調“三叉戟計劃”。
2004年,英美安全資訊委員會(British American Security Information Council)取得的法律意見認為,續約協定有違《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六條,該條約要求簽署國采取措施實現核裁軍,但英國政府不接受這種看法。曾於2012至2014年擔任外交和聯邦事務高級國務大臣的沃爾希女男爵於2014年7月發言表明政府立場:
亨利·傑克遜
亨利·M·傑克遜號潛艇
亨利·M·傑克遜號潛艇(USS Henry M. Jackson SSBN-730),是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的五號艦。1977年6月6日,美國海軍與位於康涅狄格州格羅頓的通用動力下屬公司電船公司簽署建造該艦的合同,當時按計劃本將新艦命名為羅得島號;1981年1月19日,建造方開始鋪設潛艇的龍骨。1983年9月1日,來自華盛頓州的參議員亨利·M·傑克遜去世,軍方臨時決定將建造中的SSBN-730以參議員之名命名,而使得該潛艇成為美國海軍唯一一艘以參議員之名命名的潛艇,也是同級艦中唯一一艘未以美國各州之名命名的特例。作為遞補,軍方改將SSBN-740命名為羅得島號,而成為美國海軍第三艘以該州命名(英語:USS Rhode Island)的軍艦。
徽章
高超音速技術載具2
高超音速技術載具2(英語:Hypersonic Technology Vehicle 2,HTV-2)是作為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獵鷹計劃的一部分開發的實驗性高超音速滑行飛行器,能夠以17.53馬赫(21,000 km/h)的速度飛行。它是一項技術試驗平臺,可使用無人高超音速轟炸機在1小時內為美國提供達到世界任何目標的能力(即時全球打擊)。
藝術傢對高超音速技術載具HTV-2重返大氣層的想像畫面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