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好,這裡是有新意、有激情,園林學子們都超愛的硬核公眾號上林苑設計學院!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池三山”。當然,很多同學對於這個名詞並不陌生,“一池三山”可以說貫穿瞭整本《中國古典園林史》。然而,同學們仔細思考一下對“一池三山”定義解釋、起源發展以及典型代表園林腦海中是否能梳理清晰(這些可都是考試的必得分點哦)先讓我們看幾條真題考驗一下自己吧!

01真題敲黑板!

★ 填空題、選擇題

1. 漢武帝改造瞭一個園林名為___,開鑿一個湖名叫___,湖中有三島___,___,___,開創瞭___格局。(華南農業大學2015年理論真題)

2. 中國傳統山水宮苑中,佈局沿用秦漢時期的”一池三山”格局的有:

A.頤和園之昆明湖 B.臨安 (杭州)之西湖 C建康 (南京)之玄武湖 D.圓明園之福海 E.北京明清西苑(南京林業大學2005年理論真題)

★★名詞解釋

3.一池三山名詞解釋(沈陽建築大學風景園林2022年理論真題)

★★★論述題

4.圖文並茂的舉例北京皇傢園林中的“一池三山”(北京林業大學2011年理論真題)

(上林苑敲黑板,你會做嗎?耐下讀下去,文末有答案哦)

02“一池三山”名詞概述

“一池三山”源於秦始皇對“東方蓬萊神話”在園林中的應用,是中國一種園林模式,並於以後各朝的皇傢園林以及一些私傢園林中得以繼承和發展。“一池”指太液池(東海),“三山”是指蓬萊、方丈和瀛洲(仙山)。(考試必背!)

部分古典園林“一池三山”典型代表(平面圖必會!)

03“一池三山”起源發展

同學們要詳細瞭解一池三山各個考點並非難事,我們娓娓道來!

敲黑板!一池三山的發展可以概括為:秦漢(發源於秦朝、始建於漢代,是“東方蓬萊神話”在園林中的應用)——隋唐(繼承和發展,寫意與寫實相結合)——宋朝(突破一池三山的造園風格,追求詩情畫意)——明清(達到高潮)

自秦漢以來,中國傳統園林已經呈現出一種與海上仙山互相照應的造園手法,建章宮的太液池,堆土積島,象征東海仙山,已經對築山理水進行瞭初步的探索。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一池三山式的園林,成為後代造園手法的典范,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敲黑板!“一池三山”成形於建章宮)

建章宮平面圖及鳥瞰圖

隋唐時期,大規模的人工建造園林開始興起,園林景觀表現瞭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意境,一池三山的造園手法再次得到反映,典型代表唐朝的大明宮太液池。

唐大明宮平面圖

北宋時期,由於山水詩畫的發展,對山水造景藝術的研究較多,並進入瞭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最有影響力的是宋徽宗所建造的園林,它改變瞭一池三山的造園風格,以石為基礎的假山,增添詩歌和文人畫,為明清園林創造山水景觀奠定瞭基礎。(艮嶽突破秦漢以來,園林“一池三山”的定式,轉而追求詩情畫意和宋徽宗的個人趣味)

清朝時期,圓明園福海、頤和園、蘇州留園、避暑山莊的人造湖如意洲,都是典型的一池三山的園林造景模式。在往日的皇傢園林造園的過程當中,水池與島嶼的結構充分仿照瞭“瑤臺三仙山”的意境,探索海上仙山和一池三山的空間佈局,對未來傳統園林產生瞭潛移默化的影響。

圓明園福海“一池三山”平面圖

在福海中央建造的三座島域分別為“北島玉宇”“蓬島瑤臺”“贏海仙山”(考點:三座島嶼名稱記憶),呈斜向串連的空間佈局。在造園規劃中,三座島嶼通過水域的劃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既分隔瞭水面空間,又隱藏瞭水體之間的園林景觀,增加層次感。

頤和園“一池三山”平面圖

昆明湖遵循一池三山的空間格局,堤壩將湖面劃分成三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各有一島。通過十七孔橋所連接為南湖島(蓬萊);沿南岸進入養水湖,藻鑒堂島(瀛洲);隔岸西湖,可見治鏡閣島(方丈)。(考點:三座島嶼對應記憶,勿混淆!)

留園“一池三山”平面圖

除瞭皇傢園林以外,在江南私傢園林中也有一池三山的佈局形式。留園中部“小蓬萊”位於水域的中心,島嶼隔斷水面,為瞭避免人們視線單調,被劃分為形式各異的區域,以增強觀賞層次和內容。臨近的“濠濮亭”可將整片水域盡收眼底,西北方向還有一座島嶼,與曲橋相連,使整體空間佈局層次一目瞭然。


04真題答案:

1. 建章宮;太液池;蓬萊;方丈;瀛洲;一池三山

2. ABCDE

3. “一池三山”源於秦始皇對“東方蓬萊神話”在園林中的應用,是中國一種園林模式,並於以後各朝的皇傢園林以及一些私傢園林中得以繼承和發展。“一池”指太液池(東海),“三山”是指蓬萊、方丈和瀛洲(仙山)。

4. 參考文中整理的圓明園、頤和園“一池三山”平面圖及文字

參考文獻:

1.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

2. 靳薈民,陳煒. 一池三山對傳統園林空間佈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