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ohigo.com / 0浏览

清代二級行政區治所城郭簡圖(十四)甘肅

清代甘肅省為西北咽喉,是清廷進取青藏、回疆的主要根據地。由於戰亂頻發,朝廷十分重視甘肅的城池建設。雖然其人口稀少,但時常動用帑銀進行大規模的城垣建設和維護,與其它省份相比其城池規模偏大,且多為數城聯防格局。

甘肅歷史上屢受地震、水災、風沙和戰亂的破壞。順治十一年、康熙五十七年、乾隆三年、光緒五年四次大地震使秦州、階州、寧夏、慶陽等地多數城池坍圮損毀;河西地區如肅州等地則屢受風沙侵擾,風過之後,城外“風沙擁城,高於雉堞”,人力根本來不及清理;明末清初和同治年間的戰亂又使甘肅土地荒蕪,人口凋敝,城市發展嚴重受挫。

目前甘肅仍保留不少城池遺址,但主要都是縣城和軍堡。府治隻剩涼州滿城和鎮西府城大體完整,安西、佈隆吉爾、固原等地也有不少殘段。

甘肅城郭簡圖

圖例:

  • 青色線為城墻(含內部被建成區基本填滿的土圩)
  • 綠色線為存在連續遺跡的廢棄城墻或外郭/護城堤(其內沒有或隻有極少的建成區)
  • 粉色線為低等級環圍工事(木砦、環壕、寺廟/園林圍墻等)
  • 黃色線為無連續防禦工事的建成區(僅在部分特殊城市中標識)
  • 詳圖中紅色點為陸門,藍色點為水關

其餘編例,簡圖及戰例匯總,錯漏更正記錄參見:

清末部分城市建成區及其面積占比

1.蘭州府

建置:乾隆三年至宣統三年。

陜甘總督駐地。皋蘭縣附郭,位於今蘭州市城關區(36.060°N, 103.822°E),面積:內城0.95+外城(關城)1.5=2.5平方公裡。領二州四縣一廳。

秦始皇三十三年於今東崗鎮設榆中縣並築城,其城邊長不過100多米,主要用於防備匈奴。漢置金城郡,治所位於今西固城。東漢時期朝廷與羌人反復拉鋸,金城人口減少超過90%,至西魏廢棄。隋開皇十八年設蘭州總管府,治所遷至今城關區。唐中後期開始成為唐與吐蕃反復爭奪的地區。宋代又為對西夏交戰的前線。元豐四年宋軍進占蘭州後,修築城池與周邊堡寨。六年再次整修擴展。崇寧三年擴築北城,當時城內人口共981人。

明洪武十年於宋、元蘭州城基礎上增築。宣德間修築外郭,正統十二年增築承恩門外郭,此後郭城之內發展迅速,至清初,蘭州城商賈市肆都集中在外郭城。萬歷八年包磚。清乾隆三年臨洮府移治於此,改為蘭州府,為甘肅省會,同年大修城墻。其後,乾隆三十八年、嘉慶十年、道光十三年多次對城墻進行修築。同治元年於四內城門增建甕城。十二年陜甘分闈,光緒元年於城西北建甘肅舉院,二年左宗棠擴築外郭。建國後城墻被拆除,目前在南關十字附近仍有殘墻。

蘭州府城(光緒十一年)

2.寧夏府

建置:雍正二年至宣統三年。

寧夏、寧朔縣附郭,位於今銀川市興慶區(主城,38.468°N, 106.272°E)、金鳳區(新滿城,38.490°N, 106.185°E)。面積:府城4.7+府城兩關0.48+新滿城1.3=6.5平方公裡。領一州四縣。

宋天禧四年,黨項李德明將其都城由靈州遷至懷遠鎮(今銀川市),修建都城,更名為興州。寶元元年,李元昊在興慶府稱帝,以興慶府為都。寶義元年被蒙古軍攻破,“城遂空”。元設寧夏府路,至正間因戰亂棄西半城內縮。明初城市經濟發展,民居增多,正統九年重築西半城,砌磚墻,萬歷三年增築。嘉靖前建成南北二關。整個城池守備嚴密,是明朝在九邊的防禦重鎮。

明代寧夏作為九邊重鎮之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駐軍數量快速增長,但因明末邊軍欠餉嚴重,導致萬歷二十年二月寧夏發生兵變,變軍擁立副總兵哱拜據城起事,四月,李昫、牛秉忠等率明軍攻城,不克。六月,明廷令李如松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會剿寧夏,初仍不克,後葉夢熊等掘開黃河大堤放水淹城,至九月明軍尚能從南門攻入城中。城破後守軍仍依托城內積水繼續抵抗,最終哱拜等殺守將許朝、劉東暘投降,明軍方得以收復寧夏。

哱拜之變使寧夏城遭嚴重破壞,南北二關尤甚。萬歷二十二年修復城門城樓,防備更加嚴密。清順治十三年、康熙元年兩次修繕府城;雍正三年於府城東北二裡外(38.478°N, 106.308°E)建滿城,是為舊滿城,面積1.1平方公裡,為寧夏將軍駐地。乾隆三年地震,舊滿城廢棄,移八旗駐軍於城西十五裡外的新滿城,五年重修府城並內縮。目前仍存西段城墻有400多米左右。

寧夏府城(嘉慶三年)

3.西寧府

建置:雍正三年至宣統三年。

西寧辦事大臣駐地,府域內蒙古事務亦受西寧辦事大臣管轄。西寧縣附郭。位於今西寧市城中區、城東區(36.621°N, 101.782°E)。面積:主城1.61+東關0.45=2.1平方公裡,領三縣二廳。

明洪武十九年於元西寧州舊城西北部,“棄南占北”,建成新的西寧衛城。萬歷三年建磚石城,清康熙四十八年補修。雍正三年改衛為府,十一年大修城墻。同治間戰亂,城墻坍圮甚多,東關盡毀,後修復。

西寧府城(咸豐元年)

4.涼州府

建置:雍正二年至宣統三年。

武威縣附郭,位於今武威市涼州區(府城:37.928°N, 102.632°;滿城:37.948°N, 102.666°E),面積:府城2.5+滿城1.1=3.6平方公裡。領五縣一廳。

漢初,匈奴築姑臧城,武帝時拓展河西,於此置武威郡。十六國前期中原戰亂,涼州局勢穩定,因此成為四方難民的匯聚之地。前涼自張茂起陸續向四面擴展城池,最終形成七城聯立的格局,並先後作為前、後、南、北涼四個政權的都城,烜赫一時。

七城格局至隋唐仍被沿用,至德二載,河西兵馬使蓋庭倫叛亂,據其五城,支度府判官崔稱堅守剩餘兩城,最終平息叛亂。廣德二年河西為吐蕃攻占,城池漸廢。

西夏天賜禮盛國慶五年重建土城。明洪武九年設涼州衛,十年將舊土城補修增高,二十四年擴建,萬歷二年包磚。雍正二年改衛為府。乾隆二年於舊城東北建新城,為八旗駐防城。民國十六年武威地震,舊城城墻和城門有損毀;十七年涼州事變北門城樓被燒毀。1956-1958年拆除,今僅存城墻一段。新城於解放後成為蘭州軍區武威炮校校區,一直是軍事禁區,城墻保存完好。

涼州府城(乾隆十年)

5.甘州府

建置:雍正二年至宣統三年。

張掖縣附郭,位於今張掖市甘州區(38.936°N, 100.455°E),面積3.5平方公裡,主城外有郭城0.88平方公裡。領二縣一廳。

漢元鼎六年開辟河西,置張掖郡,始築城於今武威市張義堡。地節三年遷至今城西北二十公裡處,不久又徙至今址。北涼永安元年,沮渠蒙遜殺段業,遷都於此,設涼州,十二年改為秦州,北魏正光五年改為西涼州,西魏廢帝三年改為甘州。唐咸通十三年,回鶻攻占甘州,設立牙帳,是為甘州回鶻。宋天聖六年,李元昊攻滅甘州回鶻,於此設宣化府。元至元十四年設甘肅等處行中書省,以甘州為省會。大德年間擴建城墻,至大二年重修。明洪武五年宋國公馮勝攻取甘州,置甘肅衛,二十三年改為甘州衛。二十五年改封漢王朱楧為肅王,建肅王府,同時擴展衛城東墻三裡多,即今城規模。二十六年,陜西行都司遷此。萬歷二年包磚。清雍正二年裁陜西行都司、甘州衛,設甘州府。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城墻,同治四年因戰亂,城垣嚴重受損,光緒二十四年修復。民國十六年地震,塌損多處城墻,後修復。建國後拆除。目前殘存東北角土墻140米。

甘州府城(乾隆元年)

6.平涼府

建置:順治二年至宣統三年。

平涼縣附郭,位於今平涼市崆峒區(35.542°N, 106.670°E),面積:主城(西城)1.66+夾城0.19+東關0.38+紫荊城0.061=2.3平方公裡,領二州三縣一廳。

前秦永興二年,宣昭帝欲攻前涼,置平涼郡。唐貞元七年始於今址築城,宋代築暖泉城,元至正二十年分南北二城。明洪武六年,平涼侯費聚擴建城池,改為東、西二城,其後主城不斷擴建,在明中期達到今日規模。正德至嘉靖初擴建暖泉城,並以之為王府禁苑。嘉靖六年為防洪,於東西二城之間築夾城。

清康熙十三年,王輔臣響應吳三桂反清,占據平涼。十四年六月,清軍開始圍攻平涼城,王輔臣依托城池固守八個月仍未失守,最後接受朝廷招撫,清軍才得以收復平涼。同治二年始,平涼先後三次被回軍攻陷,城池遭嚴重破壞。民國後,東關、夾城、暖泉城悉毀,1951年拆除紫荊城,1958年後拆除府城城墻,現仍存北後街、中街辦、西門坡、四中巷四處殘墻。

平涼府城(雍正九年)

【戰例】王輔臣守平涼

康熙十二年,清廷裁撤三藩,平西王吳三桂遂於昆明起兵。在吳三桂起兵前,清廷為分化其部將,把他們安插在四川、陜西、貴州等省,意圖削弱吳三桂的勢力。但事實上,此舉卻將吳三桂的影響力擴展至數省。因此當吳三桂起兵以後,立即聯絡舊部、故交如四川提督鄭蛟麟、陜西提督王輔臣、甘肅提督張勇等,以謀共同反清,將雲貴川陜連成一片。鄭蛟麟接到書信後立即響應,使吳軍輕易接收四川,但鎮守陜西的王輔臣當下並無反心,他於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將吳三桂送來的書信連帶信使一並轉交清廷,以表明忠心。康熙帝受到信札後,稱贊王輔臣“疾風知勁草,今日乃見之。”對其予以嘉獎並命其固守地方。

此時吳三桂部將王屏藩已攻占整個四川,康熙帝為增援川陜戰場,任命都統赫業為安西將軍,同西安將軍瓦爾喀率兵由漢中入川,又派遣被授予全權的刑部尚書莫洛率八旗軍去陜西節制諸將,相機行事。赫業部起初進展順利,奪取四川門戶陽平關、朝天關,攻占廣元,在推進至保寧時被吳軍大將王屏藩部擊敗,康熙帝聞訊,令莫洛和王輔臣自漢中南下,接應赫業殘部。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兩軍行至寧羌時,王輔臣部屬與莫洛的八旗兵在糧食物資分配上產生矛盾,王輔臣手下將領帶兵沖入莫洛營中討要說法,混亂之中,一名副將一箭射中莫洛咽喉,將其殺死。王輔臣聞訊色變震恐,於是派人聯絡吳三桂,表示願意起兵響應。

莫洛死後,王輔臣屬下一哄而散,最終隻有千餘人追隨王輔臣逃往略陽。緊隨莫洛的定西大將軍董額率大軍遭遇王輔臣千餘潰兵,不戰而敗,經鳳縣棧道逃離漢中,奔還西安。

康熙帝聽聞王輔臣反清後,極度震驚,當他從王輔臣之子王繼貞得知事變經過後,下詔安撫王輔臣,表明自己用人失察,致生此變,如若歸順,則“已往之事,概從寬宥”。王輔臣雖然十分感動,但心中疑惑,不敢相信,故未予回應。

吳三桂此時正在嶽州一線與清軍對峙,苦無進展,聽聞陜西有變,立即向王輔臣贈送軍餉二十萬兩及平遠大將軍印,同時派遣王屏藩和吳之茂從漢中領兵北上,配合王輔臣攻打隴右。此時清軍主力仍遠在湖廣地區與吳三桂作戰,留守陜西的各路駐防軍兵力孱弱,猝不及防,在王輔臣的攻勢下紛紛潰敗,很快就丟失瞭階州、秦州、鞏昌、臨洮、平涼、固原、慶陽、延安等大片地區。鄂爾多斯的蒙古部落也趁機掠邊,騷擾延綏長城附近。王輔臣自己坐鎮平涼,派遣主力部隊南下,意圖打通與吳三桂部將王屏藩部的聯系,得到巴蜀地區的支援。

清廷於是不得不從湖廣戰場抽調一部分滿蒙八旗,由董額統領,北上討伐王輔臣。董額首先進攻秦州,以切斷王輔臣與吳三桂控制區的聯系。經過數月激戰,清軍付出瞭重大的傷亡代價,終於在康熙十四年閏五月奪占秦州。董額令振武將軍佛尼勒、總兵王進寶率軍萬餘人駐守,又令甘肅提督張勇進駐鞏昌,互為接應,自己率主力前往平涼。為打通秦蜀通道,十月,王屏藩屯兵洛門,吳之茂屯兵西和,準備反攻秦州。

康熙十四年八月,董額已率清軍主力抵達平涼城外。王輔臣據守平涼,與清軍對峙。九月,清軍奪占涇州、隴州、靜寧州,從三面包圍平涼,但此後八個月間,董額軍畏戰不前,不僅沒能攻下城池,連包圍封鎖的目標都沒有達到,王輔臣軍在城北出入自由,與固原方面的補給線始終保持通暢,而西南的吳軍不斷發起攻勢,使得清軍的處境極其窘迫。

康熙十五年起,陜甘形勢愈加嚴峻。由於平涼久攻不下,四川的吳軍又向鞏昌、秦州逼近,康熙帝決定更換軍事統帥。二月,康熙帝任命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賞賜其禦用之物,讓他率部征討王輔臣。圖海善於治軍,賞罰分明,其部下士氣高昂,戰鬥力強,故被康熙帝寄予厚望。

就在本月,王屏藩、吳之茂部抵達秦州城外的北山,切斷臨鞏路,攻打秦州。由於秦州守軍糧食斷絕,包圍平涼的清軍不得不抽調一部分兵力前往支援。平涼的軍事壓力減弱,使王輔臣得以騰出手來進行外圍戰鬥。三月初,王輔臣命總兵陳甲率步騎一萬五千餘人,進攻靈州,又命總兵李國良率軍八千由靖寧支援攻打秦州的吳軍。四月十六日,王輔臣軍萬餘人直逼渭縣,守將棄城而走。清軍則發動多次反擊,與王輔臣軍互相拉鋸,相持不下。清軍大部分散各地,兵力捉襟見肘,局勢隨時有崩潰的風險。

三月十七日,圖海抵達平涼城外,康熙帝派出的其他幾路援軍也抵達平涼,總兵力達到十萬餘人。此時圖海並未輕易動兵,盡管其部下多次請命攻城,均被其以“仁義之師,先招懷後攻伐”的理由拒絕。在此前董額攻打平涼時,八個月內未能切斷城中糧道,很重要的原因是王輔臣軍一直牢牢把控城北高地虎山墩。隻要占據此處,便可俯視全城,同時扼守平涼通往西北餉道的咽喉。王輔臣部署萬餘精兵護守此岡,用以保障平涼的安全。圖海決定先攻此地,切斷平涼的補給來源。

做好部署後,圖海隨即率領大隊人馬進攻虎山墩。王輔臣軍步兵在前,騎兵在後,佈列火器挨牌迎戰,向清軍沖來。戰鬥逐漸向墩上發展,王輔臣軍利用地勢,居高臨下,清軍被迫仰攻,死傷慘重。盡管如此,清軍仍不斷向前推進,步步進逼,從上午一直激戰到午時,陣斬王輔臣軍總兵二人,王輔臣軍大潰,清軍遂攻占虎山墩高地,並將重炮運至岡上,向城內俯轟,平涼軍民大駭。

平涼糧道斷絕後,圖海又采用攻心戰術,誘降城內軍民。此舉效果極佳,半個月之後,城內糧罄,士兵開始殺馬為食。在物資匱乏之下,王輔臣屬下軍民競相出城,投靠清軍,城內士氣低落,形勢遽危。而外圍打通秦蜀通道的王輔臣軍則於六月在通渭被王進寶部擊敗,平涼成為孤城。

此前,圖海率軍路過潼關時,收幕僚周昌(周培公)。平涼城內的總兵黃九疇、佈政使龔榮遇都與周昌同鄉,二人素有降清之意,聽聞周昌已至城外,便以蠟丸包裹密書送至周昌處。圖海於是令周昌親自入城勸說王輔臣投降,王輔臣迫於勢窮糧盡,聽從瞭周昌的勸告,便派手下一副將隨周昌出城,面見圖海,表示投降。圖海派人馳報北京,經康熙帝批準,頒發赦令。六月六日,圖海命周昌攜帶康熙帝赦詔,再次進城招撫,詔書許諾既往不咎,對王輔臣官復原職。次日,王輔臣即派龔榮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圖海獻平涼軍民冊,其子王繼貞及總兵蔡元等上繳吳三桂的紮付二紙、“平遠大將軍印”“陜西東路總管將軍印”各一顆及各札文件。

王輔臣雖已投降,仍然疑懼,不肯出面見圖海。六月十三日,圖海再次派周昌與他的侄兒前鋒侍衛保定一起進城,極力安慰王輔臣,百般勸說,消除他的疑懼。王輔臣便於十五日出平涼城,親至圖海營帳,“叩頭謝恩”,圖海與王輔臣“鉆刀設誓,保其無它”。王輔臣心悅誠服,剃發歸降,受降後,圖海命副都統吳丹入城撫定。由於平涼困圍日久,城中食盡,死亡累累,圖海遂請命賑濟,城內平民得以保全性命。

王輔臣投降後,康熙仍然給王輔臣太子太保的封號,授靖寇將軍,命其與圖海一起鎮守漢中,王輔臣內不自安,曾經自殺瞭一次。康熙嚴令圖海看護王輔臣。康熙二十年七月,康熙帝召圖海攜王輔臣進京,王輔臣自知難免死罪,遣散妻妾,以紙覆面,窒息而亡。

7.鞏昌府

建置:順治二年至宣統三年。

隴西縣附郭,位於今隴西縣駐地鞏昌鎮(35.004°N, 104.637°E),面積:大城1.3+北關2.2+西關0.36+東關0.37=4.2平方公裡,領一州八縣一廳。

原為襄武縣,治於今城東五裡,唐貞觀十四年於今址築城,宋皇祐五年,以原渭州城址築古渭砦,元祐五年,通遠軍下設隴西縣,以古渭砦為縣城。金正太六年,立鞏昌府和陜西路鞏昌總帥府。元中統二年擴建城東,改石城。明洪武十一年重修城墻。其後北門外逐漸發展,“人聲鼎沸,項背相望”,遂於成化五年修築北關,築東西兩堡,正德十六年增築東西兩關,萬歷五年擴展北關,天啟年間,重葺大城及東西兩關。清順治十五年再修,雍正十一年建東西兩關門樓。咸豐十一年,西南河暴漲沖毀東西關。同治五年,回軍陷城,城內焚毀殆盡,人口銳減。光緒二年修復。建國後拆除大城和北關。目前仍有包括大城、關城在內的七處城墻遺存。

鞏昌府城(咸豐十一年,東西二關城垣走向為推測)

8.慶陽府

建置:順治二年至宣統三年。

安化縣附郭,位於今慶城縣駐地慶城鎮(35.996°N, 107.886°E),面積1.4平方公裡,領一州四縣。

城墻始建於宋,倚地勢建於黃土塬上,城墻臨崖,其勢極險。明洪武二年五月,徐達率軍圍攻慶陽,守將張良臣堅守三個月後城破自殺,此戰致使明軍傷亡慘重。成化初年,重修城池,建南關,嘉靖二十七年增築,三十五年大修。清順治十一年秦州地震造成府城城垣俱毀,十三年重修。同治戰亂又損毀城垣,後修復。目前仍存數段城墻。

慶陽府城(光緒五年)

9.鎮西府

建置:巴裡坤廳 乾隆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鎮西府 乾隆三十八年至咸豐五年;鎮西廳 咸豐五年至光緒九年。

伊犁將軍兼管(參見 伊犁 8.巴裡坤)。宜禾縣附郭,位於今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駐地巴裡坤鎮(漢城43.598°N, 93.010°E;滿城43.599°N, 93.032°E),面積:漢城1.3+滿城0.68+東、西破城子0.12=2.1平方公裡。領二縣二廳。

清雍正七年,嶽鐘琪率西路軍進駐巴裡坤,九年修築綠營兵城(漢城),同時在城東、西各修建一座小型兵城(即今東、西破城子)。乾隆二十四年設巴裡坤直隸廳。三十七年修築滿城(會寧城),次年改巴裡坤廳為鎮西府,咸豐五年又改鎮西廳。光緒九年新疆建省,鎮西直隸廳往屬新疆省。目前兩城都有不少城墻遺存。

鎮西府城(乾隆四十年)

10.秦州

建置:雍正六年至宣統三年。

位於今天水市秦州區(34.583°N, 105.723°E),面積:大城0.35+中城0.16+西關0.44+東關0.45+伏羲城0.15=1.5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轄五縣一廳。

秦武公十年置邽縣,並於今東關至五裡鋪一帶築城,漢、魏、晉、北朝因之,並擴建,至北魏時形成五城聯防之態,隋唐時已成為隴右大都會。唐開元二十二年地震,城池遭嚴重破壞。天寶間於舊址以西築雄武城,唐末五代毀於戰亂。

宋慶歷初重建東、西二城,後因宋金交戰,興廢無常。元代修復,至正十二年地震盡毀。明洪武六年於宋代西城舊址重建大城,成化間重建東關,正德間築中城,嘉靖二十一年築西關,明末築小西關(即伏羲城),秦州再次形成五城聯防格局:“兩山對峙,一水中流,五城相連,軸線貫穿”。自西向東分別為伏羲城(小西關)、西關城、中城、大城、東關城。

清順治十一年地震,“城崩樓傾,城無遺堞,官署民房崩圮殆盡”,後重建如舊。康熙嘉慶二年重修東關和伏羲城。同治戰亂後左宗棠主持重建城墻。民國時期拆除城內隔墻,建國後逐步拆除外墻。目前存東關南城墻、東橋頭城墻和西關城墻遺址三段。

秦州城(光緒十五年)

11.階州

建置:雍正六年至宣統三年。

位於今隴南市武都區(33.394°N, 104.922°E),面積0.35平方公裡,另西北有土城0.28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領二縣。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於仙陵山東置武都鎮,始築城。明洪武五年於今址建磚城,景泰間重修。隆慶間築土城於磚城之西、北,是為大城。明末李自成兵毀,崇禎十四年重修。清順治十一年秦州地震,城垣皆圮。光緒五年武都地震,南山崩裂,江水沖決,南門及周圍城墻皆毀,陜甘總督左宗棠以工代賑重建城墻,縮建西南隅數十丈。建國後拆除城墻,目前存殘墻四段近百米。

階州城(光緒六年,西北土城走向為推測)

12.肅州

建置:雍正七年至宣統三年。

位於今酒泉市肅州區(39.744°N, 98.511°E),面積:主城1.42+東關0.34=1.76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領一縣。

漢元狩二年開辟河西,設酒泉郡並築城,此城毀於地震,晉永和二年前涼謝艾重築(城址即今鼓樓以西),西涼時以之為都。唐永徽年間重修。明洪武二十八年向城東展築,成化二年建東關土城。萬歷二年,主城包磚。同治四年至十二年,清軍與回軍在肅州反復交戰,東關毀於戰亂。光緒間重修主城。今存西南角城墻200米,另有從城墻內挖出的晉代福祿門。

肅州城(咸豐二年)

13.迪化州

建置:乾隆三十八年至光緒十一年。

伊犁將軍監轄,位於今烏魯木齊市天山區(43.812°N, 87.568°E),面積0.42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不領縣。

清乾隆二十八年始築迪化城,三十八年設迪化直隸州。出於屯政需要,迪化周邊又建六堡,分別為惠徠堡、屢豐堡、宣仁堡、懷義堡、樂全堡、寶昌堡。六堡距城較遠,不繪於圖中。同治年間戰亂,迪化城遭重創。光緒十年新疆建省,迪化往屬新疆省。(參見:伊犁 4.烏嚕木齊;新疆 1.迪化府。)

迪化州城(光緒七年)

14.安西州

建置:安西廳 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安西府 乾隆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安西州 乾隆三十八年至宣統三年。

老城位於今瓜州縣西湖鄉中溝村(40.532°N, 95.783°E),面積0.96平方公裡;新城位於今淵泉鎮駐地(40.516°N, 95.787°E),面積0.24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領二縣。

清雍正六年,安西直隸廳移治於此並築城。乾隆二十四年九月裁安西、靖逆兩直隸廳置安西府,三十三年,因城址堿潮,遂於城南一公裡杜爾柏津地(即今淵泉鎮駐地)築新城,新城缺水,多風沙,故府治最終未能南移,新城空置。三十八年二月降為直隸州,裁淵泉縣為州親轄地。光緒二十年大修城墻,民國三十三年補修。目前老城東墻、北墻完整,西墻存29米,南墻存106米。

清代未能南遷州城,但其地低窪堿潮的弊病始終未能緩解,1969年5月全城南遷至新城遺址處,是為今縣城駐地。縣城搬遷後,建設用土需求激增,新城城墻漸被夷平,目前存南墻東段部分殘垣。

安西州城(乾隆三十九年)

15.涇州

建置:乾隆四十二年至宣統三年。

位於今涇川縣駐地城關鎮(35.332°N, 107.359°E),面積0.27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領三縣。

漢元鼎三年置安定縣,治今水泉寺至蘭傢山之間。後秦建初年間,武昭帝姚萇以安定為據點與前秦殘部苻登反復拉鋸,最終攻滅苻登,並於弘始十三年置雍州。北魏神麚三年改涇州。北周天和四年,擴築東城。唐末於今王傢大窪崾峴築彩門城,以截斷通往北塬的通道。目前,主城和彩門城均留有部分遺跡。

安定在北朝至隋唐時期,地處要隘,是軍事防禦重鎮,被各方勢力反復爭奪。當其時,安定城規模宏大,內城面積達到8.7平方公裡,是明清城的數十倍。

明洪武三年,因水患無常,同知李彥恭改築於涇河以南,是為今址。同年重設涇州。成化十三年增修東城,嘉靖二十六年增修西城。隆慶二年、萬歷三年先後增築西城及南、北、東三城。清雍正三年、七年補修。乾隆四十二年升直隸州。同治元年增建東關、西關。民國九年海原地震,城市毀損嚴重,十七年補修城墻。三十七年掘壕。1974年至1975年拆除城墻,今已無存。

涇州城(乾隆十八年)

16.臨洮府

建置:順治二年至乾隆三年。

狄道縣附郭。位於今臨洮縣駐地洮陽鎮(35.376°N, 103.859°E)。面積:主城1.8+北關0.084=1.8平方公裡。城南有唐-吐蕃臨州城(番城)遺址0.73平方公裡。順治三年,本府領二州三縣。

秦獻公元年,秦滅西戎部族狄,置狄道縣。昭襄王二十七年,秦滅義渠,始置隴西郡,治狄道。秦城遺址約在今城東北角。晉惠帝時,分置狄道為狄道郡。前涼張駿改武始郡,重建城池。唐乾元初年改臨州,再次重建,城址在今城南一裡許,吐蕃因之。宋熙寧五年攻占臨州,建置熙州,重新築城,北門外又修築臨洮堡,金、元因之。明洪武三年包磚,並北擴城垣與宋臨洮堡相連。景泰四年重修,隆慶三年復修。清初,引洮水支流近城,導致水嚙西墻,雍正五年謀塞之,未成,乾隆十二年改故道,水患乃止。二十五年,補修被侵蝕的西墻。同治間城池毀於戰亂,後重建。目前存部分城墻遺址。

乾隆三年十一月,臨洮府移治蘭州以為省會,改名蘭州府。舊府域降級為狄道州。

臨洮府城(雍正元年)

17.靖逆廳

建置:康熙五十七年至乾隆二十四年。

位於今玉門市駐地玉門鎮(40.280°N, 97.025°E)。面積0.17平方公裡。

清康熙五十七年設靖逆衛,並於今址築城,又設赤斤衛,治今赤金鎮。同時在靖逆衛置廳。乾隆二十四年裁直隸廳,改廳屬二衛為玉門縣,並擴建城池。建國後於50年代起陸續拆除城墻,今已無存。

靖逆廳城(乾隆二十四年)

18.柳溝廳

建置: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二年。

疑似城址位於今瓜州縣三道溝鎮四道溝村(四道溝古城,40.482°N, 96.849°E)。面積0.050平方公裡。

清康熙五十七年二月設柳溝廳,雍正二年往屬安西廳。該城址目前東、北、西城墻均有遺存。

*依據嘉慶《一統志》記載:“柳溝堡,在(安西)州東二百三十裡,城周一裡三分。康熙五十七年置柳溝所,築堡於此。雍正五年升衛移治佈隆吉爾東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將其定位於瓜州縣三道溝鎮四道溝村。此地周圍村落規模不大,若有近古所築城堡,應有明顯遺存。而上述疑似城址(四道溝古城)即為該地附近唯一能找到的,規模符合記載“一裡三分”的城址。但近現代考古發掘顯示,城內遺物多為漢代,城池周邊又多漢墓,基本被認定為漢淵泉縣城址。《一統志》古跡中有記載淵泉故城“在(安西)州東,舊柳溝衛東。”說明柳溝衛並非沿用舊漢城,而是於城西另築一城。若該疑似城址為漢城,則清城不知所在。故其確址仍待考。

柳溝廳城(疑似,雍正元年)

19.安西廳

建置:雍正二年至六年。

位於今瓜州縣佈隆吉鄉(40.531°N, 96.540°E)。面積0.99平方公裡。

清雍正元年於佈隆吉爾築城,二年三月設安西衛,移靖逆同知駐此,是為安西廳。雍正六年移治安西(見14.安西州),乾隆二十四年九月裁。目前城墻仍有大部分夯土遺存。

安西廳城(雍正五年)

20.固原州

建置:同治十三年至宣統三年。

位於今固原市原州區(36.007°N, 106.282°E),面積:內城1.3平方公裡,內外兩城合計2.6平方公裡。州轄地之外領二縣。

漢代始築城。宋咸平中重建,元末廢。明景泰元年復築,成化三年,徙開成縣治於此。五年增築,大設樓櫓。弘治十五年置固原州,並築外城,周圍浚塹。萬歷三年外城包磚。清康熙四十九年加修城樓,嘉慶十六年重修。同治十三年十月升直隸州。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海原地震,內城傾塌大半,外城亦陷多處,城樓、巡房盡毀。後修復。1960-1973年逐步拆除。目前內城墻存西湖公園段約500米,外城墻存和平門和靖朔門段1000多米,另有護城河遺跡曰100米。

固原州城(光緒五年,部分城門對應為推測)

21.化平川廳

建置:同治十年至宣統三年。

位於今涇源縣駐地香水鎮(35.490°N, 106.336°E),面積0.11平方公裡。

同治十年二月析置直隸廳。建成區主要分佈在東門內外。

化平川廳城(同治十年)

22.哈密廳

建置: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八年、約咸豐五年至光緒六年。

清乾隆二十四年,移靖逆通判駐哈密,二十五年定為直隸廳,三十八年二月往屬鎮西府。約在咸豐五年鎮西府改直隸廳時,復升哈密為直隸廳。光緒六年往屬新疆省。餘見 伊犁 7.哈密、新疆 14.哈密廳。

哈密廳城(咸豐九年,漢城城址在清末即被疊壓,位置可能有較大誤差)

參考:

  1. 美國地質調查局. 60-70年代解密衛星圖像:Corona, Lanyard, & Argon Missions – KH1 thru KH6: 1960 – 1972; KH-7 and KH-9 Global Camera Photos: 1963 – 1980.
  2. Devils-滄浪. 中國城墻現狀統計之甘肅篇.
  3. Devils-滄浪. 中國城墻現狀統計之寧夏、青海、西藏篇.
  4. Devils-滄浪. 中國城墻現狀統計之新疆篇.
  5. 宋琬. 重修秦州城垣記, 順治十一年.
  6. 陳夢雷, 蔣廷錫.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匯編 考工典 卷19, 雍正六年.
  7. 陳夢雷, 蔣廷錫.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匯編 職方典 卷551-578, 雍正六年.
  8. 甘肅通志, 乾隆元年.
  9. 和珅. 大清一統志 卷197-214, 乾隆四十九年.
  10. 支那事變記念海軍寫真帖刊行會. 報道寫真海軍作戰記錄·大陸篇, 昭和九年.
  11. 譚其驤. 中國歷史地圖集: 清時期[M].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7.
  12. 阮儀三.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規劃[M]. 上海:同濟出版社, 1995.
  13. 李並成. 大漠中的歷史豐碑:敦煌境內的長城和古城遺址[M].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0:160-163.
  14. 張馭寰. 中國古代縣城規劃圖詳解[M]. 科學出版社, 2007:255, 261.
  15. 曹聚仁, 舒喬宗. 中國抗戰畫史[M].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1:279.
  16. 周振鶴.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清代卷[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3.
  17. 成一農. 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城墻資料匯編[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6.
  18. 劉洋. 明清平涼地區城鎮體系與內部空間結構初步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05.
  19. 薛正昌. 明清時期寧夏鎮(府)城與沿黃城市變遷[J]. 西夏研究, 2015(1):74-85.
  20. 羅聰. 從街衢考察明清時期甘肅地區城池的擴展[J]. 隴東學院學報, 2017, 28(6):72-75.
  21. 李虹, 頡耀文, 梁東旭. 基於GIS和歷史地圖的清代蘭州城市空間格局研究[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18(2).
  22. 薛樵風, 成一農, 金曉斌. 明清時期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建成區范圍GIS數據集[J]. 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 2018, 3(3):9.
  23. 張威. 清代直省駐防城對其所依附城市形態演變的作用[J]. 城市史研究, 2019(1):16.
  24. 孟超祥. 清代甘肅城池建修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19.
  25. 平涼府志, 嘉靖三十九年.
  26. 重修肅州新志, 乾隆二年.
  27. 涇州志, 乾隆十九年.
  28. 狄道州志, 乾隆二十八年.
  29. 直隸秦州新志, 乾隆二十九年.
  30. 甘州府志, 乾隆四十四年.
  31. 寧夏府志, 嘉慶三年.
  32. 蘭州府志, 道光十三年.
  33. 階州直隸州續志, 光緒十二年.
  34. 秦州直隸州新志, 光緒十五年.
  35. 隴西縣志, 1990年.
  36. 玉門市志, 1991年.
  37. 安西縣志, 1992年.
  38. 張掖市志, 1995年.
  39. 武威市志, 1995年.
  40. 涇川縣志, 1996年.
  41. 平涼市志, 1996年.
  42. 酒泉市志, 1997年.
  43. 慶陽地區志, 1998年.
  44. 秦州區志, 2000年.
  45. 臨洮縣志, 2001年.
  46. 天水市志, 2001年.
  47. 蘭州市城建綜合志, 2002年.
  48. 甘肅省陸地測量局, 蘭州街市圖, 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修正.
  49. 寧夏省銀川市區域圖, 民國.
  50. 西寧省會圖, 民國.
  51. 西寧街市圖, 民國.
  52. 西寧街市附圖, 民國.
  53. 隴西城區圖, 民國.
  54. 甘肅省城鄉設計規劃研究院. 武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6-2030).
  55. S虎賁L. 明代肅州城平面圖.
  56. Devils-滄浪. 甘州府城圖.
  57. 史圖館. 現時與清代省會以上城池圖鑒.
  58. 時園初風, 中外古城的各種不同形制.
  59. 王文元. 最後的老蘭州城墻,還有嗎?它在哪裡呢?
  60. 口述寧夏. 銀川旗人的來歷及新舊滿城變遷.
  61. 河湟文史編輯部. 喧喧老西寧的古城墻.
  62. 河湟文史編輯部. 一張圖帶你認識西寧府城.
  63. 木杍林戶外寫生. 甘肅武威涼州滿城,這座三百多年歷史的城池保存非常完整.
  64. 張紅霞. 隴西古城城墻初考[J]. 絲綢之路, 2012(10):2.
  65. 張晉榮. 全國最高城墻—慶陽(慶城)古城.

戰例參考:

  1. 李元度. 國朝先正事略 卷二, 同治三年.
  2. 平涼市志, 1996年.
  3. 李峰. 王輔臣事略考述[J]. 晉陽學刊, 1996(4):111-113.
  4. 蘆婷婷. 王輔臣之亂新論[J].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2):5.
  5. 趙泅.康熙朝“活呂佈”王輔臣[J].各界,2015,(2):52-54.
  6. 瑤光指東. 三藩之亂-甘陜動蕩.
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你知道古代詩人誰寫的詩最多嗎?
走蛟、走蛟是什麼意思?走蛟封正報恩的故事分享!
走蛟、走蛟是什麼意思?走蛟封正報恩的故事分享!
30+款傢居服我真的挑花眼!
30+款傢居服我真的挑花眼!
關於指標房,你需要瞭解什麼?指標房是什麼?
千年古剎靜居寺
千年古剎靜居寺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