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美國天文學傢愛迪提出瞭“太陽正在縮小”這一觀點。

這一觀點震動瞭整個人類科學界,一個殘酷的現實擺在瞭人類文明面前:

不僅愛會消失,太陽也會在50億年後死亡,地球上的生命也會同時滅絕。

雖然生性作死的人類文明存活到那個時間點的可能性不好說,但如果真到那時候,人類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

太陽熄滅後,地球怎麼辦,人類怎麼辦。

辦法不是沒有——用科技手段,人工建造一顆新地球。

人工建造一顆新地球,說白瞭就是通過人造手段,創造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內外條件。

雖然我們無法站在過去預言未來,就像我們無法在“有”的世界中想象出“無”,但目前持續一百多年的科技大爆炸也許仍會以更高速度延續下去,說不定再過個100年,人類科技水平直接螺旋升天,滅霸來瞭也得跪。

但這些胡思亂想依然能給我們帶來一些趣味的思維外延,能夠幫助普通人理解星球的概念。

目前針對人工建造一顆新地球,主要有4種方法

星際大移民

星際大移民應該是看起來最靠譜、也是科幻作品中最常見的方法,也就是通過科技手段將已有行星進行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實現文明擴張和存續。

粗略想想好像挺簡單的,無非就是造出宇宙飛船,邁向星辰大海,然後在新行星上建立前哨基地,然後不斷擴大基地面積……星際版大航海時代?

星際大移民的最大難點其實是飛行器的問題,在動輒幾十光年的星際航行中,能夠實現快速移動的飛船是最基礎的條件。

但是光速飛船從理論上的可能性都已說明不可實現,加速過程所需要的無窮大能量抽空整個銀河系都不夠。

比較靠譜的就是通過空間跳躍實現星際航行,目前大部分科幻電影、小說裡的宇宙飛船也都是這麼飛的,想象的確很美好,但是目前人類想登陸火星都費勁,客機還時不時出事,空間跳躍?

還是等到太陽真熄滅的那一天再說吧。

小行星撞擊

宇宙是個充滿暴力的地方,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能量恐怖的撞擊、吞噬和湮滅,就像是一個擠滿碰碰車的遊樂園。

地球,這個被巖層包裹的金屬球自然也不例外。

地球本身也是靠“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宇宙天體碰撞法則演變而來的——久遠的歷史前,地球和孿生兄弟“忒伊亞”兩顆行星沿著同一軌道繞太陽公轉。

約44億年前,軌道相交,兩顆行星撞擊在一起,最終忒伊亞被毀滅,它的大部分碎片被地球吞沒。

忒伊亞剩餘的碎片,最終形成瞭今天的月球。

這是地球與行星的最後一次碰撞,人類印象中的地球,基本成型。

如果想要從操縱小行星撞擊以形成新類地行星的角度來思考,其實是存在一定可操作性的。

木星

但現實問題是,太陽系主帶小行星的總質量隻有月球的4%,柯伊伯帶天體全加起來倒是可能比地球大一些,且不提撞擊的不可控性,光這種技術怎麼看也不像人類1000年能做到的水平。

真有這麼碉堡的技術還玩什麼小行星撞擊?直接把木星或者土星拆瞭重造不是更省事?

流浪地球計劃

這個估計大傢都很熟悉,畢竟前年那部《流浪地球》可謂現象級科幻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故事。

且不提大劉自己已經表明流浪地球計劃本就是不可能成立的,而地球逃離太陽系後又該去哪裡?

宇宙天體之間的互相作用可是至關重要的,充斥在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大到恒星小到隕石碎片,都會存在或弱或強的影響。

就太陽系來說,太陽、月球自然是對地球影響最大的天體,如果沒有太陽和月球,地球根本不可能形成容納生命存在的生態系統。

當然,《流浪地球》裡的人類已經居住在5000米的凍土層下瞭,地球表面的生態已經不重要。

天體互相作用隻是一個方面,而“大個兒”木星由於其超強的引力,幫助地球抵擋瞭大多數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可以說是地球的“守護者”。

換句話說,地球就像是太陽系中的“寵兒”。

建造一顆人造地球或許還有幻想的餘地,而地球這顆行星的“獨特宇宙社會地位”真的有可能復制、或者替換?

流浪地球?又該流浪到哪裡去?

建造地下城

建造地下城,顧名思義,就是舍棄地球表面,集中力量建造地下城,人類進入地底生存。

其實這種思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出現過,甚至可以說是基本設定,因為太陽熄滅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地球表面冰封,但是地球內核依然是火熱的,隻要深入地下建造地下城,理論上是可以通過地心來獲取能量、存續人類文明。

可惜的是,目前人類對地心的探索程度遠低於宇宙,畢竟人人都想上天,而不想入土,更何況地心的外延——火山的確令人心生恐懼。

建造地下數千米的大型地下城,科技手段已經是目前人類想都不敢想的水平,但采用取巧的方式,哪怕以目前中國的國力還是可以建造出來的,即選擇靠近大型煤礦進行地下城建設,無非是深度淺些、規模小些。

實際上,人類躲入地下城生存的最大制約反而不是科技水平,受制於資源供應、面積等因素,地下城能夠容納的人口極為有限,誰進去避難誰在外面等死?

聯想到電影《2012》中的方舟計劃,一旦涉及到社會學,問題根本無解。

諾亞方舟

歸根結底,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一旦真正涉及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存續問題,“新傢園”計劃一定會以各種各樣的面目出現,而“新傢園”的建造,必定基於對地球本身的深刻認知。

黃口小兒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球,內有地殼地幔地心,外有大氣層和無垠宇宙,大部分成年人的認知也止步於此。

換句話說,絕大多數人從沒有真正瞭解過這顆孕育生命、哺育生命的蔚藍星球。

“保護地球母親”這六個字天天喊年年喊,但我們卻從未有閑心去瞭解自己的母星,雖然現在孩子不瞭解自己的母親、對母親的瞭解僅限於姓甚名誰,喜好、生日、經歷等一概不知已是常態,但這依然讓人覺得滑稽。

我們覺得這樣不對,雖然柴米油鹽讓現實變得沉重,但我們還是需要偶爾把目光放到更廣闊真實的世界中。

本期“還有好書”欄目將送出這樣一本幫助你瞭解地球的好書——《地球:行星的力量》。

這本《地球:行星的力量》同屬於BBC科普三部曲,作者伊恩·斯圖爾特(Iain Stewart)作為地質學傢,蘇格蘭皇傢地質學會會長,普利茅斯大學地質學教授聯合獲獎無數的BBC科學歷史組主任約翰·林奇(John Lynch),運用“笨”辦法克服瞭科普書籍的最大難題——易讀性與專業性的平衡。

什麼樣的“笨”辦法?

運用高端拍攝科技,歷時三年,遠赴世界各地,探索地球如何運轉,書中大量使用精美高清、令人震撼的圖片和最新科學發現,講述關於地球的誕生、生命和未來的史詩故事。

簡直是把一部系統、權威的紀錄片裝進瞭書中。

在圖片與文字的交織中,你可以充分瞭解到展示塑造地球並維持生命的五種力量:天體碰撞、火山、大氣層、海洋和冰川。

為瞭避免內容晦澀難懂,《地球:行星的力量》采用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推進,即針對貼近大眾、飽含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問題解讀來進行知識科普:

來自地球“孿生兄弟”的撞擊如何形成瞭今天的月球?

地球是如何從長達幾百萬年的冰凍期活過來的?

地球是如何升溫的?

地核又是如何發揮它的“熱動機”作用的?

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火星又是如何挽救瞭地球?

……

《地球:行星的力量》立足於科普,卻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走到瞭更高處:

資源消耗殆盡,珍稀物種滅絕,污染日益嚴重。雖然科學傢們預測,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上的生命會隨著太陽的急劇升溫和膨脹而消亡,但人類的某些行為是否加快瞭這一進程?

兩位作者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卻從整本書的字裡行間透露出一種堅決的態度——

人類的未來命運如何,最終取決於我們自己。

留言說說

你對地球的認知

或者

談談你對環保、地球的看法

我們將精選1人

送出本期《地球:行星的力量》

恭喜“蘭可雄”

獲得上期好書

請添加客服小森微信領取

—往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