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欣賞丨伯矩鬲

郭梓文 2024-04-20 18:24 14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伯矩鬲是該遺址出土器物的代表,也是首博國寶級青銅器。伯矩鬲入選2013年8月19日,中國國傢文物局發佈《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出土於地北京房山琉璃河遺址。在遺址的中部房山區琉璃河鎮東面的董傢林村有一座埋於地下的古城遺址。考古發掘證明古城的始建年代最遲不會晚於西周初期。尤其是城外東南燕國貴族大型墓地已經發掘瞭數百座墓葬出土瞭大量的青銅禮器其中有10餘件帶有“匽侯”的銘文侯即燕候就是西周王朝燕國的國君。這些青銅器的發現為確定古城性質提供瞭直接可靠的物證證明今天的房山區琉璃河地區在3000多年前就是燕國的中心地區遺址內的古城址就是燕國都邑。在這批青銅器中較重要的有堇鼎、伯矩鬲等。

伯矩鬲通高33厘米,口徑22.9厘米,腹徑24,2厘米,重7500克分為蓋與器身兩部分。器身、足、蓋、蓋鈕皆采用浮雕式的牛頭作紋飾由7個牛首組成。器蓋呈圓形,中央為立紐,蓋子兩邊開梢以便蓋在器身的立耳之上。器身口沿外折,方唇,立耳稍外撇,束頸,弧腹,分襠袋足。

伯矩鬲蓋面飾以兩個相背牛首形獸面紋,角端翹起,兩兩相對,與器耳齊平。蓋頂中央以兩個立體的寫實牛首相背組成蓋紐。器身頸部以六條扉棱分隔成六段,每段各飾龍,龍首均朝向扉棱。鬲的腹部飾以三組牛首形獸面紋,角端翹起,與蓋面牛首形獸面紋遙相呼應。蓋面和器身的獸面紋相同,中間是冠額,雙角分別向兩側展開,鼻梁中間隆起,鼻孔突出,橫置臣子形目,渾圓的眼珠,渾圓的瞳仁,粗眉,葉形耳,兩側嘴角內勾,口中兩對獠牙交錯。隻有獸面沒有軀幹。

伯矩鬲蓋內及器身頸內壁各鑄有相同的陰文銘文“才戊辰,匱侯賜伯矩貝,用作父戊尊彝”,蓋內4行15字,頸內壁5行15字,屬於器、蓋對銘的形式。銘文釋義為在某年某月戊辰這一天,燕侯賞賜給瞭貴族伯矩貝幣,伯矩用以鑄造瞭這件青銅鬲,以此表示對其父親的紀念。

根據對伯矩鬲所做的X射線無損檢測表明它的制造工藝采用的是分鑄法。首先在拼合陶范時芯與范之間放入金屬片作為芯撐(或稱墊片)以此來確定和保證芯和范的間距這既可以避免出現澆灌不足等鑄造缺陷又能使器壁更加均勻。在鬲的腹部每面放置3個金屬芯撐。在鑄造時先鑄器身然後於相應的部位鑄接上附件使其與器身鑄接成一個整體。

鬲是炊粥之具,(漢書》稱空足鼎為鬲。青銅鬲的出現是在商代早期形狀多作侈口有三個中空的袋足,其主要作用是增大與火的接觸面積以便炊煮加熱。到商代後期,大多數的鬲有精美的紋樣,用火加熱容易熏黑,影響美觀。

裴文中先生在《中國古代陶鬲及陶鼎之研究》一文中講道:“前人常以鬲鼎並稱,實二物頗不相同,隻同有三足兩耳。二物不同之點,在其來源及其後的演變。鼎為容器下加三足而成,鬲似為三尖底器聯合而成。因是之故,鼎有腹有足,足與腹分化甚清,無論從任何方面觀之,二部不能相混。反之,鬲為三尖底器合成,實無足,隻以器底(即腹之下端)著地,內中容物,故鬲之腹足不分。然鬲演變之後,腹足部下端縮斂,而漸有足之雛形。鬲再演變之後,腹之下端,更行縮小,而成乳狀,尖端內實,故此時之鬲,腹與足似漸分化。由此而後,鬲之足腹部,再行縮短,終至三隔離之腹,合為一腹,三足消失,而鬲之形不存矣。”裴老之言很有見地,指出瞭鼎、鬲兩類器物的主要區別。

首都博物館文創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