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認知主義(Cognitivism)

【編號】:1-1-3(上一級:11科學實在論)(下一級:1131功能主義,1132自由進化論,1133認知自我主義,1134認知無我論)

【評價】:前反思(pre-reflexive)

【構造方式】

(我們通過“場域-本體-現象-目的”這四個模塊,填入“秩序、沖突、中心、虛無”這四個項,來刻畫各式各樣的思想立場。)

模塊1:場域×秩序(選項1)=“宇宙”(universe)場域由自然法則所創造,並充滿瞭自然秩序。

模塊2:本體×秩序(選項1)=“物質”(matter)世界中的本體,也是由自然法則所創造的。認知主義將這種本體稱呼為“物質”,是出於神經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實在論需求。

模塊3:現象×中心(選項3)=“認知”(cognition)認知主義者們認為,一切現象、感知、經驗、思想、學科體系,都來自於腦部神經元結構所產生的知覺。認知,成為一個物質(腦)、心靈(意識)、信息交匯的中心。

模塊4:目的—未定(N/A)


【解說】

認知主義本來是一個心理學流派,強調人的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結構的重要性。後來被科學傢、哲學傢們喧賓奪主,把金字招牌搶瞭,演變為一整個關於人類認知結構的科學運動。

這種運動一般自稱為“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s),它已經反思到:意識和心靈所把握到的現象層面,具有不同於物理現實的復雜的特殊規律,需要通過更加細致、精巧的科學研究,層層解碼並捕獲其中的核心機制。

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一種特定的“哲學”立場瞭,它預設人類的認知模式是可以通過科學實在論的方式,通過神經生理學、生物電化學、統計學甚至計算機工程學這些數學化的理論范式,來加以徹底、完善的描述和解釋。

這種傲慢的科學實在論,不加反思地侵蝕到瞭傳統哲學的認識論領域,稱得上是一種認知“主義”瞭。請不要和心理學裡的認知主義混淆,“主義”在這裡隻是對這一立場表面上的“科學中立性”的一種揶揄。


【評價】

認知主義是美國策動,歐洲響應,影響遍及全球高端實驗室和國際頂級期刊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學術運動。冷靜的哲學傢和思想史傢應該將它評論為一種復雜的哲學運動,而非單純的科學研究范式。從科學上講,認知主義是非常成熟、精致、美妙的,具有參考價值和歷史意義的。但是,作為哲學和意識形態的評價,它依然是前反思的。


【思想史上的對應人物】

馮·諾伊曼(20世紀美國數學、計算機科學傢)

馮·諾伊曼的存儲程序式計算機模型試圖用處理器模擬大腦,存儲器模擬記憶,程序模擬思維和認知結構,這種模型試圖模擬人類的心智結構,同時也作為一種實驗工具,不斷地對人腦進行數據化、模型化的分析和模擬,並持續引發瞭整個學界對於人工智能的狂熱追求。認知主義的風潮與人造計算機、人造大腦、人造心靈是同步誕生的。

【文化上的對應形象】

聰明藥

西方名校學生大量服用聰明藥,體現的就是一種膚淺傲慢的認知主義文化。他們認為意識體驗和思維活動,尤其是學習、記憶等清醒的智能活動,可以依靠藥物等生化手段來輕易控制,人的意識歸根結底不過是腦的復雜產物。這種錯誤的前反思的態度,勢必會讓那些膚淺的年輕人付出代價。


結語:不少現代年輕人關於未來的希望和恐懼,都是圍繞著人工智能產生的,希望不勞而獲,也害怕無事可做;但這隻是外部的彷徨。內在的恐懼在於,認知主義意味著心靈是一個可被制作和操縱的產品,這個邏輯深深地嵌在瞭當代資本主義運動的(文化產業、消費主義、在線景觀、符號認同等)每個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