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解剖學|面部血管

崔璀 2024-05-02 09:12 1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面部血管不僅包含動脈,還包括靜脈以及其分支,且面部血管並不遵循特定的模式,個體差異性極大。

​操作不可能完全避開每一根血管!

若對血管的分佈與走行有足夠的瞭解,能盡可能地將風險降到最低,大大地提高安全性。

●頭面部的血供

頭、面部血供主要來自頸總動脈。

右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起自頭臂幹;另一側的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分別起自主動脈弓,在胸鎖乳突肌前緣,甲狀軟骨的水平線,可觸及頸總動脈的搏動。

面部動脈和靜脈的分佈及走行

在甲狀軟骨上緣水平線,頸總動脈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面部的血供是由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共同提供的。皮膚等表淺組織的血供則由相應部位的動脈分支來提供,如來源於頸外動脈的面動脈、顳淺動脈、上頜動脈的面部分支,以及來源於頸內動脈的眼動脈的分支、眶上動脈、滑車上動脈、滑車下動脈等,這些動脈都伴隨著相應的感覺神經。

頸內動脈

頸內動脈通過頸動脈管進入顱中窩,為大腦供血,一部分進入眶區到達眶上內側,為眼部、眶周以及淚腺供血。

頸內動脈在入腦前除眼動脈之外,並沒有其他分支。

頸外動脈

頸外動脈起自頸總動脈的動脈鞘內,共有8個分支,在起始處位於頸內動脈的前方和內側,但在上升時則位於其外側。

頸內動脈和頸外靜脈及其分支

●眼動脈的面部分支

眶上動脈

眶上動脈與眶上靜脈同行,起自眶上切跡或眶上孔,供應上瞼、額部和頭皮區域的血供。

滑車上動脈

滑車上動脈比眶上動脈更靠近內側,供應上瞼、額部和頭皮區域的血供。

鼻背動脈

鼻背動脈起自眼眶內眥,與滑車下動脈一同供應上瞼內側部、淚囊和鼻背的血供。

淚腺動脈

淚腺動脈是眼動脈最後、最小的分支,起自眶上緣外側,供應上瞼外側的血供。

外鼻動脈

外鼻動脈通過鼻骨和鼻軟骨的連接處,供應鼻骨下方外鼻過渡區的血供。眼動脈的分支與栓塞而導致的失明密切相關。

●上頜動脈的面部分支

上頜動脈及其分支

眶下動脈

眶下動脈從眼眶下的眶下孔穿出,分支成下瞼支、鼻支和上唇支。

顴動脈

顴動脈的2個分支,顴面支和顴顳支均沿著眶外側壁的顴管走行。

顴面支從顴面孔穿出,供應顴部和頰部皮膚的血供;顴顳支從顴顳孔穿出,供應顳部皮膚的血供。

頰動脈

頰動脈在下頜支與咬肌之間的肌肉內走行,分佈於面頰表面,供應頰側的皮膚和黏膜層以及頰側的磨牙牙齦的血供。

頦動脈

頦動脈由下頜管內的下牙槽動脈分支而來,與頦神經一同從頦孔穿出,供應下頦、下唇和下頜切牙牙齦的血供。

●面動脈

面動脈是頸外動脈的分支,蜿蜒穿過角前切跡,經過咬肌前方,曲折走行至鼻根和眉間。

已知面動脈走行於近面中部,並發出下唇動脈、上唇動脈、 側鼻動脈,最後終止於角動脈,負責大部分面部的血供。

理想的面動脈走行路徑(人與人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不可能完全一致)

有部分解剖教科書上認為面動脈從下頜角一直走行到鼻根部。研究顯示,角動脈在不同種族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且造成這種差異的實際原因尚未明確。隻有30%的人可以觀察到面動脈是對稱的,面動脈血供不足的區域由顳淺動脈分支(面橫動脈、眶上動脈、滑車上動脈)、眼動脈分支以及上頜動脈分支(眶下動脈、頦動脈)額外供血,有時對側的面部動脈也可為這些區域提供血供。

◆面動脈分支

上、下唇分支

面動脈斜向上走行至口角,分出上唇動脈提供上唇的血供,下唇動脈提供下唇的血供。

鼻翼下支

鼻翼下支從面動脈分出後,緊靠鼻翼走行至鼻小柱,與上唇動脈的鼻小柱分支合並,形成一條貫穿鼻小柱至鼻尖的動脈。

鼻外側支

鼻外側支從外側至鼻翼,沿鼻外側走行,與眶下動脈的鼻支及眼動脈的外鼻支相延續,提供鼻翼的血供。

角動脈

角動脈是面動脈的終末端,又名內眥動脈:從鼻外側分支後向上走行至眼角,終止於內眥區,然後分支到眼瞼內側和鼻部。

面動脈的典型分佈模式

面動脈有下唇、上唇、鼻翼下和鼻翼外4個分支,這些分支的走向大致可分為3個類型。

面動脈分型,a:面動脈Ⅰ型(鼻唇溝51.8%)b:面動脈Ⅱ型(鼻唇溝型伴眶下型29.6%)c:面動脈Ⅲ型(額型18.6%)

●顳淺動脈

顳淺動脈是頸外動脈的終末支,自側面部顳下頜關節與耳朵之間穿出,向上走行至頭皮。

顳淺動脈與耳顳神經相伴沿頭部外側走行,於顴弓下1cm處分支出面橫動脈,面橫動脈向前走行,與面動脈分支合並,為腮腺和面頰提供血供。顳淺動脈繼續向上走行,於顴弓上緣2-3cm處分出額支和頂支。

額支較為粗大,有1個分支(94.8%)或2個分支(5.2%)的情況,經額肌外側緣斜向走行,為該區域提供血供,額支在前上方與眼動脈分出的額支相吻合。此解剖結構與栓塞後導致失明相關。

頂支向後與耳後動脈和枕動脈相吻合。此解剖結構與栓塞後導致脫發相關。另外,額肌與頂支亦通過一些小血管相互吻合。

●面靜脈

面靜脈位於面動脈後方,多數情況下與面動脈相伴行,但走行方向正好與之相反,在眼眶、額部、頭皮和上瞼區域走行於眼上靜脈之上,上唇、鼻外側處與下瞼靜脈匯入眶下靜脈,進入顳下區和翼叢。

面靜脈相比面動脈,反向彎曲要少,但存在著更大的個體差異。

面靜脈的一般走行以及與面部肌肉的位置關系

內眥間靜脈

內眥間靜脈是由眼角處的眶上靜脈和滑車上靜脈匯合而成的,有兩個不同的分支,一支進入眼眶繼續向上至眼靜脈,另外一支在面部表淺向下走行,稱為面靜脈。

面靜脈

面靜脈斜向後下方走行至下頜角,接收面部眾多血管的靜脈回流。

外鼻靜脈

外鼻靜脈起自鼻外側,與眶下靜脈分支相連接。

面深靜脈

面深靜脈與面部深層的翼叢相連接。

唇靜脈

唇靜脈起自上、下唇,上唇靜脈與眶下靜脈相連接,下唇靜脈與頦靜脈相連接,繼續向下沿角前切跡走行至頸部。

下頜後靜脈

下頜後靜脈向下走行,與腮腺的分支匯合,從腮腺下緣穿出。

顳淺靜脈

顳淺靜脈接收頭外側靜脈的分支,在耳前向下走行並進入腮腺,並與顳部下方腮腺內的上頜靜脈匯合。

●靜脈的連接

由於面靜脈缺乏瓣膜,且連接的分支相對較少,因此每個連接點都相對比較重要。

面靜脈與角靜脈的連接

來自內眥的靜脈血,流至面靜脈,再向下至頸部,或通過眼上靜脈到達眼眶。

面靜脈通過角靜脈,直接與眼上靜脈連接,然後再匯入海綿竇,此處的血流速度非常緩慢。

翼叢和海綿竇間的連接

來自面動脈的靜脈血流向面深靜脈,再進入顳區下的翼叢,在顱內與海綿竇相聯接的。

【課程指南】肌肉功能鏈解析

原價199,限時拼團價66

支持永久復聽

獲取更多精彩(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