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將照亮每一條回傢的路

走资派 2024-07-11 23:22 11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我們常說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是在說什麼?

是歷史,又不隻是歷史;

是文化,但又不隻是文化。

展開臺北地圖,一個縮小版的中國地圖躍然紙上。吉林路、長安路、成都路、杭州路……穿梭在臺北中,抬頭可見的每個路牌寫的都是鄉愁。

撒一把鄉愁,用歷史的火焰烹飪出臺灣獨特的飲食文化。

臺灣的飲食文化是在大陸的飲食文化中生長出來的,比如說遍佈臺灣大街小巷的臺灣牛肉面。

最初臺灣原住民幾乎不吃面食,也不吃牛肉,臺灣牛肉面是初來臺灣的大陸人發明的。第一代到臺灣的大陸人居住在臨時建造的眷村中,他們來自不同省份,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卻對祖國母親有著一樣的思念。

他們一起交流做飯的心得,廣東人分享瞭煲湯的技巧,四川人貢獻瞭四川菜常用的調料,上海人帶來紅燒的方法,一碗香噴噴的臺灣牛肉面誕生瞭。

八大菜系在眷村裡相互碰撞,和臺灣本土的食材和烹飪方法結合,慢慢衍生出許多臺灣美食:燒餅卷油條、酸菜白肉鍋、螺螄粉……

用鄉愁點燃除夕的夜空,沉睡在歷史中的民俗文化逐漸蘇醒。

臺灣的民俗文化和大陸非常相似,在傳統節日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根據康熙三十三年纂修的《重修臺灣府志》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早在古代臺灣就和大陸一樣過中國傳統節日。盡管殖民期間日本強硬將日本民俗文化引入臺灣,但傳統的民俗文化從未被消滅。

第一代大陸人到臺灣後,傳統節日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大陸一樣,他們在春節燃放鞭炮,在端午節立蛋吃粽,在元宵節吃元宵放天燈。不變的鄉情使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深深根植臺灣這片土壤。現在每到除夕夜,隔著淺淺的海峽,兩岸仍會同時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相似的宗教文化,共同的神明,護佑著這岸的我,也保佑隔岸的你。

臺灣被稱為“多神之島”,據統計2012年臺灣有12026座寺廟,供奉各類神明。史書記載,臺灣宗教文化來自大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多神思想”影響,與儒教、佛教和道教息息相關。

在供奉的眾多神明中,“玉皇大帝”、“媽祖”和“觀音菩薩”是臺灣人信奉的三大主神,也是大陸信奉的三大主神,同樣的神明是臺灣宗教文化源自大陸的側面印證。

所謂一方神明護一方人,臺灣同胞相信神明會保佑中華兒女,他們將鄉愁托付給神明,祈求神明保佑他們背井離鄉的路能一切順利,也保佑隔岸的親人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用相同的文字,寫中國人的豪情萬丈,也寫中國人的兒女情長。

臺灣目前使用的是繁體中文,盡管和大陸的書寫習慣和閱讀習慣有差別,但如果我們細心翻閱臺灣的文藝作品,就會發現處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

比如創作歌手和作傢羅大佑創作的著名歌曲《東方之珠》,平實精煉又不失力量的中文表達瞭臺灣同胞對傢國的思念之情。又比如著名作傢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細膩動人的言語寫下瞭她和丈夫荷西之間浪漫的愛情。

我們常常能看到遣詞造句、勾勒意象和抒情達意等中國傳統文學的特點出現在臺灣文藝作品中。

同根同源是兩岸的紐帶,也是回傢路上的指明燈。臺北的吉林路不通向吉林,長安路不通向長安、成都路也不通向成都,但沒有關系,同根同源一定會通向回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