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孔子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2024-05-30 09:36 12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我在知乎第一篇正式的知識類文章,就從“素王”[1]——孔子開始說。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儒傢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南宋的朱熹說得特別狠,他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如果你到一傢比較大的孔廟,就可能看到兩塊牌匾,一塊叫“德配天地”,一塊叫“道冠古今”。就是說孔子的品德可以與天地相當,這種評價相當之高。

▲至聖先賢半身像(從右起:孔子、顏回)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第一部分——生平

首先我們來看他的祖籍,祖籍是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他的祖先是商代的王室成員,名叫微子[2]。微子是宋國的國君, 可是後來,宋國發生內亂,孔子的六代祖孔父嘉[3]被殺,他的後人逃到瞭魯國。

根據考證,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距今兩千五百多年,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孔子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的意思,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十六七歲時,他的母親也離開瞭人間。孔子成瞭孤兒,日子過得清貧。但他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涉獵各種技藝。

孔子三十多歲開始開辦私人學校,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孔子五十五歲時因與季氏不合而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十四年,尋求施行其政治理想的機會,但未能如願,也沒有一次成功,這連孔子自己也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哪個君主都不采用我的學說,我還是乘船出海移民吧)。

孔子生前不怎麼成功,但孔子又是非常偉大的思想傢,也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中國人。怎麼理解這一點呢?答案是,不是孔子改變瞭中國人,而是後來的中國人選擇瞭孔子的學說

第二部分——思想——“仁”和“禮”

孔子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說君主要有君主的規范,臣子要安守臣子的本分,父親要有父親的姿態,兒子要有兒子的禮節。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說每個人要安於本分,整個社會才能有序地發展,孔子的目標就是要追求秩序的重建。

▲清聖廟祀典圖考至聖先師孔子像

重建社會的秩序,孔子認為有內外兩條路要走:

  • 裡面的一條路叫“仁”
  • 外面的一條路叫“禮”

“仁”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

孔子提倡的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仁,仁義道德的“仁”。關於仁的思想,主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我要發展、提高自己,同時我又要讓周圍的人都能夠得到提高和發展,如果是我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夠要求別人去做。

這句話在後代的儒傢思想體系裡面,被發展成瞭一整套的理論,比如說“內聖外王”,“王”就是稱王,我的內心追求聖人的標準,我向外能夠用王道來治理百姓。又有一個詞叫做“修齊治平”,就是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從自己的個人修養開始做起,然後是對傢庭的管理,對國傢的治理,最後是平定天下,修身是內聖之道,齊傢治國平天下是外王之道。

▲康熙帝所書“萬世師表”

“禮”是一個社會的秩序規范

孔子在世的時候不受重視,但後來,儒傢學說獲得瞭國傢意識形態的位置。這個轉折點,在於西漢,董仲舒說服瞭漢武帝,“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儒傢就正式成瞭中國的道統所在。

這些關鍵就在於,強調“禮”,這個外在的禮儀規范可以被君主利用,來治理天下。

那儒傢主張的禮具體是什麼?

有一次顏回問孔子,什麼是“仁”呢?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約束自己的言行,按照禮儀所規定的去做,就叫“仁”。顏回又問: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嗎?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就是說要嚴格地遵循規范,凡是不合禮儀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做。

再比如,孔子有一位學生叫子路,子路在打仗的時候,系帽子的帶子被敵人打斷瞭。但是孔子教育過他,說“君子死,冠不免”,一個君子就算死瞭也要戴好帽子,因為帽子是一種禮儀的表現。於是子路就放下刀劍,用手去系帽子上的帶子,結果就被敵人砍死瞭,像子路這樣是比較極端的守禮例子。

仁和禮是互為表裡的整體,依禮而行是仁的表現,克己復禮是仁的基礎,仁以為己任是禮的目標。如果按照儒傢的“仁”和“禮”,會培養出什麼樣的中國人?

  1. 個人層面:儒傢的仁和禮要求我們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道德和法律。這樣的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不為私利而違背良心,不為情感而失去理智,不為誘惑而放棄原則。這樣的人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勇於承擔責任,不畏艱難險阻,不卑不亢,不慌不忙。這樣的人對國傢忠誠,對父母孝順,在成長過程不斷地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且這個人很有責任心,使命感。就像范仲淹《嶽陽樓記》裡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2. 傢庭層面:儒傢的仁和禮要求我們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老愛幼,以孝悌為本。這樣的人具有深厚的傢庭情感,不忘根本,不負親情,不辜負期望。他們能夠尊重長輩,關心晚輩,和睦兄弟,團結親友。他們把傢庭作為自己最重要的歸屬和支撐,把傢庭成員作為自己最親密的夥伴和依靠。不管是君王希望他為國效力,還是宗族希望他傳宗接代,他都心甘情願、認認真真地去完成。在儒傢的價值體系裡,最高一級是品德,其次才是事業,再次才是思想,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3. 社會層面:儒傢的仁和禮要求我們能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於職守。這樣的人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不損害他人利益,不侵犯他人權利,不冒犯他人尊嚴。他們能夠盡心竭力,盡己之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他們能夠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體諒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他們把社會作為自己最廣闊的舞臺和機遇,把社會成員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和競爭對手。

▲魏李仲璇修孔子廟碑軸

內心發奮圖強,外在又安分過己,這就是儒傢的理想人格。這種理想人格,非常符合大一統王朝的安定願望與發展要求,當然也是君王喜歡的臣民的樣子。這也就解釋瞭為什麼西漢之後,君王開始推崇儒傢學說。從西漢以後,中國人的理想人格也有過很多演變,但整個社會名義上最尊崇的,還是儒傢的風范:關心社會,承擔責任,遵守規矩,完善自我。所以說,中國人選擇瞭孔子,讓儒傢變成瞭中國人氣質中的最強音。

第三部分——儒傢經典——《論語》

孔子七十二歲時,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去世。他死後被葬在魯國曲阜城北的孔林。他的弟子和後代把他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等書。

ss="nolink">《論語》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瞭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為“四書五經”。

《論語》全書共20篇492章,分別是:學而篇、為政篇、八佾篇、裡仁篇、公冶長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子罕篇、鄉黨篇、先進篇、顏淵篇、子路篇、憲問篇、衛靈公篇、季氏篇、陽貨篇、微子篇、子張篇和 堯曰篇

我們選擇前三篇裡的名句,來談談。

《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到知識並且按時地復習實踐它,不是也很快樂嗎?強調瞭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要求學習要結合實踐和復習,才能獲得真知和樂趣。如果您想學習一門外語或者一項技能,您不僅要認真學習,還要經常復習和練習,這樣才能掌握得更好,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你不妨也問問自己,對你而言,“學而時習之”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呢?學是明白知識,習是要不斷地應用,不斷地嘗試、踐行。《禮記》中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說法,說的是學習的幾個層次,同樣也是落腳在“行”上。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表達瞭孔子對友誼的高度重視和歡迎,認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求教或交流,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如果您有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無論他們來自哪裡,您都應該熱情地歡迎他們,和他們交流心得和感受,這樣可以增進友誼,也可以開闊視野。

我們當下的社會環境和物質條件,肯定比孔子那個時候要好多瞭,人們的困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不願意被打破生活節奏;第二,招待訪客,難免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所以,孔子這句話的背後,傳達的是如何面對合作和變化,如何看到他人的力量給自己所帶來的改變。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反映瞭孔子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寬容態度,認為自己有學問、有道德,別人不瞭解或不理解也不生氣,這是君子的品質。如果您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一些不理解或不贊同您的人,您不要生氣或怨恨,而要保持自信和寬容,這樣可以顯示您的氣度和修養,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我們整體串聯這三句話:

  • 學而時習之——自強不息;有朋自遠方來——廣交良友;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涵養風度。
  • 學而時習之——勤學善思;有朋自遠方來——樂於交流;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寬容大度。
  • 學而時習之——求知致用;有朋自遠方來——相互促進;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自信從容。

《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時就立志求學,開始懂得學識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從年輕時就樹立學習的目標和興趣,不斷地探索和求知,不要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 三十而立:三十歲時能用所學得道理立身行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有所成就和貢獻,不要迷茫和徘徊。
  • 四十而不惑:四十歲時做到瞭不被外物所迷惑,能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原則和判斷,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價值。
  •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時,這意味著我們能接受自己的命運,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哪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不要強求和抱怨。

《上帝之手》:這部電影講述瞭一個意大利男孩法比托的成長故事,他在經歷瞭傢庭的悲劇和社會的變遷後,最終找到瞭自己的天命,就是成為一名電影導演。他用電影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愛情的追求,也用電影來紀念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和那個城市。這部電影是導演保羅·索倫蒂諾的自傳式作品,也是他對自己五十歲時的一種回顧和致敬。

五十知天命,是一種和解的狀態,而不是頹喪、漠然的狀態。 一個人在五十歲的時候,要能夠與自己和解,安安穩穩地做自己該做的事,內心平和,不再與自己較勁,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 六十而耳順: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分辨別人真假是非,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不會固執己見,也不會自以為是,能夠包容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立場。
  •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時可以放下心中的負擔和束縛,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去生活,但是也要遵守社會的規則和道德,不要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提到瞭寫詩的三種不同境界:

  • 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零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出自晏殊《蝶戀花》的一句,意思是登上高樓,眺望遠方,感嘆人生的艱難和無奈。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悲壯的境界,是對理想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不滿。
  •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出自柳永《蝶戀花》的一句,意思是為瞭心愛的人,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即使衣帶漸寬(指身體消瘦),也不後悔。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執著的境界,是對愛情的堅持和對生活的熱情。
  • 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出自辛棄疾《青玉案》的一句,意思是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心儀的人,忽然回頭,發現那人就在燈火昏暗的地方。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頓悟的境界,是對美好的驚喜和對命運的感激。

人生有各種不同的層次。孔子的這句話,是他對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的概括。我們不必強求和孔子一樣,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人生修行的過程和順序。孔子的層次,可以給我們一個參照,讓我們知道人生進步的方向和可能的潛能,逐漸地完善自己。

《八佾篇》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魯國的大夫,按照周禮的規定,他在祭祀時隻能用四佾[4]的舞蹈,而他卻用瞭八佾,這是天子才能用的規格。這是一種破壞禮制的僭越行為,表現瞭季氏的驕橫和野心。孔子對此非常不滿,他說,季氏都能忍心做這樣的事情,還有什麼事情他不能忍心做呢?

季氏為什麼要用八佾,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他想顯示自己的權勢和財富,用八佾這種天子才能用的規格,來彰顯自己的威嚴和尊貴。
  2. 他想挑戰周禮的等級制度,打破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分界,表達自己的不滿和野心。
  3. 他想效仿魯國君主,因為魯國君主因為是周公的後裔,所以可以用八佾祭祀周公。季氏也是魯桓公的後裔,所以也想用八佾祭祀桓公。

季氏這樣做,違背瞭周禮的規定,破壞瞭社會的秩序和和諧,傷害瞭天子和諸侯的尊嚴,也引起瞭孔子等有道德的人的不滿和批評。他這樣做是一種自私和驕傲的表現,沒有考慮到他的行為對他人和國傢的影響。

孔子對季氏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樣的話來表達他對季氏的不滿和憤慨,暗示季氏可能會做出更加危害國傢和社會的事情。他還用“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這樣的話來比較季氏和林放,林放是一個知禮的人,而季氏卻連泰山神都不如。他用這樣的話來揭露和譏笑季氏的無知和無禮。

第四部分——結語

孔子,在當代中國既承載著歷史的沉重,又映照著現實的變幻。他的思想和言行,成為瞭一種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可以被重新詮釋和利用,以適應不同的時代和社會。孔子的思想既有歷史的局限性,也有超越歷史的普遍性,既有傳統的內涵,也有現代的啟示,可以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需求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和發展。

他是一個博覽群書而不囿於一隅,博愛天下而不失敬仰,博觀而約取而不偏頗,博聞強識而不自滿的人

參考

  1. ^“素王”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道篇》:“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願意是指有聖王之德與才、無聖王之爵與位的人。 孔子被稱為“素王”,始自漢文帝時期的《淮南子》一書。《淮南子·主術訓》:“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宏,勇服於孟賁……然而勇力不聞,伎巧不知,專行教道,以成素王。”
  2. ^微子是周朝諸侯國宋國的第一代國君。他的本名是啟,後世稱他為微子、微子啟、微子開或宋微子。
  3. ^他的名字是嘉,字是孔父,春秋時期宋國的大夫,官至大司馬,是宋國始祖微子啟的弟弟微仲的九世孫,孔子的六代祖
  4. ^一佾(yì)就是八個人排成一列。普通人傢,比如士人,可以有兩行人跳舞;卿大夫,可以有四行;諸侯,可以有六行。隻有國君、天子,才可以用八行,也就是八八六十四個人共同起舞,整齊、壯觀,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