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裝幀的演變

麦克维尔 2024-05-31 11:36 11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書籍是記錄文字的載體,但必須是有瞭文字才能產生書籍,而文字一定要記錄在一定的載體之上。我國最早發現的文字是甲骨文,這些文字記錄在龜甲、獸骨上。這些龜甲、獸骨算不上書籍,隻能說是最早的“紙張”。但龜甲和獸骨不可能像紙張那樣連接,隻能是以堆放的形式進行閱讀,包括後來出現在青銅、玉石、陶器上的文字,都算不上書籍的裝幀。直到出現在竹木簡上記錄文字,書籍的裝幀藝術才嶄露頭角。

簡策裝──最古老裝幀的形式

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國古人將文字書寫在長條形狀的木片和竹片上,木片稱為“木簡”,竹片稱為“竹簡”。最初人們隻是閱讀單個“簡”,後來為瞭方便閱讀和保管,將“簡”按順序用繩子編連起來,這種裝幀形式被稱為簡策裝。

簡策就是編簡成策的意思,“簡”就是竹簡或木簡,“策”就是“冊”的假借字。簡策裝就是用不同類型的繩子(如絲繩、麻繩或皮繩)在簡的上、下兩端無字之處打孔編連。古人編簡成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單繩串連,另一種是兩道繩乃至四道繩的編連。編完一篇內容為一件,稱為策,也稱簡策。策與冊意思相同,用絲繩編的叫絲編,用皮繩編的叫韋編。編簡成策之後,從尾簡朝前卷起,裝入佈套,閱讀時展開即卷首。

編簡成策、編連卷收的制作技術,極其深遠地影響瞭後世書籍的裝幀技術。簡策裝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書籍裝幀形制,流行於商朝和周朝時期,後來逐漸被紙本書所代替。

卷軸裝——使用最久的裝訂形式

帛書卷子裝

帛書又名繒書,是我國古代寫在白色絹帛上的文書。帛書和簡書一個是用竹簡,一個是用絹帛,由於材料不同,成書裝幀形式也有差異,既有折疊,也有卷子。

關於帛書的形式,古籍中還未見到詳細的記載。《後漢書襄楷傳》中說:“順帝時,瑯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幹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縹素,即以淡青色的素作質料;朱介,以紅色作界行;青首,以青色作卷首;朱目,以紅色書寫標題。又唐徐堅《初學記》卷二一載:“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裁之。”這說明帛書的長短是依內容長短來決定的。

在長沙馬王堆發現的帛書中,的確存在卷軸式,但僅限於寫在半幅帛的帛書,即用一根竹條作軸從後向前舒卷成一束,與簡書卷存一樣,由於簡書本身堅挺,不必加軸固定。馬王堆帛書中的另一種形式,則是整幅帛書折疊成長方形存放在漆盒內,由此可見帛書並非完全是卷軸。

紙書卷軸裝

卷軸裝又稱卷子裝,紙書出現之後,書的裝幀形式便模仿帛書卷子裝,並慢慢發展為普遍流行的紙書卷軸裝。這一點無論是從文獻記載,還是實物留存,都能得到有力的證明。

卷軸裝的型制是由簡策的裝訂形制演變而來的。其方法是把寫有文字的紙按順序一張張粘連在上,然後在長卷文章的末端粘連一根長出卷面寬度少許的軸(一般為木軸),將長卷卷在軸上。卷首裱一張無字的紙或絲織品,叫做“飄”,“飄”不寫字,但要質地堅韌,起到保護作用。在“飄”頭系一根絲帶,絲帶用來捆縛長卷,在絲帶的末端穿上一根牙簽,用以固定絲帶。閱讀時拿下牙簽展開長卷,閱後將長卷卷起,放置於架上。

卷軸裝由五部分組成,即長卷、軸、飄、絲帶和簽,類似於簡策的裝訂形式,卷軸裝始於周朝,盛行於隋唐時期,後歷代沿用,現代裝裱字畫仍沿用卷軸裝。

梵夾裝——最早引進的裝幀形式

梵夾裝是我國在十九世紀前唯一引進的一種國外書籍裝幀形式。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的時候,梵夾裝這種書籍裝幀形式也隨之傳入我國。

印度是熱帶國傢,印度有一種長著修長碩大、表面光滑樹葉的貝多樹,古代印度以這種樹葉為載體制作書籍。具體方法是把表面光滑的貝多樹葉裁成長方形並晾幹,將寫好的書葉按順序排列,一張張摞在一起。曬幹後的貝葉容易碎損,因此其上下需要夾板保護。為確保書葉前後順序不會混亂,在中間或兩端連板帶書葉穿一個或兩個洞,穿繩繞捆。這種裝幀形式傳到中國,稱為梵夾裝。

用貝多樹葉來寫經,不僅古印度如此,我國少數民族中也有用貝葉寫經的。北京圖書館就藏有僧伽羅文的貝葉經,其裝幀形式就是典型的梵夾裝。近年來,北京圖書館還入藏一批傣文貝葉小乘經,其裝幀形式也是梵夾裝。這些實物也從側面印證瞭古印度梵夾裝的形式特點,從而豐富瞭我國書籍的裝幀形式。

漢譯佛經梵夾裝的出現,影響巨大,意義非凡,不僅豐富瞭我國書籍的裝幀形式,也促進瞭書籍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的過渡。

旋風裝——早期向冊頁裝過渡的形式

旋風裝又稱龍鱗裝,是由卷軸裝演化而來。旋風裝形式上和卷軸裝一樣,首先用一張長長的紙做底板,在底板的右端將第一頁無字面整幅裱貼上,從第二頁起每頁正反兩面書寫文字,然後將第二頁用一窄紙條粘在第一頁左邊無字處,餘下的頁數按順序由右至左依次粘在上一頁的下面。閱讀時展開長卷,書頁如鱗狀排列有序,從右向左翻頁閱讀,閱後從右邊卷首卷起長卷收藏。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形容其“逐葉翻飛,展卷至末,仍合為一卷”。這種裝訂特點是外表仍為長卷,裡面卻是錯落有致的書頁,實為介於卷軸裝和經折裝之間的一種裝訂形式。

旋風裝是為瞭解決閱讀時翻檢不便的問題,是在卷軸裝的基礎上加以改良的一種裝幀形式,大約盛行於唐代,但沒有形成規制。因此,旋風裝是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式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早期過渡形式。

經折裝——向冊頁裝過渡的中間形式

經折裝,又叫折子裝。顧名思義,經折裝應該是從折疊佛教經卷而得名。唐朝時期最盛行卷軸裝的裝幀形式。唐代是我國佛學的鼎盛時期,佛門弟子念經時盤禪入定、正襟危坐,如果使用卷軸裝對誦經的僧尼們會造成諸多的不便。因此,一場對流行許久的卷軸裝的改革首先在佛教經卷上發生瞭,即將本是長卷的佛經從頭至尾依一定行數或一定寬度連續左右折疊,最後形成長方形的一疊,再在前後各粘裱一張厚紙封皮,一種新型的裝幀形式出現瞭,這就是所謂的經折裝。

書籍裝幀形制發展到經折裝,可以說已完全脫離瞭卷軸裝的形式,幾乎接近於冊頁書籍的裝幀,因此說卷軸裝是向冊頁裝過渡的中間形式。

蝴蝶裝——裝幀形式進入瞭冊頁裝階段

唐代已有瞭雕版印書業,故原有的裝幀形式(卷軸裝、經折裝、旋風裝)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文化的需求,這就必然促使書籍裝幀以新的形式適應社會需求,因此蝴蝶裝應運而生。

蝴蝶裝又稱蝶裝,是由旋風裝演變而來的,其裝幀方法是將每張印好的書頁以版心為中縫線,以印字的一面為準,上下兩個半版字對字地對折,以集數葉為一疊,以折邊居右戳齊為書脊,再在書脊處用漿糊逐葉彼此粘連。再預備一張與書頁一般大小的硬厚一些的整紙,從中間對折出與書冊的厚度相同的折痕,粘在抹好漿糊的書脊上作為前後封面,最後把上下左三邊餘幅剪齊,一冊蝴蝶裝的書就算裝幀完成瞭。從外表看,這種裝幀形式很像現在的平裝書,打開時版心好像蝴蝶身軀居中,書頁恰似蝴蝶的兩翼向兩邊張開,猶如蝴蝶兩翼飛舞,故稱蝴蝶裝。

蝴蝶裝的特點是一頁一版,改變瞭卷軸形式這一沿襲千年的書籍裝幀形制,是書籍裝幀的重大進步,標志著我國書籍的裝幀形式進入瞭冊頁裝階段。但是,由於蝴蝶裝有無字頁面、易於脫落、造成掉頁等缺點,一種新的在蝴蝶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書籍裝幀形式出現瞭,這就是包背裝。

包背裝——使用最久的冊頁形式

包背裝發明的時間大約在南宋末,元代時特別盛行,明清時期的書籍裝幀大多使用包背裝,如明清時期的巨著《永樂大典》《四庫全書》。

包背裝的特點與蝴蝶裝恰好相反,是反蝴蝶裝倒折書頁的方法,即將印好的書頁正折,使版心所在的邊朝左向外,使文字向人,並將折好的書頁按順序排好,將左邊的折邊對齊壓穩,在右邊框外餘幅上打眼,用紙捻訂起砸平,並將邊裁齊並作書背,再用一張硬厚整紙作為封皮,用槳糊包背著,再裁去書的上下及封面的邊沿,就成為所謂的包背書。包背書與現代的平裝和精裝書本非常相似,隻是包背書是單面印刷,合頁裝訂,並在書背內側豎訂紙捻以固定頁;而現代平裝和精裝書本是雙向印刷,折配裝訂,書背上橫向素線以固定書頁。由於包背書僅便於收藏,經不起反復翻閱,若翻閱的次數多瞭容易散亂,而且在制作上也相當復雜,因此人們就在書頁的空白邊上打孔(一般打三個孔),用線繩橫索書背,再連穿下端的孔,最後用系扣打結的方法裝幀書籍,這就是線裝書瞭。

包背裝比蝴蝶裝先進很多,但用紙捻裝幀、包裹書背的缺點一是不便於反復翻閱、容易散亂,二是不利於長期收藏保存。因此,一種更先進的裝幀技術出現並且取代瞭蝴蝶裝,這就是線裝。

線裝——古代最先進的裝幀形式

線裝書是我國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線裝書裝幀技術是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史上的一次重大技術改革。

線裝書的裝幀特點是線裝的折頁與包背裝完全相同,版心朝外,背面相對,不同之處是改整張包背紙為前後兩個單張封皮,包背改為露背,紙捻穿孔訂改為線訂,裝幀成冊。早在南宋時期,線裝書籍的形式就出現瞭,盛行於明清時期。線裝書籍便於閱讀,又不易散破,線裝不僅解決瞭蝴蝶裝、包背裝易於脫頁的問題,同時更便於保存和修補重訂。線裝是我國古代裝幀技術史上最先進的書籍裝幀技術,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制發展到線裝形式,可以說已經到瞭精善完美的程度瞭。

結語

在各個歷史階段,書籍的內容是不統一的,書籍的裝幀形式也是不統一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進步,人們的閱讀需求和知識存儲要求在不斷提高,追求更便於閱讀、更利於保存的書籍裝幀技術。因此,前一種裝幀形式必然會被後一種裝幀形式所取代。簡策裝被卷軸裝取代,卷軸裝又發展為旋風裝,從旋風裝到經折裝,再到蝴蝶裝、包背裝,最後從線裝發展到今天的膠裝。為什麼會以這樣的路線發展,而且必須以這樣的路線發展,這是由人們的閱讀需求決定的,人們的閱讀需求對書籍裝幀形態的變更起到瞭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瞭解和掌握古籍裝幀形式和特點,對古籍年代鑒定、古籍保護和修復十分重要。古籍鑒定和保護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豐富的裝幀經驗和修補經驗,隻有這樣才能夠全方位做好古籍收藏、鑒定和保護工作。

中圖分類號:G25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5-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